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 教学设计 (3)

文档属性

名称 珠宝 教学设计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09 19:45: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珠宝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分析朗丹夫妇形象,体会作品的讽刺意味。
2.理解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对表现主题的作用。通过情节分析来透视人物的思想及品质。
3.体会心理分析的手法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2学情分析
1、授课前,安排学生自主学习,做好充分的预习,为这节课做准备。
2、这节课课堂环节不够简练,浪费了时间。而且课堂气氛也不活跃,学生表现还不大胆,老师的引导还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3、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除了学生还没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外,更大责任还在于老师。老师自己也没有适应新的教学模式,不能熟练地驾驭课堂,不能找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不敢大胆放开自己,太拘泥于教材、学案和资料。这都需要尽快反思提高。
4、如果在课堂上学生和老师都能大胆放开,抛开课本,说自己想说的见解,课堂会更活跃,更有趣……这样的话,一节完整的课堂会更紧凑,更有气氛,更有效果。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通过情节分析来透视人物的思想及品质。
2.理解作品构思的精巧。
3.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心理分析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中国有句俗话说得好,人穷志不穷。两千多年前的孟子也曾说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可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往往有人违背做人原则。
活动2【导入】交代背景
《珠宝》是一篇优秀的现实主义题材的小说,小说不着痕迹的客观真实描写和意味深长的讽刺不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19世纪后半期法国的社会风貌,也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和深入思考的余地。
活动3【练习】展示自主学习案,检查预习情况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堕入()和蔼()嗜好()谦逊()滑稽()
咳嗽()双颊()鳏夫()嘀咕()
踱步()疑窦()鞠躬()()擤鼻子()
彬彬有礼()
2.本文作者是___,19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举世公认的短篇小说大师。与___和___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3.请同学复述这个故事。
(学情预测:学生未必会看的懂这个故事,因为它写的还是比较含蓄,特别是对两个主人公的刻画。因此,可让学生复述完故事让他们提出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活动4【活动】速读课文,小组合作,理清脉络
第一部分(1——13)故事开端,写郎丹夫人爱珠宝
第二部分(14——20)故事发展,郎丹夫人去世,郎丹先生的生活变得贫困。
第三部分(21——72)故事高潮,郎丹先生变卖珠宝,真相大白。
第四部分(73——74)故事结尾,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活动5【活动】分析、探究,走近人物
(细读课文后,合作探究,教师做适当点拨)
1.你觉得朗丹夫人是一个怎样的女人?划出文中描写评价朗丹夫人的句子。
文中对朗丹夫人的描写集中在文章的前半部分,作者反复强调她的贞洁、纯朴,强调丈夫对她的爱恋。如文章开头:这个年轻姑娘仿佛是规矩女人的完美无缺的典型,每一个明智的年轻人都梦想着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给这种典型的女人。她的纯朴美里有一种天使般的贞洁的魅力。
在他人眼中则是:娶她的人肯定会幸福。再也找不到比她更好的人。
在结婚以后,她的丈夫觉得:跟她在一起,他的幸福简直是难以用笔墨形容。
在她突然死了以后,丈夫的表现是:差一点跟了她进了坟墓。
学生也可能找出虚荣,从她后来变得喜爱珠宝可以看出;也有可能找出不忠:如每晚去看戏,假珠宝变成真珠宝等等。
在学生对朗丹夫人进行评价后,教师再提问:这些珠宝为什么会变成真的?这背后有一个怎样的故事?
(学情预测:学生找出朗丹夫人不忠这个特点有些困难。若学生的发言未提及这一点,在学生对朗丹夫人进行评价后,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找到关键语句,从朗丹先生的猜想如“他想好好地考虑考虑,弄明白到底怎么回事。他的妻子没有力量买一件这样贵重的礼物——当然没有。那么,这是别人送的一件礼物了!礼物!谁送的?为什么送呢?”“他走到和平街,开始在首饰店对面的人行道上踱来踱去以及珠宝店的老板、伙计的话语既表现中可以猜出这是她与富豪钱、情交易得来的。那么,可以得出结论:这个女人实际上是一个对丈夫不忠的女人。)
2.那么,她的丈夫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学情预测:这个问题学生一时难以分析清楚。在学生发表自己见解之后,让学生详细研读朗丹先生确定珠宝是真的之后的心理变化过程。划出能够表现他心理变化的关键词语、句子。通过分析心理变化来分析人物形象。)
如:走错了路,又走错了路伤心地哭到天黑多么幸福啊被羞耻心挡住了撕破脸讲价钱发脾气身轻如燕我也有钱第一次对看戏不感到烦厌,他还和一些妓女混了一夜。
作者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非常真切,富有层次感地写出了这个丈夫的心理变化过程。至此,这个丈夫的真实的丑恶嘴脸也展现在我们面前。
3.作者对朗丹夫妇是持什么样的态度呢?
明确:嘲讽、批判。朗丹夫人貌似贞洁、纯朴实则不忠、虚荣;朗丹先生表面上多情和单纯而灵魂深处极度丑恶。
4.这篇文章中,哪个人物是作者主要的批判对象?
明确:朗丹先生。
5、《珠宝》的背后有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这个故事写出来好还是不写出来好,为什么?
(学情预测: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第一个问题应该不难解决。第二个问题学生可以体会出,但不容易分析清楚。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这篇小说主要想表现的东西入手来分析这个问题。)
明确:《珠宝》的背后有一个朗丹夫人与富豪钱、情交易,对丈夫不忠的故事。但小说的核心和焦点是描写、展示事发之后丈夫的心理感觉和言行表现,既要细写他被欺骗者的痛苦,更要细写他最终暴露的可鄙心态和行径,因此作为短篇小说,不写出来更好,更能突现上述的核心和焦点。
6、朗丹夫人的不忠在前文也隐约透露出,文章中可以找得到吗?
(学情预测:这个问题比较容易,可与《项链》相比较。)
明确:如“我当然更喜欢真的珠宝!”“简直跟真的一模一样。”这两句话是朗丹夫人对自己与富豪秘密往来沾沾自喜的隐秘心灵的隐约显现。小说中接着这两句话说的她常常热情地细细地观看那些假珠宝,好像其中有一种无穷的秘密的乐趣似的,等等类似描写也是。而且,这两句话也是后来真珠宝现形的伏笔,这和《项链》中关于项链盒的出处的伏笔作用是一样的。这类伏笔小说中还有几处,如朗丹回忆,过去两个人时家里一切开支都足够,还可以天天喝上等的酒,吃精美的食物,现在一个人反而不够用了,他奇怪她哪儿来那么大的本领。拿今天的话就是来源不明的财产。又如说到她差不多每天晚上都要带一样新东西回来。上述第1点秘密往来的隐现也是伏笔。总之,事发前有种种蛛丝马迹。
活动6【练习】展示学案,达标测试
赏析佳句
1.朗丹先生望着他们走过,对自己说:“有财产的人多么幸福啊!一个人有了钱,甚至连忧愁都可以摆脱,他爱上哪儿就上哪儿,他可以寻欢作乐!啊!要是我有钱就好了!”
2.有一个伙计跑出去了,为的是笑个痛快。另外一个伙计使劲地擤鼻子。满脸通红的朗丹用若无其事的严肃口吻说:“我去给您拿来。”
活动7【讲授】教学小结
1、引导学生总结欣赏小说的一般方法。
A、理清小说情节的发展。B、分析人物形象。C、准确把握小说的主题。D、品味小说语言。
2、教师小结。
“人生可能有种种不幸,命运可能有种种偶然,但做人的成败好坏还在自己。”是呀,生活总是难以预料的,在遭受人生变故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的态度。因为你的态度将会最终决定结果。同学们,命运虽然难以把握,但对生活的态度我们完全可以左右。你们风华正茂,今后的路还很长,一定要好自为之。
活动8【作业】布置作业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人生可能有种种不幸,命运可能有种种偶然,但做人的成败好坏还在自己。”这句话的理解。
活动9【活动】附:板书设计
珠宝
开端:郎丹夫人爱珠宝
郎丹夫人:貌似贞洁纯朴,实则不忠,虚伪
发展:夫人去世,郎丹变得贫困嘲讽批判
高潮:郎丹变卖珠宝,真相大白主人公郎丹先生:表面单纯痴情,实则灵魂极丑恶
结局:郎丹再婚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