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凭箜篌引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全诗。
(2)体会诗歌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创作风格。
(3)掌握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音乐的方法。
(4)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怀。
2、过程与方法
美读诗文,通过品味感悟体会诗中奇特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和浪漫主义的色彩;通过比较阅读《琵琶行》、《李凭箜篌引》和《听颖师弹琴》,掌握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音乐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怀。
2学情分析
我教的这一班学生已经学了《琵琶行》,基本掌握了正面表现音乐的方法,但对于侧面描写音乐的方法了解甚少。而《李凭箜篌引》正侧重于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音乐,因而就把“掌握正侧面描写表现音乐的方法”当作是这课的学习重难点。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2、掌握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音乐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侧面表现音乐的手法。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激情引入
播放当代箜篌国手崔君芝《湘妃竹》,先请同学试着把听这首歌曲的感受说出来,然后老师引课。
(箜篌音像淙淙的清泉冲洗着我的心灵,又似小桥流水,似清晨的竹林,清新自然。独特的曲调让我们深情怀古,带领我们走过被啼血染红的竹林,重现远古沧桑悲壮的岁月,以及湘妃与舜帝阴阳两隔伤心欲绝的感人情景。)好,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唐代乐师李凭为我们创造出的一个变幻无穷而美妙夺彩的音乐世界。)
活动2【活动】读一读
(一)读一读
1、学生试读,正音:
箜篌
老妪
2、老师范读,学生注意这首诗歌停顿、节奏和押韵特点。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韵脚:句句用韵,节奏很快。
3、学生自由齐读,说说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赞叹弹奏者技艺的高超。
4、出示对优美音乐的描写与赞叹的句子: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声震林木,响遏行云。瓠(hù)巴鼓瑟,而鸟舞鱼跃。(看看作者又是如何描写音乐技艺的高超呢?)
活动3【活动】品一品
(二)、品一品:你觉得这首诗对音乐的描写精彩的句子是哪句呢?读出来,并说说理由。
活动4【活动】悟一悟
1、描写音乐关键是化抽象为具体,李贺怎么直接描写李凭弹箜篌的技艺高超的呢?
“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手法正面表现了音乐的美妙。
2、如果把李凭的箜篌演奏当成一个他个人的音乐会,参加这场演奏会的除了诗人,还有哪些听众?这些听众来自哪里?听众都有什么样的反应?你领会到李贺诗歌怎样的风格?
----我们发现,诗人李贺如同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他不仅请来了大自然中的听众(浮云、老鱼、瘦蛟、玉兔、秋雨),调动了神话传说中众多的神人的形象(素女、紫皇、女娲、神妪、吴质),作者想象奇特瑰丽,运用了大胆的夸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小结:运用侧面烘托手法,通过描摹音乐效果来衬托音乐本身;运用化无形为有形的通感手法和夸张手法;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驰骋自由的想像力,通过瑰丽的神话世界来表现音乐的世界。
3、同学们判断一下下面描写声音、音乐或者人的句子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
例一: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
____《听潮》
例二、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听不见,但是它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____《看戏》
例三、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口技》
例四、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陌上桑》
活动5【活动】比一比
(四)比一比
对比《琵琶行》、《听颖师弹琴》和《李凭箜篌引》,思考:三首诗在音乐的描写方法上有什么异同?
《琵琶行》节选: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听颖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师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
《琵琶行》:以正面描写为主,从音乐旋律的角度写。《李凭箜篌引》:以侧面描写为主,从音响效果的角度写。《听颖师弹琴》正侧面描写相结合,从作者自己的感受写。
活动6【活动】写一写
(五)写一写
1、
听《春江花月夜》,请用你的笔描写这段音乐,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方法.
2、学生写。
3、抽几位同学的讲评。
活动7【导入】语文老师寄语
三:寄语小结:音乐如松间明月,石上清泉;如梦回的驼铃,奔驰的骏马;音乐让每一段旅程不再孤单,让每一个躁动的心灵安宁祥和,让每一个醉酒的魂灵找到归家的路。让我们诗意的栖居在这个富有唐诗的最美的国度,努力学习传统文化,用心去敲开生活最美的乐章!
活动8【作业】布置作业
写一段描写声音的文章,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