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凝成的作品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体会冼星海创作的艰辛,感受他忍辱负重,执着追求的精神,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热爱祖国的精神。
2、熟读课文,理解风的内涵。
3、比较《心血凝成的作品》和《留学巴黎的》在写法上的异同。
2学情分析
前面我们学过《留学巴黎》,学生已经了解了冼星海在巴黎艰辛屈辱的生活,而《心血凝成的作品》只是根据其中的一部分扩展成文的。这篇课文主要表现了冼星海在艰辛生活中坚韧不拔的精神。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冼星海住宿的简陋、生活的艰苦,激发学生刻苦学习。
3重点难点
1、熟读课文,理解“风”的内涵。
2、感受主人公忍辱负重,执着追求的的精神。
3、比较本文与《留学巴黎》在写法上的异同。
4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自主完成。
1.重点字音字形
凛冽
(
liè
)
清廖(
liáo)
暴虐(
nüè)
积忿(
fèn
)
布衾
(qīn
)
亵渎(
xiè
)
庇(bì)
皓(hào
)月
颤
(zhàn)栗
呕心沥血(
ǒu
)
迷惘(wǎng)
彬彬有礼(
bīn)
2.词语解释
奢望:过高的希望
悲天悯人:哀叹时事的艰辛,怜悯人民的疾苦。
暴虐:凶恶残酷。
彬彬有礼:形容文雅而有礼貌的样子。
积忿:郁积在心头的愤慨。
呜咽:(流水、丝竹等)发出凄切的声音。
亵渎:轻慢,不尊重。
忐忑不安:心神不定。
3.作者简介
马可(1918~1976),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江苏徐州人。曾任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中国歌剧院院长。马可在陕北曾深入民间,搜集、研究民间音乐及地方戏曲音乐,探索发展民族音乐的道路。他的音乐作品以富有生活气息与民族色彩著称。代表作为歌剧《白毛女》(作曲者之一),秧歌剧《夫妻识字》,歌剧《小二黑结婚》,管弦乐《陕北组曲》,歌曲《南泥湾》等,共创作大小作品百余首,此外还有电影音乐《画中人》等及其他作品。《心血凝成的作品》选自《冼星海传》。
4.熟读课文,完成下列预习。
(1)本文中哪些素材是以《留学巴黎》的内容敷衍成文的?
明确:创作《风》曲、考试获得“荣誉”——经过详
(2)
文章写了冼星海在巴黎求学的哪几件事?重点写的是哪一件?
明确:文章主要写了三件事:洗星海创作《风》的过程
;
《风》在巴黎上演并取得成功
;
洗星海投考巴黎音乐学院的情形
。
重点写了《风》的创作过程。
二、教学过程
(一)、导语(导)
《留学巴黎》让我们了解了音乐家冼星海在巴黎的生活,作家以叙述的形式,给读者介绍了他的生活。当代音乐家马可从另外的角度,对冼星海在巴黎的生活做了细致的描绘,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他的《心血凝成的作品》
(二)、整体感知,自主思考(思)
、
文章第一段浓墨重彩地描写冼星海疲乏寒冷的情景有什么用意?
文章为什么要插入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有什么效果?
3、马可抓住了风,把它作为全文的核心意象的同时,又把风的内涵作出拓展。在本文中,风具有三重含义,你能具体说说吗?
答:首先就是冼星海住处的风;其次,是杜甫的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风;这
二者凝集起来,成为第三种风,就是冼星海作品中的“风”。
4.
同样写创作《风》的过程,《留学巴黎》和《心血凝成的作品》两篇文章的写法却不同?请从内容、体裁、表达方式等方面分析它们的异同。
相同点:内容相同,都是写冼星海留学巴黎时创作《风》的经历;都运用了叙事、描写等表达方式,注重了细节描写。
不同点:(1)内容上:冼星海《留学巴黎》以描写自身生活的真实体会为主;马可的描写更注重用大胆而合理的想象来突出《风》的创作内容。
(2)体裁上:冼星海《留学巴黎》是自己的传记,是以真实叙事来打动读者的。马可的《心血凝成的作品》是传记文学,允许有大胆而合理的想象成分。
(3)表达方式上:冼星海《留学巴黎》以记叙、描写为主;马可《心血凝成的作品》选段以描写为主。
(三)、合作探究,小组讨论(议)
(四)、讨论结果,激情展示(展)
(五)、归纳总结,精彩点评(评)
如果说,大自然的风是冼星海自己的文章提示的,而杜甫的风在冼星海的文章中,只有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四个字:“借风抒怀”,马可的功夫就是把这四个字,通过艺术想象,把它和冼星海的童年经历、祖国同胞的苦难结合起来。
(六)、课堂检测,落实目标(检)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C
)(2分)
A.疲乏(fá)
积忿(fèn)
淫威(yín)
B.奢望(shē)
昂然(áng)
纠缠(jiū)
C.神妪(qū)
芙蓉(róng)
谦恭(gōng)
D.颤栗(lì)
突兀(wù)
雕琢(zhuó)
2.填空。(5分)
(1)《心血凝成的作品》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当代音乐家。
(2)文中提到的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__________》作何将这首诗作为主人公创作的__________线索,以传记__________的手法,揭示了冼星海艰辛的创作过程。
3.文中的风雨只是自然界的风雨吗?象征了什么?(3分)请简要分析。
答:既指自然界的风雨,也指社会的风雨,社会的黑暗,民族的危亡,以及对
和平与光明的期盼,都让作者心情澎湃,情不能自已。
三、拓展迁移,课后提高(练)
阅读“无论如何他是满足了——又怎样被路易斯扶着回到她家里去的”,回答问题。
为什么冼星海觉得这是他来巴黎后最幸福的一天
因为不仅他的作品得到了大师们的重视,更重的是杜卡斯先生亲口允许他去投考自己所主持的高级作曲班。
你怎样理解“和那七层楼上挡不住风寒的小房间比起来,这里是多么温暖啊”所表达的意思?
这句话写出来与以前小屋相比,此时环境的温暖舒畅。
门警为什么刁难冼星海?门警说冼星海考高级作曲班是“新鲜事”这说明了什么?
门警以貌取人,歧视中国人。门警认为冼星海考高级作曲班是新鲜事,说明冼星海是第一个投考高级作曲班的中国人
4.“他顿时觉得很疲乏,很饥饿,耳朵里有什么东西隆隆地响起”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
答:这是因为过度的紧张一旦松弛下来,就会使他无凭无据,不知所措,所以才会有这样的身体反应。
5、下面这个句子出自纪伯伦的《雨之歌》,其中“我”是诗人描写的“雨”,请仿写一段话,并注明描写对象。
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我掉落下来,树木却低下了头,弯下了腰,绽开了笑脸。
仿写句:我笑,大地却在呜咽;我奔跑起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露出了愁容。
描写对象:狂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