唐雎不辱使命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唐雎不辱使命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09 19:50:53

文档简介

唐且不辱使命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
二、掌握并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及文言现象。
三、疏通文意。
2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基础。本文故事性较强、人物性格对比鲜明、学生比较感兴趣。教学本文应该以情节入手、通过分角色朗读,揣摩人物的心理,说话的语气、神态,由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字、词等语法知识融入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
教学难点:1.掌握并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及文言现象;2.疏通文意。
4教学过程
一、导学领航
1.导入新课
大家都学过“完璧归赵”的故事,谁愿来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生讲)讲得很好,赵王为了揭穿秦昭王的险恶用心,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去换回十五座城池,结果,蔺相如凭着他的机智勇敢,慨然正义维护了祖国的尊严而传颂至今。今天我们又来学习一例成功的外交事例——唐雎不辱使命,领略一下唐雎过人的胆识与机敏。
2.明确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二、自主学习
1.了解《战国策》及本文写作背景。(学生交流、展示课前搜集整理的有关资料,教师作适当补充)
2.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感情。
三、合作探究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语气要符合人物的地位和性格特征,秦王的蛮横,唐雎的不畏强暴,安陵君语气委婉。)
1.小组分角色朗读(小组派四名成员,一人读秦王,一人读唐雎,一人读安陵君,一人读旁白。)
2.师生评议。
(二)疏通字词及文意
1.借助工具书和参考资料,自行疏通文意,理清大意。
2.小组交流,讨论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准备展示。
3.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学生评议。
4.教师补充、强调重点及易错知识点。
(三)整体感知
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这篇文章写的是秦王嬴政向安陵郡挑衅,以换地为名想挑起战争,安陵郡的大臣唐雎出使秦国,表示愿意牺牲自己来刺杀秦王嬴政,终于使秦王嬴政屈服。
四、拓展提升
你读了本文后,一定被唐雎的过人的胆识和睿智地论辩所折服。你认为,我们要像他那样能言善辩,需要从哪些方面准备,培养自己的能力?
五、当堂检测
熟读课文第三自然并背诵。
课件18张PPT。完璧归赵唐雎不 使命辱《战国策》学习目标:一、分角色朗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
二、掌握并积累文中重点文言词语及文言现象。
三、疏通文意。战国时代国别体史书。原有《国事》《国策》《短长》等不同名号,共有33篇。西汉成帝时,刘向根据战国末年的纵横家著作整理编辑而成。记事上起前453,下迄前209年,载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构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它标志着我国古代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给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以重大影响。 《战国策》
战国末期,在诸侯国中以秦国为最强大。秦王想统一中国,加剧了一连串的对外兼并战争。公元前230年,它灭了韩国,接着又吞并了魏国。安陵是属于魏的一个小国,当时岌岌可危。秦王以为只要通过外交上的威胁,不用一兵一卒即可骗取安陵。唐雎受安陵君的委派,出使秦国。在秦王寻衅威胁的情况下,他不畏威胁,针锋相对地斗争,最后勇折秦王,不辱使命,胜利地完成了出使任务。预习检测合作探究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疏通字词及文意三、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打算用五百里的土地换取安陵,希望安陵君能答应我!”安陵君说:“承蒙大王给予好处,拿大块土地来换取小的,那很好;虽然这样,可我从先人手里继承了这块土地,愿意始终守住它,不敢拿它交换。”秦王不高兴,安陵君因而派唐雎出使秦国。 课文翻译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五百里的土地来换取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为什么呢?再说,秦国灭掉了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君凭着五十里的地方能保存下来,是因为安陵君是个年高德劭的人,所以我不想打他的主意。如今我拿十倍的土地(来交换安陵),扩大他的领土,可安陵君却违抗我,(这)岂不是小看我吗?”唐雎答道:“不,不是像您说的这样!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上地,并且守住它,即使拿一千里土地来,也不敢交换,何况(您)只拿来五百里呢?”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你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道:“小臣没有听说过。”秦王说:“天子一发怒,将会有百万人死亡,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曾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走,拿脑袋撞地罢了。”唐雎说:“这是庸人发怒的样子。志土发怒可不是这样。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有一道白光直冲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中的有志之士,他们胸怀愤怒还没有发作的时候,天上就降下了征兆,加上我,就有四个人了。如果志士真的发了怒,将会有两具尸体倒下,血流五步,天下的人都将穿上白色孝服——今天的情况就是这样。”(说罢)拔出宝剑站了起来。 秦王(顿时)脸色沮丧,挺身跪起向唐雎道歉道:“先生请坐,哪里至于这样!我懂了,韩魏灭亡而安陵却凭着五十里的地方保存下来,仅仅是因为有您唐雎先生啊。” 你读了本文后,一定被唐雎的过人的胆识和睿智地论辩所折服。你认为,我们要像他那样能言善辩,需要从哪些方面准备,培养自己的能力?拓展提升启示: 说话技巧在与人交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勇敢与善辩也是好的品质与能力。
在平时要多锻炼自己的说话能力,培养自己的说话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