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苦与最乐 课件+教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最苦与最乐 课件+教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09 20:29:28

文档简介

最苦与最乐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在掌握有关议论文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文章流畅而又凝练的语言。
3、领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2学情分析
该班学生学习习惯较好,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喜欢看书,运用学案让学生自学完成。
3重点难点
1.对人生观的思考,对责任的思考
2.训练严密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苦乐观是一种人生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乐观。那么著名学者、思想家梁启超在本文中是怎样论述自己的苦乐观的?
活动2【测试】检查预习
1.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曾参与“戊戌变法”,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广东新会人。 梁启超作品合编《饮冰室全集》。
2、注音
契约(qì) 揽(lǎn) 悲天悯人(mǐn)
3、解释词语
莫若:不如。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契约:证明出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
任重道远:任务繁重,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
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奋斗到死为止。
仁人志士:有仁爱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有抱负的人。
活动3【活动】快速阅读,整体理解
1、人生什么事最苦?作者是怎样得出答案的?(从第1、2段中找答案) 2、人生什么事最乐?作者是怎样引名言来论述的?(从第3段中找答案) 3、人们应该怎样对待责任?(从第14、15段中找答案)
活动4【活动】精读,品味语言。
研读第四段,明确如下要点: 1、“然则”有何作用 2、“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
3、“曾子还说哩”——叙述语句,带上语气助词“哩”。 4、“那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该如何理解?
5、“苦中真乐”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与“苦乐循环”、与“尽责任”联系起来看)
活动5【讲授】思考讨论
1、联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中自己感受,谈谈你对文中“苦乐循环”一句话的理解。 2、“知足常乐”的说法与本文中讲的苦乐观是否一致?为什么? 3、你所希望的最大的快乐是什么?你认为如何实现? (要求联系生活实际,鼓励各抒己见)
活动6【练习】小结
搜集整理与第3、4段中的名言警句意思相近的格言、俗语、名句,注明出处;试试用来证明作者的苦乐观。
活动7【作业】作业
写一篇心得体会。
最苦与最乐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在掌握有关议论文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文章流畅而又凝练的语言。
3、领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2学情分析
该班学生学习习惯较好,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喜欢看书,运用学案让学生自学完成。
3重点难点
1.对人生观的思考,对责任的思考
2.训练严密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苦乐观是一种人生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乐观。那么著名学者、思想家梁启超在本文中是怎样论述自己的苦乐观的?
活动2【测试】检查预习
1.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曾参与“戊戌变法”,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广东新会人。 梁启超作品合编《饮冰室全集》。
2、注音
契约(qì) 揽(lǎn) 悲天悯人(mǐn)
3、解释词语
莫若:不如。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契约:证明出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
任重道远:任务繁重,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
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奋斗到死为止。
仁人志士:有仁爱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有抱负的人。
活动3【活动】快速阅读,整体理解
1、人生什么事最苦?作者是怎样得出答案的?(从第1、2段中找答案) 2、人生什么事最乐?作者是怎样引名言来论述的?(从第3段中找答案) 3、人们应该怎样对待责任?(从第14、15段中找答案)
活动4【活动】精读,品味语言。
研读第四段,明确如下要点: 1、“然则”有何作用 2、“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
3、“曾子还说哩”——叙述语句,带上语气助词“哩”。 4、“那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该如何理解?
5、“苦中真乐”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与“苦乐循环”、与“尽责任”联系起来看)
活动5【讲授】思考讨论
1、联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中自己感受,谈谈你对文中“苦乐循环”一句话的理解。 2、“知足常乐”的说法与本文中讲的苦乐观是否一致?为什么? 3、你所希望的最大的快乐是什么?你认为如何实现? (要求联系生活实际,鼓励各抒己见)
活动6【练习】小结
搜集整理与第3、4段中的名言警句意思相近的格言、俗语、名句,注明出处;试试用来证明作者的苦乐观。
活动7【作业】作业
写一篇心得体会。
课件13张PPT。 最苦与最乐梁启超本文作者:梁启超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曾参与“戊戌变法”,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广东新会人。
梁启超作品合编为
《饮冰室全集》。①契( )约 ②揽( ) ③悲天悯( )人
qìlǎnmǐn注音解释词语
莫若:不如。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契约:证明出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 任重道远:任务繁重,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 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奋斗到死为止。 仁人志士:有仁爱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有抱负的人。
填空:
①作者认为,贫而不苦的原因
是 ,失意而不苦的原因
是 ,老、病、死不苦的原因
是 。知足安分达观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请用原文回答。
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为什么“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最苦呢?
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 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
(正)(反)受良心责备,无处逃躲。
原因{①用文中相关语句填空:
对人的责任:

对事的责任:

对自己的责任:

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
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② 什么事最快乐呢?(用原文语句回答)
③用文中语句概括第4自然段的内容。
④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
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
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全文5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论述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
痛苦。
(分论点1)
第二部分(3):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分论点2)
第三部分(4、5):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而不能逃
避责任。(结论)
划分本文的结构层次不得志对社会和人类的灾祸苦难等表示忧虑和同情。
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
失意悲天悯人
如释重负无入而不自得
根据所给的解释填出相应的词语你是怎样看待责任的呢?中央电视台对抗“非典”战士钟南山等人的采访。当记者问他们进入疫区时怕不怕,他们的回答是“怕”,“但还是要进去,因为这是医护人员的责任”。
有一个家庭,一位老人感染了“非典”病毒,但是她和她的家人拒绝接受隔离,导致全家8人死亡,因受接触被隔离的人数高达200多人。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离不开社会,社会、家庭都需要人能负责任,同时对别人负责任就是对自己负责任。
思考问题在课文中找出表明作者苦乐观的原句。
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⒎议论文的论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
据两种,请从文中找出相应例子。
⒏结合以上论据的类型,你认为本文主要
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⒐划分本文的结构层次是什么?
“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
一种未了的责任。”或 “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
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负责任乃人生最大痛苦,尽责任为
人生最大快乐。
或 “负责任最苦,尽责任最乐”
⒎议论文的论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
据两种,请从文中找出相应例子。
事实论据如:“答应人做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家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
道理论据:古语说得好, “如释重负’;
俗语亦说, “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孔子所以说, “无入而不自得”
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
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⒏结合以上论据的类型,你认为本文主要
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如第3自然段),引用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