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生活重新开始 教学设计 (3)

文档属性

名称 假如生活重新开始 教学设计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09 20:02: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假如生活重新开始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理解诗意,背诵并正确默写该诗。
2、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想像,培养读诗的兴趣,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感受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对人生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人生。
2重点难点
重点:1、反复朗读,背诵并正确默写诗歌。
2、感悟诗歌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难点:激发想像,培养读诗的兴趣,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美文欣赏
风雨兼程
汪国真
我不去想是否能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的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是否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活动2【导入】情境导入
1.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的叮咛与嘱咐使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那么,假如生活能够重新开头,你愿意怎么做呢?昨天,我们请同学回去思考这个问题。
2.那么,有这样一个诗人,由于他的诗和杂文中触及某些不公正和反民主的社会现象,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批判,被划为“右派”,精神上受到打击和凌辱,被剥夺发表作品的权利达20年之久,直到1979年初恢复名誉。这样的一个人,如果生活能够重新开头,他会怎么安排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假如生活重新开头》。
活动3【活动】品读诗歌,把握主旨
1.同学自读诗歌,想一想诗中主要讲了什么意思,划出文中比较有启发的和一时难以理解的词句。
(学情预测:这首诗是用比较形象的手法来写,学生恐怕对一些意象一时不容易理解。在学生自读的过程中注意收集学生觉得不能理解的信息。)
明确:这首诗主要是对未来的一种设想,表达出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
2、请全班学生齐背《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下
这些自然中原本安静的风景,在诗人眼中、心里、笔下,活跃起来,流动起来,寄托着人心诗情。这些风景、这些客观的物,因为承载了诗人的情感,就成了诗歌的意象。诗人就是借助意象抒发情感。
请你标出《假如生活重新开始》中的意象,并结合诗句说一说你的理解。
(小结:如:“朝阳”,可以联想到美好的新生活的开始;“长长的身影’可联想到沉重的、黑暗的历史刚刚过去,新的时代刚刚开始;“挥手”的姿态是潇洒的,是彻底挥别过去,开创未来的信心。“奔走”、“拉住手”的形象,让我们感觉到在新的征途上勇于挑战、敢于前行的精神和力量。“甜酒”意味生活中的快乐、一帆风顺的经历;“苦酒”意味遭受的苦难、批判、凌辱……)
3.研读第一节。
“还是迎着朝阳出发,把长长的身影留在背后。愉快地回头挥一挥手!”这是什么意思?
(先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见解。若学生一时不能理解,让他们找出这三句话中有几个意象。教师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明确: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处在十年浩劫结束、拨乱反正之初,故不难联想“朝阳”正是未来从今天开始的意象,可以联想到美好的新生活的开始。“长长的身影”是提示历史的黑暗、沉重刚刚过去,新的时代刚刚开始,而“回头挥手”的姿态、情绪是潇洒的,是彻底挥别过去,开创未来的信心。这一节语词不多,关键意象是三个:朝阳、黑影、挥手,构成了统一的有机的形象,背景是在黑暗和光明之交踏上新的征途,愉快地告别黑暗的记忆。这个征途出发的形象,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提醒学生注意“还是”这个词语。这个词语说明,诗人过去是这样的,现在仍然坚持以往的做法。
3.阅读整首诗歌,找出在整首诗中与“还是”意思相近的词语,体会这些词语在诗中的反复出现,说明了什么。假如生活重新开始,诗人会因为被生活欺骗而改变自己的行动吗?为什么?诗歌展现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明确:依然、仍旧、还要。这些词语的使用,是诗人表明自己态度:一如既往,仍然坚持以往做法。展现了诗人豁达、乐观、友爱、诚信、执著、勇敢、坚强等优秀的品格。展现了诗人对新的人生生活的挚爱与追求。
4.请学生解读2、3、4、5节诗句的意思。
明确:“风雨长途”指前面仍然有苦难。“不知疲倦地奔走”指仍然坚持奋斗。“甜酒和苦酒”,应该说,甜酒和苦酒的并列,其概括力相当深广,精神含量是相当深邃的。一方面是对未来的深刻预见,一方面是对自我的警戒,顺境也好,逆境也好,成功也好,挫折也好,在一切条件下,都依然故我,不改初衷。甜酒和苦酒表现上是并列,实际上有点像是偏义复词,重点、警策点在苦酒。
给学生解释“在喉管没有被割破的时候”这个典故。喉管被割破,是指在文革浩劫时期,辽宁省有一个叫做张志新的女干部,对毛泽东文革决策的正确性提出了质疑,遭受严酷摧残,坚贞不屈,在执行死刑之时,为了防止她发出抗议,将其喉管割破。诗人笔下的喉管割破,有一点惊心动魄的力量,即使未来可能产生历史倒退,也还是一如既往,“该欢呼的欢呼,该诅咒的诅咒。”就是从正面坚持到反面批判,都毫不动摇。
5.第五节中的“他们”指谁?
明确:指那些拘执着文革思潮的人。
“阳光下毕竟是白昼”。这一句,带有哲理性,意思是说,阳光下面也可能有黑暗,也就是还可能有复辟,可能有倒退,但毕竟是白昼,即使是黑暗是暂时的、局部的。这表明诗人不但是清醒的,而且还是乐观的。
6.最后一章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信念?你怎么理解“明天比昨天更长久”这句话?
明确:乐观。
“明天比昨天更长久”就是说,比起未来,比起历史的前进,像浩劫时期那样的黑暗毕竟还是暂短的。“明天”才是我们所更要把握的。
7.教师小结:读完整首诗,我们可以感觉到,“假如生活重新开头”
既指当年的岁月如能重复(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更是指今后的人生道路如何走(从诗中不后悔当年的选择以及明确说“生活却能够重新开头”可看出)。表达了诗人不后悔自己曾经做出的正确选择,尽管这选择曾给自己带来过不幸。也向我们表明了今后诗人仍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原来的做法。
8.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整首诗。
活动4【活动】比较两首诗歌的异同
(学情预测:学生比较容易找到一些,但细致的地方一时不容易发现。可提醒学生注意如普希金的诗用来表达情感的主要是哪一些词语,邵燕祥的诗用来表达情感的主要是哪一些词语。把这两类词语都找出来后就比较容易得出结论。)
参考意见:
不同之处:(1)这一首诗在写法上,和前面普希金的那首有个最大的不同,就是普希金的诗,是直接抒情的,全诗叙述情感的词语有:欺骗、悲伤、忧郁、镇静、相信、快乐、向往、瞬息,怀恋,等等,都是比较抽象的词语。而邵燕祥的诗,在抒发情感的时候,则借助了一系列的具象的词语:朝阳、身影、挥手、风雨征途、奔走、拉住手、举杯、甜酒、苦洒、唱歌、喉管割破、欢呼、诅咒,等等。这些词语的特点,有相当强的五官可感性,又有情感和思绪的含量,一般把这样的语词叫做“意象”。所以邵氏的诗可以说以意象的相当密度见长,而且其意象不是一般的无序的,而是被组织在一个有序的系列之中,那就是以抒情主人公出发的形象为核心的画面。(2)还可以从题目上让学生比较出不同:普诗立足现在和过去,谈正确对待生活带给你的不幸,邵诗面向未来,不后悔过去的正确选择。
相似的方面主要有:(1)都表达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对有所失的过去都不后悔,都以快乐的心态展望未来。(2)都隐含了关于得失、关于过去与未来关系等方面的某种通达、辩证的人生哲理。(3)诉说的对象都是第二人称,充满劝慰、激励,显得亲切、温暖、深情。(4)标题也有某种相似。
活动5【活动】拓展延伸
这两首诗都是谈在遇到挫折、逆境的时候如何去面对它?大家也许可以联想到前面我们学过的《项链》的玛蒂尔德夫妇,他们在人生中也遇到了一个极大的挫折。如果你是玛蒂尔德,这两首诗对你有什么启发吗?能否从这两首诗歌的角度评说马蒂尔德夫妇的悲喜剧?请用诗歌中的句子对马蒂尔德进行劝慰。
(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可留为作业让学生回家思考。)
活动6【活动】书写诗心
诗情和意象,离我们并不遥远。你一定还铭记着那些美丽的、伴随我们成
长的诗句,那些明月、芭蕉,那些菊花、樱桃,千百年来,它们在自然中美丽着,也在诗歌中绽放着。
我们不是诗人,但也会在人生的某种时刻,忽然间诗情上涌。那些少年长剑狂歌的豪侠倜傥,那些登高远眺的水阔山长,那些日月交迭的轮转,那些春来秋往的涤荡……
请你试着借助意象,以分行排列的方式,抒发心灵深处一种最强烈的情感。可以学习“假如……”的构思方式,让诗歌乘上想象的翅膀,更可以用押韵的方式、复沓的结构让情感恣意飞扬。
活动7【作业】布置作业
1.完成《课课练》中的相关练习。
2.预习《珠宝》。
3.课外找一些自己喜爱的诗句朗读、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