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我的叔叔于勒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09 21:30:58

文档简介

我的叔叔于勒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理清小说情节。
2、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语言、神态、动作等的描写)。
3、认识并分析人物形象。
4、根据菲利普夫妇对于于勒态度的变化来揭示深刻的主题,认识社会现象。
2学情分析
在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多篇课文为小说,所以针对学生有关小说方面的常识已比较熟悉。在本课中,重在引导学生通过读小说内容和对于勒称谓及态度的变化中去感知其变化的理由,并从中去体会、把握本文的主题。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认识并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认识并分析人物形象。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生活导入
同学们,请大家来讲讲发生在你与父母、兄弟姐妹或朋友身上的一件感人的事。(指定学生发言)对,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之所以如此温馨,就是因为我们无时无刻不被这种亲情和友谊包围着。然而,也有一些人在金钱面前迷失了自己,放弃亲情,甘心做金钱的奴隶。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就刻画了这些人的丑恶嘴脸。
(板书课题、作者———我的叔叔于勒 莫泊桑)
活动2【测试】前提测评
1、小说的三要素是( )、( )、( )。其中( )是小说的灵魂。
2、小说的主要情节由( )、( )、( )和( )构成。
3、小说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很多:按描写的内容分,有( )描写、( )描写、( )描写、( )描写、( )描写。 按描写的角度不同,可分为( )描写和( )描写。
4、莫泊桑(1850~1893年) 19世纪后半期 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6多篇中短篇小说,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 ”,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一生》、《漂亮朋友》;短篇小说《 》、《 》、《 》等。他勤奋地创作了一生,由于过度劳累得了精神错乱病,后来被送进巴黎的一家疯人院。1893年7月6日莫泊桑逝世,年仅43岁。
活动3【讲授】写作背景
《我的叔叔于勒》写于1883年,是莫泊桑前期的作品。当时的法国、资产阶级不仅和工人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激烈,而且也和小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激烈起来。小资产阶级贫困破产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一部分不甘心破产的小资产阶级成员,纷纷踏上了漂洋过海的险途,企望在美洲、亚洲甚至非洲闯出一条大发横财的生路,梦想着有朝一日腰缠万贯荣归故里。本篇小说就是以这样的社会背景写出来的。
活动4【练习】预习检查
1、理清课文人物间的关系
菲利普 “我”(约瑟夫)、俩个姐姐
兄弟
叔侄
叔嫂
克拉丽丝 于勒
2、请根据课文情节的大体发展将五张插图重新排序:
①学做贵族 ②同情叔叔 ③喜读来信
④热切盼望 ⑤惊慌失措
正确顺序:
活动5【活动】小组合作
【跳读课文,摄取信息】
1、于勒的经济状况发生了哪几次变化?
2、随着这样的变化,画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不同的称呼词语。
师生对话(让学生到黑板展示)
称呼不同的原因 对于勒的称呼
贫 坏蛋,流氓,无赖
富 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好心,有办法的人
贫 小子,家伙,老流氓,
贼,讨饭的
教师总结:
变———地位变,称呼变,态度变,亲情变,一切因金钱而变。
3、小试身手
随着于勒命运的变化,菲利普夫妇的态度也一再变化。作者按情节发展的先后顺序,理清思路,思考填空:
(盼)于勒 →(赞)于勒 →(见)于勒 →(躲)于勒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板书)
活动6【活动】小组合作
精读课文,赏析内容。
人物形象分析 (小组合作)
1、划出关于菲利普夫妇两个人物的精彩描写。
2、探讨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
有关菲利普的描写 (教师明确)
怀疑是于勒
确定是于勒
语言
“真奇怪……像于勒!”
“就……就是我的弟弟呀……”
“克拉丽丝……你亲眼去看看”
“啊!啊!原来如此……如此……
“是他,真是他!”
“出大乱子了”
神态
不安、脸色苍白、两只眼也跟平常不一样
脸色煞白、眼神呆直、神色张皇、狼狈
动作
向旁边走了几步,低声说
哑着嗓子
有关克拉丽丝的描写 (教师明确)
怀疑是于勒
确定是于勒
语言
“你疯了……为什么胡说八道?”
“我想就是他……别叫这小子又回来吃咱们!”
孩子领回来,别叫女婿起疑心
贼是不会有出息的,回来拖累把我们,够倒霉了别叫那人挨近我们
神态
莫名其妙
怕起来了
暴怒
动作
吞吞吐吐
哆嗦
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提问:
①作者塑造人物用到了哪些描写方法?
语言、神态、动作描写
②概括菲利普夫妇人物形象。
自私虚荣 冷酷无情 嫌贫爱富 唯利是图 金钱至上
(板书)
教师小结:
语言、神情、动作等是人心灵的外在表现。
在小说中,研究人的语言、神情、动作等往往能透视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能正确把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板书)
活动7【活动】总结
1、把人物置于情节对比之中塑造。
2、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形象。
3、塑造人物形象是生动、具体、典型的。(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等人物描写方法)
活动8【讲授】理解主题
小说以菲利普夫妇对亲兄弟于勒贫富前后变化的态度,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了他们嫌贫爱富、虚伪自私、唯利是图的灵魂,展现了金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体现了世态炎凉。
世态炎凉
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
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
活动9【活动】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点拨、总结)
你看了这个“嫌贫爱富”的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或启发呢?
点拨:
1.不要把实现理想寄托在别人身上,应该通过自己去奋斗,去努力,去争取。
2.在亲情和金钱上,应珍惜亲情,淡泊名利。
3.对弱者应多付出爱心,同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活动10【作业】课堂、课外练习
1、分析“我”的形象。
行动
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
心理
“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亲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的形象:单纯、幼稚,纯洁、善良,令人可爱的孩子。
2、讨论:小说中的“我”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教师明确:
“我”是叙事的线索,既对于勒叔叔抱有同情,又对父母的做法感到困惑、不满,也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和希望。
3、学习本文后,谈谈文章暴露出怎样的社会问题?
教师明确:
一些人金钱至上,失去人性。
表现资本主义社会中小人物生活的辛酸。
活动11【活动】板书设计
地位变化
富 → 穷
态度变化
盼于勒 赞于勒 见于勒 躲于勒
描写方法
语言、神态、动作
菲利普夫妇性格特点
自私虚荣 冷酷无情 嫌贫爱富 唯利是图
课件24张PPT。我的叔叔于勒莫 泊 桑 1、理清小说情节。
2、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语言、神态、动作等的描写)。
3、认识并分析人物形象。
4、根据菲利普夫妇对于于勒态度的变化来揭示深刻的主题,认识社会现象。教学目标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认识并分析人物形象。教学重点:高效课堂 同学们,请大家来讲讲发生在你与父母、兄弟姐妹或朋友身上的一件感人的事。(指定学生发言)对,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之所以如此温馨,就是因为我们无时无刻不被这种亲情和友谊包围着。然而,也有一些人在金钱面前迷失了自己,放弃亲情,甘心做金钱的奴隶。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就刻画了这些人的丑恶嘴脸。
(板书课题: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 一、导入新课1、小说的三要素是( )、( )、( )。其中( )是小说的灵魂。
2、小说的主要情节由( )、( )、( )和( )构成。
3、小说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很多:按描写的内容分,有( )描写、( )描写、( )描写、( )描写、( )描写。 按描写的角度不同,可分为( )描写和( )描写。二、前提测评
人物故事情节环境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正面侧面开端结局高潮发展心理外貌高效课堂4、莫泊桑(1850~1893年) 19世纪后半期 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6多篇中短篇小说,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
“ ”,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一生》、《漂亮朋友》;短篇小说《 》、《 》、
《 》等。他勤奋地创作了一生,由于过度劳累得了精神错乱病,后来被送进巴黎的一家疯人院。1893年7月6日莫泊桑逝世,年仅43岁。 法短篇小说之王项链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写于1883年,是莫泊桑前期的作品。当时的法国、资产阶级不仅和工人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激烈,而且也和小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激烈起来。小资产阶级贫困破产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一部分不甘心破产的小资产阶级成员,纷纷踏上了漂洋过海的险途,企望在美洲、亚洲甚至非洲闯出一条大发横财的生路,梦想着有朝一日腰缠万贯荣归故里。本篇小说就是以这样的社会背景写出来的。 三、写作背景:高效课堂1、理清课文人物间的关系叔
侄叔 嫂高效课堂四、预习检查①②③④⑤③ ④ ① ⑤ ②2、请根据课文情节的大体 发展将五张插图重新排序:喜读来信热


望同


叔学做贵族惊


措高效课堂五、跳读课文 摄取信息1、于勒的经济状况发生了哪几次变化?
2、随着这样的变化,画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不同的称呼词语。称呼不同的原因对于勒的称呼贫坏蛋,流氓,无赖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好心,有办法的人小子,家伙,老流氓,
贼,讨饭的变 ----地位变,称呼变,态度变,亲情变,
一切因金钱而变。师生对话富贫3、小试身手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赞见躲 随着于勒命运的变化,菲利普夫妇的态度也一再变化。作者按情节发展的先后顺序,理清思路,思考填空: 于勒 于勒于勒于勒盼人物形象分析(小组合作)1、划出关于菲利普夫妇两个人物的精彩描写。
2、探讨描写方法,分析人物性格。六、精读课文 赏析内容高效课堂菲利普的描写向旁边走了几步,低声说“真奇怪······像于勒!”
“就······就是我的弟弟呀······”
“克拉丽丝······你亲眼去看看”不安、脸色苍白、两只眼也跟平常不一样怀疑是于勒确定是于勒“啊!啊!原来如此······如此······
“是他,真是他!”
“出大乱子了”脸色煞白、眼神呆直、神色张皇、狼狈哑着嗓子克拉丽丝的描写吞吞吐吐
哆嗦暴怒“你疯了······为什么胡说八道?”
“我想就是他······别叫这小子又回来吃咱们!”孩子领回来,别叫女婿起疑心
贼是不会有出息的,回来拖累把我们,够倒楣了别叫那人挨近我们莫名其妙
怕起来了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怀疑是于勒确定是于勒菲利普夫妇:自私虚荣唯利是图冷酷无情1、作者塑造人物用到了哪些描写方法?语言、神态、动作描写嫌贫爱富金钱至上2、概括菲利普夫妇人物形象。 在小说中,研究人的语言、神情、动作等往往能透视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能正确把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小结: 语言、神情、动作等是人心灵的外在表现。1、把人物置于情节对比之中塑造。七、总结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2、塑造人物形象是生动、具体、典型的。

(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等人物描写方法)高效课堂八、理解主题 小说以菲利普夫妇对亲兄弟于勒贫富前后变化的态度,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了他们嫌贫爱富、虚伪自私、唯利是图的灵魂,展现了金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体现了世态炎凉。高效课堂 世 态 炎 凉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 钱 重 于 情点拨:
1.不要把实现理想寄托在别人身上,应该通过自己去奋斗,去努力,去争取。
2.在亲情和金钱上,应珍惜亲情,淡泊名利。
3.对弱者应多付出爱心,同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九、拓展延伸 你看了这个“嫌贫爱富”的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或启发呢? 高效课堂十、作业:1、分析“我”的形象。2、讨论:小说中的“我”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讨论:学习本文后,谈谈文章暴露出怎样的社会问题?3.一些人金钱至上,失去人性。 表现资本主义社会中小人物生活的辛酸。1.行动: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2. “我”是叙事的线索,既对于勒叔叔抱有同情,又对父母的做法感到困惑、不满,也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和希望。语言:“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亲弟弟,我的亲叔叔。”单纯、幼稚,纯洁、善良,令人可爱的孩子。我的叔叔于勒 莫泊桑菲利普夫妇性格特点:穷-----富-----穷地位变化:态度变化: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描写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唯利是图冷酷无情嫌贫爱富自私虚荣金钱至上请你批评指导再 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