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感·表现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通感·表现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09 16:0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通感·表现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
认识通感。
2
学习使用通感和比喻的修辞
描写声音。
3
培养审美能力。
2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已经较为全面,读写说背是语文积累的途径,善于倾听是口语交流的第一步,语文学习是启迪悟性与灵性的教学。本节课是对这一单元课文知识的总结和学生描写声音的写作能力培养和训练提升。21教育网
3重点难点
认识通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
学习使用通感和比喻的修辞描写声音是学习的难点。
4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新课
1
背诵《琵琶行》中声音描写的诗句,
2
总结《琵琶行》中描写声音的方法:运用比喻的修辞,将抽象无形的声音转化为熟悉的实体,具体可感形象生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
小练习填空
通过一系列的比喻描写了琵琶音由流畅变为冷涩,由停顿转为雄壮,到最后的戛然而止,充分表达了琵琶女演奏的技艺高超。读着诗句,那琵琶弦上的秋夜诉语似乎顺着时光的流水流进我们的耳中。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此句连用四个比喻,调动读者以往的经验,把山谷里寂静的夜晚里那种相矛盾的、不可捉摸的声响,写得如在耳旁。21cnjy.com

下面我们大家就以《李凭箜篌引》和《老残游记》中的一段为例来再次学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来描写声音。
1
出示李贺的诗朗读,
2
同学找出69页描写声音很形象的句子。

合作交流品析
《老残游记》第二回中描写白妞的绝唱中大量运用了通感的修辞,让人深刻的感受到她演唱的精神魅力。如写白妞初唱时不甚大的声音,让人感到舒坦欢畅,“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写白妞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尖细高亢、刚劲有力之声让读者不难想像;写白妞演唱至“节节高起”时,“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愈翻愈险,愈翻愈奇”的歌声;描写白妞宛转千回的歌喉时,“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让读者似乎可手揽黄山的三十六峰,急促变化、回旋激荡的声音让人应接不暇;描写白妞演唱声音渐寂忽起时,“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夜空焰火,火树银花,姿态各异,炫人耳目,似把读者带到济南府的明湖居里,让人浮想联翩。21·cn·jy·com

佳句赏析积累。
1.我听见了她那闪闪烁烁的笑声
2远处隐约飘来阵阵香味,似有似无,如有悠扬的乐声,时断时续。
3天上的星星越聚越多,闪闪亮亮的,特别闹。
4她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的,我对她说:“你的眼睛真闹啊,别眨了。”
5夜晚的彩灯亮,这边红、那边绿,这边明、那边暗,整个城市奏响了一曲欢腾的乐曲。
6那些芦苇高高低低地晃动着,如同鼓点有节奏的击打。
7歌声/象煞黑天上的星星/越听越灿烂.

听音乐,描写听后感受。
1
学生倾听<高山流水>名曲欣赏并口述。
2
情景设置并想象描写。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