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面与细节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了解什么是场面描写,学会观察并能抓住场面中的精彩瞬间,掌握并能灵活运用场面描写的方法和技巧将场面写生动。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教材中精彩场面描写,探究归纳场面描写的写作规律,通过精彩范例学习,领悟场面描写的如何写生动的途径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欣赏场面的过程中,受到真情感染,体会到人间的真善美,进而去发现、生动展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2学情分析
进入初中以来,学生在写人、记事的记叙文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不少学生在写记叙文时不会描写场面,文章内容干瘪,缺乏生活气息。学习场面描写是学生写好记叙文的一项基础训练。在一般记叙文的写作中,我们常常会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安排一些或大或小的场面描写。这样不仅能展示具体实在的画面,使文章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也有助于描写人物行为和刻画人物性格。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赏析经典场面描写,让学生掌握场面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运用此法完成场面描写。
教学难点:
把握场面描写的要求,能将场面描写生动。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观画谈感, 引入课题
请看屏幕上的画面,相信大家都看到过,再次观看这些图片,你感受到什么气氛 请用一个词语准确地表达出来。
1、玩龙灯场面(热闹气氛)
2、教师拔河比赛场面(激烈气氛)
3、
三军仪仗队场面
(庄严气氛)
活动2【讲授】品读经典,明晰方法
二、认知概念,辨清要求
明确:
1、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
2、场面描写要表现出一种特定的气氛(如激烈紧张、欢呼雀跃、嬉笑怒骂等等)。
无论什么场面,都会有气氛,如庆祝场面有欢乐的气氛;比赛场面有紧张的气氛;送别场面有难舍难分的气氛等等。气氛是人在一定环境中看到的景象或感觉到的一种情绪或感情。
三、品读经典,明晰方法
(一)出示例文一:
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最使我吃惊的,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愁。郝叟还带着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
——都德《最后一课》
(二)出示例文二: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吴瑛《十里长街送总理》
请同学们默读下面两个场面描写的节选例文,根据所提问题先独立思考再勾画、批注:
1、
这个场面围绕这个气氛写了哪些人?先写谁的活动再写谁的活动?重点写谁?
(第一个场面写了韩麦尔老师、郝叟老头、镇长、邮递员、旁的人。先写韩麦尔老师再写郝叟老头、镇长、邮递员、旁的人。重点写韩麦尔老师,)
既然是上课文中写到了学生没有?(“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写到了只是一笔带过,这也是从整体上描写,以突出主要人物。)
(第二个场面写了男女老幼、老奶奶、青年夫妇、一群红领巾,重点写男女老幼,再写老奶奶、青年夫妇、一群红领巾。)
2、
两个场面在描写顺序上有何特点?先作全景描述,再依次写人物活动,重点写主要人物,做到主次分明。
3、这个场面描写了这些人的哪些方面?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
第一个场面重点写了韩麦尔老师的衣着、郝叟老头的所带课本及眼镜。我印象最深的是“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是细节描写,突出老师对此次法语课的重视。郝叟老头的所带课本是破边的,说明他看过很多次,横放大眼镜,说明他视力不好仍要来上课。这都表现了他们的爱国这一主题。这说明写好场面描写要有细致的描写。)
(三)请学生总结场面描写规律:
1、要写出特定的气氛。2、要有全景的描述。
3、要有细致的特写。
4、要主次分明。
(四)按照规律,小试牛刀:
出示学生考试场面,学生尝试描述这个场面。
提示:(1)这个场面有一种怎样的气氛?(“紧张”)
(2)如何不用“紧张”写“紧张”?
(写好细节:紧缩眉头、手心出汗、发抖等)
(3)请学生补一个全景式描写。(学生都安安静静坐着,手拿笔认真思考如何答卷。)
活动3【练习】范例引路,深入理解
出示范文
:
(1)、傍晚时分,夕阳的余辉洒在南宁的街头,给这城市在夜幕降临之前增添了最后一抹温暖。马路上车行如梭,人来人往,都朝着各自归家的方向,谁也不愿停下留意这个城市每天都在演绎的悲恸。
(2)、一位衣着破旧,头发凌乱而苍白的老人,佝偻着腰身,一边拄着拐杖,一边拖着一大袋捡来的废品,在艰难地行走着。这时,一名身穿蓝色裤子,红格子上衣,头戴头盔的女子将电动车停在了老人身边,她先是俯下身来耐心的向老人询问情况,并递给老人纸巾让其擦拭污秽。
(3)、帮人帮到底,这位热心女子又将老人拉废品袋的拖杆牢牢地系在电动车的尾部,再搀扶着眼眶湿润的拾荒老人坐上电动车,然后自己坐上,小心地载着老人和废品离去……
(4)、一辆电单车,两个人,一个衣着鲜亮,一个身形佝偻,单车后还拖着一大堆的杂物,完全没有影响着城市美丽的容颜,夕阳显得愈发灿烂。
出示一位女士帮助一位拾荒老人的场面,请同学们思考:
1、
全景的描述要交代什么?
(交代场面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背景等。)
2、
这个场面描写中有哪些细致的描写?
(运用动作、神态、外貌等多种描写方法来突出中心人物。分解动作,细写过程是比较好的方法,同时可以侧重某一方面描写。)
3、
老奶奶为什么写得那么少?
(突出主要人物---那位大姐的助人为乐的精神。)
4、合作探究:这个场面描写的特定气氛是什么?通过描写什么特定的景象来渲染场面所体现的气氛的?还可以用什么景物表现?
(这个场面描写的特定气氛是:温暖、美丽。通过描写夕阳来烘托这种气氛,还可以用灌木丛、空气、背影等)
归纳小结:
(
1)、要有全景的描述——就是要先交代场面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背景等。
(2)、要有细致的特写——就是运用动作、神态、外貌等多种描写方法来突出中心人物。
(
3)、要主次分明——就是“主”详写,重点突出;“次”略写,侧面烘托。
(
4)、要写出特定的气氛——就是通过描写特定的景象来渲染场面所体现的气氛(如热烈、庄严等)
活动4【练习】观看视频,现场习作
观看上面场面的后续报道,请学生找寻关键画面,思考该如何来描写这个令人动容的
场面,然后依据场面描写的四条规律写一个片段。
活动5【测试】展示习作,评价提升
用展示台展示学生作品,依据写场面描写的规律评价习作的优缺点,对不足部分作修改。
活动6【作业】课外练笔,巩固提高
请学生们留心生活中令你印象深刻的场面,,用生动的笔触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