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艺术品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梳理精巧构思的情节。
2、品析鲜活典型的人物。
3、赏析幽默讽刺的语言。
2学情分析
契诃夫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他的短篇小说是世界文学的精品,比如《套中人》、《变色龙》等短篇为喜欢他作品的读者耳熟能详,哪怕是不同的国度和民族。文学史把将契诃夫的小说创作分成三个阶段,1880-1886 年被称作“契洪特阶段”。此时正值反动势力最为猖獗、社会气氛令人窒息的历史时期,进步思想备受禁锢,庸俗无聊的书报刊物应运而生。初入文坛的契诃夫用不同笔名,如安托沙、安托沙·契洪特、无脾人等,发表了仅供人消遣解闷的滑稽故事作品。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机缘巧合”中的课文《艺术品》就诞生于这一阶段。小说构思巧妙新颖,一件裸女烛台的艺术品经过一番周折重新又回到它的原点,充满了戏剧性和喜剧色彩。作品以平凡的日常生活现象为情节基础,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本质。叙述笔法客观而又含蓄,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和心理描写精彩生动,人物语言幽默讽刺,故事结尾耐人寻味,是契诃夫短篇中的翘楚。作为初中生接触到的外国小说教材,可以从多角度去挖掘文本的意义,对学生提高鉴赏小说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可以初步了解中外文学、世界文学的迥异和异彩纷呈的特点。
3重点难点
品析鲜活典型的人物。
赏析幽默讽刺的语言。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在十九世纪的俄国,有一位伟大的作家,(出示契诃夫照片及简介)他和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被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他用生花妙笔,描画出《变色龙》等诸多作品。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语言艺术大师契诃夫为我们描画的《艺术品》。
活动2【讲授】二、整体感知—梳理精巧构思的故事情节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围绕着艺术品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故事?
2、以艺术品为第一人称,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情节。
教师小结:这件艺术品经过一番周折重新又回到了它的原点,出乎人们意料之外。在文学作品中,像这样由出乎意料的因素造成人、物奇遇之类的情节或细节,称为“巧合”。巧合的情节留给读者自由想象的无限趣味。契诃夫真不愧是情节大师!
活动3【活动】三、精段研读——品析鲜活典型的人物,赏析幽默讽刺的语言。
1. 默读课文,思考:医师、律师、演员三个人收到艺术品后的反应各不相同,分别表现了他们怎样的心理呢?
明确:医师、律师、演员这三个人面对艺术品的表现形形色色,或矜持惶恐 或虚伪荒唐,三个人物收到艺术品的反应虽然各不相同,但有两点是一样的,一是收到艺术品后三个人都很喜欢,二是都没有留下它。
2、合作探究:萨沙两次送礼的神态有什么不同?你怎样评价萨沙这个小伙子?
明确:萨沙的纯洁善良跟医师、律师、演员这三个人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教师小结:人物形象的塑造主要通过传神的动作、逼真的神态、幽默的语言等描写使作品中的人物丰满、鲜活, 增强故事性。对话中的心口“错位”更是强化了幽默、讽刺的效果。让我们在笑声中感受到了他幽默和讽刺的语言风格。列夫·托尔斯泰给了小说家契诃夫极高的评价,称他是““第一流的幽默作家”,“无与伦比的艺术家”不仅表现在语言的幽默上,情节的巧合上,还表现在结尾的耐人寻味上。
3、齐读结尾,思考:医师原想说的话是什么?是写出来好 还是不写出来好呢?
明确:以不写出来为好。一是表明其骤然涌现的第一反应过于强烈,以致抑制了语言的表达。二是前述的多种原因使他觉得说不请楚,即使说了也没有用,舌头打住了。三是无须写出,读者也能感受到他瞬间的惊讶与不安,同时也给读者想象的自由和趣味。
活动4【活动】四、探究主题
创作背景:19世纪末的俄国是一个封建专制的国家,沙皇严厉控制人们的思想和言论。早期创作时期的契诃夫为了维持生计,常截取平凡的日常生活为素材,进行幽默作品的创作,以此来反映客观生活。
教师小结:这篇小说以巧合地情节、讽刺的语言、耐人寻味的结尾深深吸引着读者,真实地再现的当时俄国社会不同阶层人们的精神状态。这是一篇典型的契诃夫式的作品,既没有引人入胜的开头,也没有惊心动魄的确定性的结局,言简意赅,一个场景一段对话,就足以“冷眼暴露世界丑恶”。
活动5【作业】五、推荐课外阅读
作者凭借这座小小的烛台,照出大大的人性。其实这样的艺术品在文学作品中俯拾皆是:它是莫泊桑笔下那挂以假乱真的《项链》;是欧亨利笔下那感人至深的《麦琪的礼物》,是契诃夫笔下循规蹈矩的《装在套子里的人》……建议同学们走进文学,也走进生活,让艺术品的光芒照亮我们的心灵,也照亮我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