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原题卷+解析卷+答题卡+答案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原题卷+解析卷+答题卡+答案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3.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10-09 13:34:28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
与化学平衡 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B
C
A
B
B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B
B
B
B
B
D
A
B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6分)
19.(12分)
(1);5;mol/(L?min); (2)>.
20.(10分)①增大; ②减小; ③增大; ④增大; ⑤增大.
21.(12分)
16; (2)8mol; (3)5:4; (4)2:3; (5)1:2; (6)3:3:2.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2.(12分)
(1)反应进行程度越大; 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2)C;不同; (3)不变; (4)A.
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单元测试题 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6分)
19.(12分)
(1)      、 、
(2)      
20.(10分)①    ② ③ ④ ⑤
21.(12分)
(1)     
(2)      
(3)     
(4)      
(5)     
(6)      
(12分)
(1)      、
(2)      、
(3)     
(4)      
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
与化学平衡 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工业制硫酸中的一步重要反应是SO2在400~500℃下的催化氧化:2SO2+O2?2SO3,这是一个正反应放热的可逆反应.如果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述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B.在上述条件下,SO2不可能100%地转化为SO3 C.为了提高SO2的转化率,应适当提高O2的浓度 D.达到平衡时,SO2的浓度与SO3的浓度相等 21教育网
2.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A)=0.5 mol?L-1?s-1????B.v(B)=0.3 mol?L-1?s-1 C.v(C)=0.8 mol?L-1?s-1????D.v(D)=30 mol?L-1?min-1 21cnjy.com
3.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1,保持温度、体积不变,再以2:2:1的体积比将A、B、C充入此容器中,则(  )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转动??????B.平衡不移动 C.C的百分含量增大?????????D.C的百分含量减小 21·cn·jy·com
4.下列措施中,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将块状药品研细后再反应 B.食物储存在冰箱里 C.用MnO2作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D.用30% H2SO4溶液代替5% H2SO4溶液与锌粒反应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5.某一反应物的浓度为1.0mol/L,经过20s后,它的浓度变成了0.2mol/L,在这20s内它的反应速率为(  ) A.0.04????????? ?????B.0.04mol/L C.0.04mol/(L?S)????????D.0.8mol/(L?S) 2·1·c·n·j·y
6.某化学反应的△H=-122kJ?mol-1,△S=+231J?mol-1?K-1,则此反应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自发进行(  ) A.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C.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D.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 www-2-1-cnjy-com
7.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υ(A)、υ(B)、υ(C)(mol?L-1?s-1)表示,且υ(A)、υ(B)、υ(C)之间有如下所示的关系:υ(B)=3υ(A); 3υ(C)=2υ(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A.2A+3B?2C??B.A+3B?2C??C.3A+B?2C??D.A+B?C 2-1-c-n-j-y
8.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气)+3B(气)??2C(气)若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C的生成速率与B的生成速率相等 B.A、B、C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C.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同时生成3nmolB D.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21*cnjy*com
9.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3A(g)+B(g)?xC(g)+2D(g),经2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c(A):c(B)=3:5,以C表示的平均速率v(C)=0.25mol?L-1?min-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速率v(B)=0.25 mol?L-1?min-1 B.该反应方程式中,x=1 C.2min时,A的物质的量为1.5mol D.2min时,A的转化率为60% 【来源:21cnj*y.co*m】
10.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都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O2?2SO3,并达到平衡.在这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  ) A.等于p%???B.大于p%???C.小于p%???D.无法判断 【出处:21教育名师】
11.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 ①增加C的量 ②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③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 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版权所有:21教育】
12.工业合成气(CO2、CO、H2)在催化剂作用下,于密闭容器中同时存在如下三个反应: I CO2(g)+3H2(g)?CH3OH(g)+H2O(g)△H1=-58kJ.mol-l ⅡCO(g)+2H2(g)?CH30H(g)△H2=-99kj.mol-l ⅢCO(g)+H2O(g)?CO2(g)+H2(g)△H3=-41kJ.mol-l 在压强分别为Pi.P2且起始为一定值条件下,反应体系平衡时CO的转化率(a)与温度关系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Pl<P2 B.升高温度反应Ⅱ的平衡常数减小 C.恒压绝热下向反应器中加Ar(g).反应Ⅲ一定不移动 D.其它条件不变,起始时改变CO和CO2比例,平衡时CO转化率不变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3.在一定温度下,将1mol X气体和1mol Y气体充入2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Y(g)?aZ(g)+W(s)△H>0,t1时刻达到平衡.在t2、t3时刻分别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气体Z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在0~t1时间段的速率为:ν(W)=0.25/t1 mol?L-1?min-1 B.反应方程式中的a不可能等于1 C.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通入少量气体Z D.t3时刻改变的条件是移去少量物质W 21*cnjy*com
14.100℃时,将0.1mol N2O4置于1L密闭的烧瓶中,然后将烧瓶放入100℃的恒温槽中,烧瓶内的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N2O4(g)?2NO2 (g).下列结论不能说明上述反应在该条件下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①N2O4的消耗速率与NO2的生成速率之比为1:2 ②NO2生成速率与NO2消耗速率相等 ③烧瓶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④烧瓶内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 ⑤N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⑥烧瓶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加深 ⑦烧瓶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⑧烧瓶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A.②③⑥⑦??B.①④⑧???C.只有①④??D.只有⑦⑧ 21·世纪*教育网
T℃时,将气体X与气体Y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浓度变 化如图(Ⅰ)所示.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在T1、T2两种温度下,Y的体积分数变化如图(Ⅱ)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www.21-cn-jy.com
A.t2时,保持其它条件和物质状态不变,增加压强,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T℃时,若密闭容器中各物质起始浓度为:0.4 mol/L X、0.4 mol/L Y、0.2 mol/L Z.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达到平衡时z的浓度为0.4 mol/L C.图(Ⅱ)中T1>T2,则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X的转化率增大
16.已知反应 2SO2(g)+O2(g)?2SO3 (g)△H<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 B.增大压强,化学平衡正向移动 C.充入O2,可提高SO2的转化率 D.当气体总质量不变时,反应达平衡状态
17.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电离平衡常数、水的离子积常数和溶解平衡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平衡常数反映了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可能进行的限度 B.四种平衡常数都是温度的函数,温度升高其数值都增大 C.一个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和参与反应的每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都有关系 D.纯水中加入强酸或强碱,水的离子积常数都会减小
18.某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 CO2和3mol H2,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H<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在高温下才能自发进行 B.再加入一定量CO2,则n(CH3OH)/n(CO2)减小 C.温度升高,反应的平衡常数K增大 D.当CO2和H2转化率相等时,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6分)
19.(12分)已知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可以通过CH3OH分子间脱水制得:2CH3OH(g)?CH3OCH3(g)+H2O(g)△H=23.5kJ?mol-1.在T1℃,恒容密闭容器中建立上述平衡,体系中各组分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条件下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K= ______ .在t1℃时,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______ .用CH3OH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 ______ . (2)相同条件下,若改变起始浓度,某时刻各组分浓度依次为c(CH3OH)=0.4mol?L-1、c(H2O)=0.6mol?L-1、c(CH3OCH3)=1.2mol?L-1,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 (正) ______ v (逆)(填“>”、“<”或“=”).
20.(10分)对于反应2S02+022SO3(g),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只改变一个反应条件,将生成的S03的反应速率的变化填入下表空格内(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编号
改变的条件
生成SO3一的速率

升高温度
______

降低温度
______

增大氧气的浓度
______

使用催化剂
______

压缩体积
______
21.(12分)恒温下,将a mol N2与b mol H2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固体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2NH3(g) (1)若反应进行到某时刻t时,nt(N2)=13mol,nt(NH3)=6mol,计算 a= ______ . (2)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716.8L(标况下),其中NH3的含量(体积分数)为25%.计算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 ______ . (3)原混合气体与平衡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写出最简整数比,下同), n( 始):n(平)= ______ . (4)原混合气体中,a:b= ______ . (5)达到平衡时,N2和H2的转化率之比,a(N2):a(H2)= ______ . (6)平衡混合气体中,n(N2):n(H2):n(NH3)= ______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2.(12分)下列反应在210℃达到平衡: PCl5(g)═PCl3(g)+Cl2(g)△H>0 K=1 ① CO(g)+Cl2(g)═COCl2(g)△H<0 K=5×104 ② COCl2(g)═CO(g)+Cl2(g)△H>0③ (1)化学平衡常数K表示可逆反应的进行程度,K值越大,表示 ______ ,K值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是:温度升高,K值 ______ (填一定增大、一定减小、或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2)根据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平衡时,下列等式必定成立的是 ______ A.c(PCl5)=c(PCl3)=c(Cl2)=1 B.c(PCl5)=c(PCl3)?c(Cl2)=1 C.c(PCl5)=c(PCl3)?c(Cl2) 反应②和反应③的K值表达式 ______ (填“相同”或“不同”) (3)降低Cl2浓度,反应③的K值 ______ (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4)要使反应①和反应②的K值相等,应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 A.反应①、反应②同时升高温度 B.反应①、反应②同时降低温度 C.反应①降低温度,反应②维持210℃
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
与化学平衡 单元测试题 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工业制硫酸中的一步重要反应是SO2在400~500℃下的催化氧化:2SO2+O2?2SO3,这是一个正反应放热的可逆反应.如果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述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B.在上述条件下,SO2不可能100%地转化为SO3 C.为了提高SO2的转化率,应适当提高O2的浓度 D.达到平衡时,SO2的浓度与SO3的浓度相等 【分析】
根据该反应是前后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利用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
【解答】
A、使用催化剂加快了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反应效率,平衡不移动,故A正确; B、因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存在反应限度,反应物不可能100%的转化,故B正确; C、达到平衡时,增大氧气浓度平衡正向移动,二氧化硫转化率增大,故C正确; D、达到平衡时,SO2的浓度与SO3的浓度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要依据反应物的初始浓度及转化率,故D错误; 故选D.
【答案】D
2.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A)=0.5 mol?L-1?s-1????B.v(B)=0.3 mol?L-1?s-1 C.v(C)=0.8 mol?L-1?s-1????D.v(D)=30 mol?L-1?min-1 【分析】www.21-cn-jy.com
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转化为用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然后再进行比较.
【解答】
都转化为D物质表示的速率进行比较,对于2A+B?3C+4D, A、υ(A)=0.5?mol/(L?s),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υ(D)=2υ(A)=1mol/(L?s), B、υ(B)=0.3mol/(L?s),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υ(D)=4υ(B)=1.2mol/(L?s), C、υ(C)=0.8mol/(L?s),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υ(D)==υ(C)==×0.8mol/(L?s)=1.1mol/(L?s), D、υ(D)=30mol/(L?min)=0.5mol?L-1?min-1, 故反应速率B>C>A>D, 故选B.【来源:21cnj*y.co*m】
【答案】B

3.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1,保持温度、体积不变,再以2:2:1的体积比将A、B、C充入此容器中,则(  )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转动??????B.平衡不移动 C.C的百分含量增大?????????D.C的百分含量减小 【分析】2·1·c·n·j·y
保持温度、体积不变,再以2:2:1的体积比将A、B、C充入此容器中,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向着正向移动,C的百分含量增大,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
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1,保持温度、体积不变,再以2:2:1的体积比将A、B、C充入此容器中,充入的气体相当于给原气体加压,反应A(g)+3B(g)?2C(g)为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则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C的百分含量增大, 故选C.
【答案】C

4.下列措施中,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将块状药品研细后再反应 B.食物储存在冰箱里 C.用MnO2作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D.用30% H2SO4溶液代替5% H2SO4溶液与锌粒反应 【分析】
A.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则增大反应速率; B.降低温度,减慢反应速率; C.用MnO2作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能增大反应速率; D.较浓的稀硫酸能增大反应速率.
【解答】
A.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则增大反应速率,将块状药品研细后再反应能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所以能加快反应速率,故A错误; B.降低温度,减慢反应速率,温度降低,降低活化分子百分数,所以能减慢反应速率,故B正确; C.用MnO2作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所以增大反应速率,故C错误; D.较浓的稀硫酸中氢离子浓度增大,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所以能增大反应速率,故D错误; 故选B.
【答案】B
5.某一反应物的浓度为1.0mol/L,经过20s后,它的浓度变成了0.2mol/L,在这20s内它的反应速率为(  ) A.0.04????????? ?????B.0.04mol/L C.0.04mol/(L?S)????????D.0.8mol/(L?S) 【分析】
根据反应速率的概念知,v=,据此该反应的分离速率.
【解答】
根据反应速率的概念知,v===0.04mol/(L?s),故选C. 【答案】C
6.某化学反应的△H=-122kJ?mol-1,△S=+231J?mol-1?K-1,则此反应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自发进行(  ) A.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C.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D.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 【分析】
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为:△H-T△S<0,据此解答.
【解答】
△H=-122kJ?mol-1,△S=+231J?mol-1?K-1,则:△H-T△S=-122kJ?mol-1-T0.231J?mol-1?K-1<0,所以反应一定是自发进行的反应,所以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故选A. 【答案】A21教育网
7.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υ(A)、υ(B)、υ(C)(mol?L-1?s-1)表示,且υ(A)、υ(B)、υ(C)之间有如下所示的关系:υ(B)=3υ(A); 3υ(C)=2υ(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A.2A+3B?2C??B.A+3B?2C??C.3A+B?2C??D.A+B?C 【分析】
化学反应中,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可确定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关系,以此解答.
【解答】
可逆反应,A与B反应生成C,由于v(B)=3v(A)、v(c)=2v(A)、3v(C)=2v(B), 所以v(A):v(B):v(C)=1:3:2, 所以反应为A+3B?2C, 故选B.2-1-c-n-j-y
【答案】B
8.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气)+3B(气)??2C(气)若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C的生成速率与B的生成速率相等 B.A、B、C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C.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同时生成3nmolB D.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分析】
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分析,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质量、体积分数以及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做题时要注意方程式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解答】
A、C的生成速率与B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时,且反应方向相反,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但C的生成速率与B的生成速率相等时转化为同种物质的反应速率,其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则不能作为平衡的标志,故A错误; B、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变,故B正确; C、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同时生成3nmolB,故C错误; D、达平衡时,A、B、C三种物质的分子数之比可能是1:3:2,也可能不是1:3:2,要根据反应开始时加入的A、B、C三种物质是否按1:3:2比例而定,故D错误. 故选B. 【答案】B
9.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3A(g)+B(g)?xC(g)+2D(g),经2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c(A):c(B)=3:5,以C表示的平均速率v(C)=0.25mol?L-1?min-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速率v(B)=0.25 mol?L-1?min-1 B.该反应方程式中,x=1 C.2min时,A的物质的量为1.5mol D.2min时,A的转化率为60% 【分析】
2min后C的浓度为0.25mol?L-1?min-1×2min=0.5mol/L,则2min后c(C)=0.5mol/L×2L=1mol,n(D)=0.5mol/L×2L=1mol,则x:2=1mol:1mol=1:1,则x=2,反应方程式为3A(g)+B(g)?2C(g)+2D(g), 则:3A(g)+B(g)?2C(g)+2D(g), 3????? 1?????? 2????? 2n(A)? n(B)? 1mol n(A)==1.5mol, n(B)==0.5mol, A.根据v=计算出反应速率v(B);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x=2; C.反应消耗了1.5molA,设反应前含有nmolA、nmolB,则(n-1.5):(n-0.5)=3:5,据此计算出n然后计算出2min时,A的物质的量; D.根据C的计算结果计算出A的转化率.
【解答】
2min后C的浓度为0.25mol?L-1?min-1×2min=0.5mol/L,则2min后c(C)=0.5mol/L×2L=1mol,n(D)=0.5mol/L×2L=1mol,则x:2=1mol:1mol=1:1,则x=2,反应方程式为3A(g)+B(g)?2C(g)+2D(g), 则:3A(g)+B(g)?2C(g)+2D(g), 3????? 1?????? 2????? 2n(A)? n(B)? 1mol n(A)==1.5mol, n(B)==0.5mol, 设反应前A、B的物质的量都为nmol,则(n-1.5):(n-0.5)=3:5,解得:n=3,即:反应前A、B的物质的量都为3mol, A.反应速率v(B)==0.125mol?L-1?min-1,故A错误; B.根据计算可知,反应物C的计量数x=2,故B错误; C.2min时,A的物质的量为:3mol-1.5mol=1.5mol,故C正确; D.2min时,A的转化率为:×100%=50%,故D错误; 故选C. 【答案】C
10.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都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O2?2SO3,并达到平衡.在这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  ) A.等于p%???B.大于p%???C.小于p%???D.无法判断 【分析】
甲为恒温恒容,乙为恒温恒压,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平衡时混合气体物质的量减小,则平衡时甲中压强小于乙中压强,乙中平衡等效为在甲中平衡基础上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
【解答】
甲为恒温恒容,乙为恒温恒压,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平衡时混合气体物质的量减小,则平衡时甲中压强小于乙中压强,乙中平衡等效为在甲中平衡基础上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则乙的SO2的转化率将大于甲的,即大于P%, 故选B. 【答案】B
11.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 ①增加C的量 ②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③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 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分析】21·世纪*教育网
对应反应C(s)+H2O(g)CO(g)+H2(g),有气体参加和生成,则温度、压强都能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影响,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①因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但是固体量的增减不影响反应速率,所以增加C(s)的量,反应速率不变,故①选; ②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反应体系中物质的浓度增大,则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故②不选; ③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氮气,氮气不参与反应,反应体系中的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则反应速率不变,故③选; 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氮气,使容器的体积变大,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减小,则反应速率减小,故④不选. 故选C. 【答案】C21·cn·jy·com
12.工业合成气(CO2、CO、H2)在催化剂作用下,于密闭容器中同时存在如下三个反应: I CO2(g)+3H2(g)?CH3OH(g)+H2O(g)△H1=-58kJ.mol-l ⅡCO(g)+2H2(g)?CH30H(g)△H2=-99kj.mol-l ⅢCO(g)+H2O(g)?CO2(g)+H2(g)△H3=-41kJ.mol-l 在压强分别为Pi.P2且起始为一定值条件下,反应体系平衡时CO的转化率(a)与温度关系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Pl<P2 B.升高温度反应Ⅱ的平衡常数减小 C.恒压绝热下向反应器中加Ar(g).反应Ⅲ一定不移动 D.其它条件不变,起始时改变CO和CO2比例,平衡时CO转化率不变 【分析】
A.由定一议二原则,当温度一定时,压强Pl时的CO的转化率大; B.升高温度反应Ⅱ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 C.恒压绝热下向反应器中加Ar(g),分压减小,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D.反应Ⅰ生成物水是反应Ⅲ的反应物,起始为一定值,二氧化碳量增加,生成的水增多,CO的转化率增大.
【解答】
A.当温度一定时,压强Pl时的CO的转化率大,平衡正向移动,所以Pl>P2,故A错误; B.反应Ⅱ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时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故B正确; C.恒压绝热下向反应器中加Ar(g),总压强不变,分压减小,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故C错误; D.起始为一定值,若起始时改变CO和CO2比例,生成的水量会改变,从而影响CO的转化率,故D错误. 故选:B. 【答案】B
13.在一定温度下,将1mol X气体和1mol Y气体充入2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Y(g)?aZ(g)+W(s)△H>0,t1时刻达到平衡.在t2、t3时刻分别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气体Z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在0~t1时间段的速率为:ν(W)=0.25/t1 mol?L-1?min-1 B.反应方程式中的a不可能等于1 C.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通入少量气体Z D.t3时刻改变的条件是移去少量物质W 【分析】
A、W为固体,不能用来表示反应速率; B、t2时刻瞬间C的浓度增大,t2~t3阶段C的浓度不变,说明平衡不移动,应是增大压强造成的,压强不影响该平衡,所以有a=1+1=2; C、t2时刻Z的浓度增大,t2~t3浓度不变说明平衡不移动,应是增大压强造成的; D、W为固体,减少W的量,不影响平衡移动,据此判断.
【解答】
t2时刻瞬间C的浓度增大,t2~t3阶段C的浓度不变,说明平衡不移动,应是增大压强造成的,压强不影响该平衡,所以有a=1+1=2, A、W为固体,不能用来表示反应速率,故A错误; B、t2时刻瞬间C的浓度增大,t2~t3阶段C的浓度不变,说明平衡不移动,应是增大压强造成的,压强不影响该平衡,所以有a=1+1=2,故B正确; C、t2时刻瞬间C的浓度增大,t2~t3阶段C的浓度不变,说明平衡不移动,应是增大压强造成的,故C错误; D、W为固体,减少W的量,不影响平衡移动,C的浓度不发生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答案】B
14.100℃时,将0.1mol N2O4置于1L密闭的烧瓶中,然后将烧瓶放入100℃的恒温槽中,烧瓶内的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N2O4(g)?2NO2 (g).下列结论不能说明上述反应在该条件下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①N2O4的消耗速率与NO2的生成速率之比为1:2 ②NO2生成速率与NO2消耗速率相等 ③烧瓶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④烧瓶内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 ⑤N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⑥烧瓶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加深 ⑦烧瓶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⑧烧瓶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A.②③⑥⑦??B.①④⑧???C.只有①④??D.只有⑦⑧ 【分析】【出处:21教育名师】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可由此进行判断.
【解答】
①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N2O4的消耗速率与NO2的生成速率之比都为1:2,所以不能证明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 ②NO2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所以能证明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 ③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改变的反应,当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所以压强就不再改变,能证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 ④根据质量守恒,无论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混合气体的质量都不再改变,所以不能证明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 ⑤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所以能证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 ⑥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烧瓶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加深,所以能证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 ⑦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质量始终不变,所以当烧瓶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时,能证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 ⑧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气体质量不变,容器的体积不变,所以烧瓶内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故错误; 所以错误的是①④⑧. 故选B. 【答案】B
T℃时,将气体X与气体Y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浓度变 化如图(Ⅰ)所示.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在T1、T2两种温度下,Y的体积分数变化如图(Ⅱ)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21cnjy.com
A.t2时,保持其它条件和物质状态不变,增加压强,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T℃时,若密闭容器中各物质起始浓度为:0.4 mol/L X、0.4 mol/L Y、0.2 mol/L Z.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达到平衡时z的浓度为0.4 mol/L C.图(Ⅱ)中T1>T2,则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X的转化率增大 【分析】
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X浓度的变化量=(0.5-0.3)mol/L=0.2mol/L,Y浓度的变化量=(0.7-0.1)mol/L=0.6mol/L,Z浓度的变化量=(0.4-0)mol/L=0.4mol/L,同一化学反应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浓度的变化量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所以该反应方程式为:X(g)+3Y(g)?2Z(g), 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结合图II知,T1>T2,升高温度,Y的体积发生增大,则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A.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 B.先根据图I计算平衡常数,再根据平衡常数计算改变三种物质的浓度达到平衡状态时Z的浓度; C.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结合图II知,T1>T2,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D.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解答】
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X浓度的变化量=(0.5-0.3)mol/L=0.2mol/L,Y浓度的变化量=(0.7-0.1)mol/L=0.6mol/L,Z浓度的变化量=(0.4-0)mol/L=0.4mol/L,同一化学反应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浓度的变化量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所以该反应方程式为:X(g)+3Y(g)?2Z(g), 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结合图II知,T1>T2,升高温度,Y的体积发生增大,则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A.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t2时,保持其它条件和物质状态不变,增加压强,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A错误; B.根据图I知,化学平衡常数K=, 假设Z的平衡浓度是0.4mol/L, X(g)+3Y(g)?2Z(g) 开始(mol/L)0.4??? 0.4???? 0.2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反应(mol/L)0.1??? 0.3???? 0.2?? 平衡(mol/L)?0.3?? 0.1??? ??0.4
化学平衡常数K′==,所以符合平衡常数K,故B正确; C.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结合图II知,T1>T2,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Y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C错误; D.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图II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X的转化率降低,故D错误; 故选B. 【答案】B
16.已知反应 2SO2(g)+O2(g)?2SO3 (g)△H<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 B.增大压强,化学平衡正向移动 C.充入O2,可提高SO2的转化率 D.当气体总质量不变时,反应达平衡状态 【分析】
A.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吸热反应方向的速率增大多; B.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进行; C.两种反应物增加其中一种会增大另一种物质的转化率,本身转化率减小; D.反应前后都是气体,气体质量不变;
【解答】
A.2SO2(g)+O2(g)?2SO3 (g)△H<0,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进行,但反应速率增大,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故A正确; B.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化学平衡正向移动,故B正确; C.反应中充入O2,可提高SO2的转化率,氧气转化率减小,故C正确; D.反应前后气体质量始终保持不变,气体质量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选D. 【答案】D
17.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电离平衡常数、水的离子积常数和溶解平衡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平衡常数反映了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可能进行的限度 B.四种平衡常数都是温度的函数,温度升高其数值都增大 C.一个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和参与反应的每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都有关系 D.纯水中加入强酸或强碱,水的离子积常数都会减小 【分析】
A、在一定温度下,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为一个常数,简称平衡常数,平衡常数越大,生成物浓度越大,反应物浓度越小,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 B、平衡常数都是温度的函数,随温度变化做相应的变化; C、如果反应中物质是固体和纯液体的无关; D、水的离子积是温度的函数.
【解答】
A、在一定温度下,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为一个常数,简称平衡常数,平衡常数越大,生成物浓度越大,反应物浓度越小,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所以化学平衡常数反映了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可能进行的限度,故A正确; B、平衡常数都是温度的函数,随温度变化做相应的变化,电离平衡常数、水的离子积常数和溶解平衡常数温度升高其值都增大,但是化学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和反应的吸放热情况有关,故B错误; C、如果反应中物质是固体和纯液体的无关,所以并不是所有物质都有关,故C错误; D、水的离子积是温度的函数,加入强酸或强碱,温度不变,所以离子积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答案】A
18.某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 CO2和3mol H2,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H<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在高温下才能自发进行 B.再加入一定量CO2,则n(CH3OH)/n(CO2)减小 C.温度升高,反应的平衡常数K增大 D.当CO2和H2转化率相等时,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 【分析】
A.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为熵减的反应,根据△G=△H-T△S判断; B.再加入二氧化碳,甲醇和二氧化碳的浓度都增大,但是二氧化碳增大幅度较大; 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着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 D.通入1mol?CO2和3mol?H2,反应中二者消耗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二者的转化率始终相等.
【解答】
A.该反应的焓变△H<0,正反应方向的气体分子数减少,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为熵减的反应,即△S<0,则△G=△H-T△S<0,所以该反应在低温下能够自发进行,故A错误; B.再加入一定量CO2,平衡向着正向移动,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大,但是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的增大幅度大于甲醇,则n(CH3OH)/n(CO2)的比值减小,故B正确; C.温度升高,该平衡向着逆向移动,生成物浓度减小,反应物浓度增大,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减小,故C错误; D.反应中二者的质量数之比为1:3,则二者反应消耗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由于通入1mol?CO2和3mol?H2,所以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二者的转化率始终相等,故D错误; 故选B.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6分)
19.(12分)已知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可以通过CH3OH分子间脱水制得:2CH3OH(g)?CH3OCH3(g)+H2O(g)△H=23.5kJ?mol-1.在T1℃,恒容密闭容器中建立上述平衡,体系中各组分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该条件下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K= ______ .在t1℃时,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______ .用CH3OH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 ______ . (2)相同条件下,若改变起始浓度,某时刻各组分浓度依次为c(CH3OH)=0.4mol?L-1、c(H2O)=0.6mol?L-1、c(CH3OCH3)=1.2mol?L-1,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 (正) ______ v (逆)(填“>”、“<”或“=”).
【分析】
(1)化学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所得的比值,据此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 由图可知,在t1min时到达平衡,平衡时CH3OH、CH3OCH3、H2O浓度分别为0.4mol/L、1mol/L、0.8mol/L,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计算; 根据v=计算出用CH3OH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 (2)计算常数的浓度商Qc,与平衡常数比较,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进而判断正、逆反应速率关系.
【解答】
对于可逆反应2CH3OH(g)?CH3OCH3(g)+H2O(g)的平衡常数为:K=, 由图可知,在t1min时到达平衡,平衡时CH3OH、CH3OCH3、H2O浓度分别为0.4mol/L、1mol/L、0.8mol/L,故平衡常数K===5;
用CH3OH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CH3OH)==mol/(L?min), 故答案为:;5;mol/(L?min); (2)此时的浓度商Qc==4.5,小于平衡常数5,故反应向正反应进行,则v?(正)>v?(逆), 故答案为:>. 【答案】www-2-1-cnjy-com
(1);5;mol/(L?min); (2)>.
20.(10分)对于反应2S02+022SO3(g),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只改变一个反应条件,将生成的S03的反应速率的变化填入下表空格内(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编号
改变的条件
生成SO3一的速率

升高温度
______

降低温度
______

增大氧气的浓度
______

使用催化剂
______

压缩体积
______
【分析】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从改变外界条件对活化分子的浓度或百分数的影响角度分析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解答】
①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答案为:增大; ②降低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答案为:减小; ③增大氧气的浓度,反应物活化分子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答案为:增大; ④使用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答案为:增大; ⑤压缩体积,压强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增大,活化分子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答案为:增大. 【答案】①增大; ②减小; ③增大; ④增大; ⑤增大. 21.(12分)恒温下,将a mol N2与b mol H2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固体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2NH3(g) (1)若反应进行到某时刻t时,nt(N2)=13mol,nt(NH3)=6mol,计算 a= ______ . (2)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716.8L(标况下),其中NH3的含量(体积分数)为25%.计算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 ______ . (3)原混合气体与平衡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写出最简整数比,下同), n( 始):n(平)= ______ . (4)原混合气体中,a:b= ______ . (5)达到平衡时,N2和H2的转化率之比,a(N2):a(H2)= ______ . (6)平衡混合气体中,n(N2):n(H2):n(NH3)= ______ .【版权所有:21教育】
【分析】
(1)根据三段式计算; (2)计算出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利用体积分数计算氨气的物质的量; (3)利用差量法计算原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 (4)原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去氮气的物质的量为氢气的物质的量,据此计算; (5)根据差量法计算出反应消耗的氮气和氢气的物质的量,计算出转化率; (6)根据①②中数据计算出达到平衡时,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据此计算.
【解答】
根据方程式计算: N2(g)+3H2(g)?2NH3(g), 起始:a??????? b??????? ? 0  21*cnjy*com
转化:3?????? ?9?????? ? ?6
t时刻:a-3??? b-9??????? 6 a-3=13,则a=16, 故答案为:16; (2)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为=32mol,其中NH3的物质的量为32mol×25%=8mol,故答案为:8mol; (3)N2(g)+3H2(g)?2NH3(g),物质的量减少△n 1mol???? 3mol????? 2mol??????????? ????? 2mol 转化:4mol???? 12mol???? ? 8mol???????? ?????? ?8mol 故原混合气体为32mol+8mol=40mol, 则原混合气体与平衡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n(始):n(平)=40mol:32mol=5:4, 故答案为:5:4; (4)由(1)知a=16mol,则b=40mol-16mol=24mol,所以:a:b=16mol:24mol=2:3, 故答案为:2:3; (5)反应转化的氮气物质的量为4mol,转化率为:×100%=25%, 转化的氢气物质的量为12mol,转化率为:×100%=50%, 达到平衡时,N2和H2的转化率之比a(N2):a(H2)=25%:50%=1:2, 故答案为:1:2; (6)平衡混合气的组成为:N2为16mol-4mol=12mol,NH3为8mol,H2为32mol-12mol-8mol=12mol,平衡混合气体中,n(N2):n(H2):n(NH3)=12mol:12mol:8mol=3:3:2, 故答案为:3:3:2.21*cnjy*com
【答案】
16; (2)8mol; (3)5:4; (4)2:3; (5)1:2; (6)3:3:2.
22.(12分)下列反应在210℃达到平衡: PCl5(g)═PCl3(g)+Cl2(g)△H>0 K=1 ① CO(g)+Cl2(g)═COCl2(g)△H<0 K=5×104 ② COCl2(g)═CO(g)+Cl2(g)△H>0③ (1)化学平衡常数K表示可逆反应的进行程度,K值越大,表示 ______ ,K值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是:温度升高,K值 ______ (填一定增大、一定减小、或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2)根据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平衡时,下列等式必定成立的是 ______ A.c(PCl5)=c(PCl3)=c(Cl2)=1 B.c(PCl5)=c(PCl3)?c(Cl2)=1 C.c(PCl5)=c(PCl3)?c(Cl2) 反应②和反应③的K值表达式 ______ (填“相同”或“不同”) (3)降低Cl2浓度,反应③的K值 ______ (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4)要使反应①和反应②的K值相等,应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 A.反应①、反应②同时升高温度 B.反应①、反应②同时降低温度 C.反应①降低温度,反应②维持210℃
【分析】
(1)依据平衡常数含义分析,平衡常数是衡量可能反应进行程度大小的物理量,随温度变化; (2)根据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表达式为:K==1,则c(PCl3)?c(Cl2)=c(PCl5);平衡常数为生成物的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以此来比较二个反应的平衡常数是否相同; (3)K是温度的函数,温度不变K不变; (4)根据反应的吸热或放热特点,改变温度使平衡向某一方向移动,可改变平衡常数的大小.
【解答】
(1)化学平衡常数K表示可逆反应的进行程度,利用生成物平衡浓度你次方乘积除以反应物平衡浓度幂次方乘积,K值越大,反应进行程度越大;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K变大,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K变小, 故答案为:反应进行程度越大; 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2)根据反应①可知平衡常数K表达式为:K==1,则c(PCl3)?c(Cl2)=c(PCl5)一定成立; 反应②③为相反的反应,K互为倒数关系,二者不同, 故答案为:C;不同; (3)K是温度的函数,温度不变K不变,所以降低Cl2浓度,K不变,故答案为:不变; (4)要使反应①和反应②的K值相等, A、反应①、反应②同时升高温度,则①反应平衡右移,②反应平衡左移,K可能相等,故正确; B、反应①、反应②同时降低温度,则①反应平衡左移,K减小,②反应平衡右移,K增大,二者不可能相等,故错误; C、反应①降低温度,则①反应平衡左移,K减小,反应②维持210℃,二者不可能相等,故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
(1)反应进行程度越大; 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2)C;不同; (3)不变; (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