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江泽民宣告香港进入新时代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0. 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江泽民宣告香港进入新时代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09 20:3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
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江泽民宣告香港进入新时代
教学设计
课题
《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课时安排
1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辅助
常用教具
授课人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掌握新闻文体的特点。
能力目标:体会文本结构特点。培养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感悟香港回归的重大意义,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把握消息的结构和特点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撰写消息、为消息拟一则标题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由歌曲公元1997引入香港回归这一件大事。
二、展示目标:三、预习交流:1、请读词。崭新(

永载史册(

夙愿(

载歌载舞(
)2、请填空:消息一般由__
__、____、
组成,有的还有_
___
__、__
__。消息有比较固定的格式:即将内容作_________的组织,
称为“_____________”结构,即
__________。四、整体感知,初步探究
1、假如你是一位新闻播音员,你将选取那几段来读,以便让读者快速获知这篇新闻的主要内容呢?明确:导语(1—3)点明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江泽民宣告香港进入新时代2、概括主体的内容,并分析结构和背景材料的作用。主体(4—20)具体叙述交接仪式的全过程。
开始时间,出席官员
概括叙述,王子讲话
降旗升旗,结束耻辱
(详
细)
主席讲话,高瞻远瞩
(最详细)
扼要交代,仪式结束
采用了金字塔形式的结构结语(21—23)交代出席交接仪式的其他人员及进行采访报道的各国记者人数。背景(12
、15)回顾香港的屈辱历史和邓小平的夙愿。3、思考:最后三段能删去?结语(21—23)交代出席交接仪式的其他人员及进行采访报道的各国记者人数原因:(1)报道事实的真实性。
(2)“历史性的一幕”与“永载史册的场面”,“来自世界各地700多家新闻媒体的8000多名记者”与“全世界瞩目”互为照应,体现了报道事实的完整性。五、合作探究:假如你是新闻审稿人,你能评析这
则新闻好在哪里吗?温馨提示:
审新闻
要审是否有意义
要审结构五部分的合理性
要审语言1、这篇新闻阐述了香港回归祖国的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2、本文采用了“倒金字塔”和“金字塔”
相结合的结构方式。3、结构清晰,详略得当。4、大量精确的数及时间性词汇的运用。
时间性词汇的运用既体现了新闻的准确性,又让我们铭记香港回归的每一分每一秒。大量精确的人数及国家数显示了世界人民对香港回归的极度关注,体现了香港回归的影响之广。六、拓展提升:
香港能够回归,说明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了,百年耻辱才得以雪洗。但历史的书页仍在不倦地翻动,复兴中华民族的激昂呼声在古老版图上回荡不息,在座的各位同学,祖国的统一大业还未完成,请问现在的你们该做些什么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不被欺辱,屹立于强者之林?
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中国雄于地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七、达标测试:八、布置作业:1、观看香港澳门回归全程视频。
2、作为读者的你,在香港回归十五年的今天,重温当年的振奋和骄傲,你有何感想?请完成200字左右的小作文。
板书设计
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江泽民宣告香港进入新时代导语(1—3)点明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江泽民宣告香港进入新时代主体(4—20)具体叙述交接仪式的全过程。结语(21—23)交代出席交接仪式的其他人员及进行采访报道的各国记者人数。背景(12
、15)回顾香港的屈辱历史和邓小平的夙愿。
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