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武松打虎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武松打虎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09 21:38:57

文档简介

3.武松打虎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品读课文中武松打虎的经过,体会武松机智敏捷、勇猛过人的英雄性格。
(2)找出描写细致的地方,体会动作描写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中,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选择学习方法,从而继续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打虎英雄的崇敬之情。
2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故事性强,很容易吸引学生,但篇幅较长。其中的一些方言和古汉语不容易理解,学生读起来会有困难,在学生默读课文的过程中,要结合课后的注释来进行,老师要适当地讲解,这样才能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这位具有代表性的梁山好汉的英雄特点的教学要求。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老虎的凶猛和武松的英勇、机智。
2、感受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打虎英雄的崇敬之情。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
武松,大家熟知的水浒人物,张恨水先生曾对武松有这样的评价“有超人之志,无过人之才,有过人之才,无惊人之事,皆不足以有成。何以言之无其才而不足以展其志,无其事又不足以应其才之用也。若武松者,庶几乎无遗憾矣。”这个观点代表了绝大部分人对武松的看法。论志,论才,论事,武松都几近完美,故称之为英雄。那么就有这样一个问题,武松的英雄形象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武松打虎》,看看作者笔下的武松形象是如何塑造出来的。
活动2【活动】复习回顾
用自己的话说本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活动3【活动】细读课文,体会性格,感受写法 阅读人虎相搏的段落,划出描写双方动作的词句并把自己感受做简单批注。
学生交流,老师随机点拨。
师:你们知道吗?当清代大才子金圣叹读过武松打虎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连连称妙,提笔写来了“人是神人,虎是怒虎”点评之语。看来,经典的部分总能得到大家的共识,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施耐庵是用怎样的语言让三百多年前的古人有如此感受的,看我们能不能也有这样的感受。
1、在描写武松打虎的段落中,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后有什么感受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的四五自然段,做好批注,一会我们再来交流,好吗?
(学生自由阅读,可先理清打虎经过的三个层次:猛虎出现、猛虎进攻、打死猛虎)。
2、学生汇报交流,老师适时点拨引导。
(1)虎攻闪避
师:让我们先从老虎的出场开始,可以吗? 文中是怎样描写老虎出场的?
研读1: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
师简单介绍:未见虎出先闻风起,真是“风雨欲来风满楼”。据史料记载,这只吊睛白额大虫,白脑门,白眼圈,吊眼梢,眼赛金灯,嘴赛火盆,大牙好似尖刀,雪白瓦亮。指生读。
师:同学们,请你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上,从“怎么写”的角度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研读2: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往上一扑,从半空里蹿将下来。
师:我听出了“一扑”重读了,还有哪些词需要重读?要读好这句话,还要注意什么?
指生读,并让学生评价。
师:这只老虎少说也有七八百斤重,漫说它要抓你、挠你,就是砸,也得把你砸个半死不活呀。武松这时是怎么做的呢?
生答。
师:武松是人不是神呀,面对这凶猛的老虎,“酒都做冷汗出了”,此时,他虽然紧张,但头脑清楚,方寸未乱,他用哪个动作化解了这场危机?
研读3: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上,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
师:猛虎进攻的手段有变化,这次的招数是? “腰胯一掀”,力大无比呀。要是被它掀着了,那还不得骨断筋折呀?武松此时?
生答。
研读4: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
学生找到了但是没有体会到。
师:现实生活中,什么情况下山冈都会动呢?(地震)地震,那是大自然的力量啊,而老虎的叫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比喻夸张)
师:面对这只恼火的老虎,武松?
师:“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老虎如此凶猛,英雄怎能硬拼?一闪,一躲又一闪,其实正是武松的智谋所在。
师:老师有一个问题想和大家探讨一下。作者给我们讲的是武松的英雄故事,他为什么要这样千方百计的写老虎的凶猛呢?(反衬武松的英雄形象)
师:读到这里,我们应该体会到,正是这样细致的描写手法让我们读到了英勇无畏的武松。内容与语言高度的融合,这就叫经典。
(2)转守为攻
师:摸清了对方的底细,挫了老虎的锐气,武松便开始反守为攻了。
请大家继续汇报,看一看武松是怎样将老虎置之死地的。
研读1: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一扑,扑将来。
关于“咆哮” 刚才我们说老虎吼一声山冈也动,那么咆哮呢?
研读2: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肐瘩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
关于“就势” 就势,什么意思?顺着动作姿势上的便利。你看出了什么?
关于“揪” 为什么“抓”“拎”不用?怎样的“揪”?紧紧的用尽力气,甚至是连皮带肉的。揪的是什么?现在,从这个“揪”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齐读这句话。
研读3: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气力纳定,哪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
关于“只顾” 这里还有一个“只顾” 什么是“只顾”?顾不上别的,只能顾得上这点。从这“只顾踢”看到了什么?
研读4: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又是一个“揪”,又有一个“只顾”当时的武松是一个什么状态呢?谁能读一下,你觉得怎么像武松就怎样读。
一同学起来读,找学生评价。
师:那么这样打下去的结果呢?
师:通过学习武松打虎的过程,你觉得武松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3.老师质疑,探究难点
在大家的交流中,我们都感受到了武松的神勇,可老师却有一个疑问——课文的最后是武松打虎后的心理活动描写,看得出当时武松内心的恐惧,你认为武松的英雄形象会不会因此而大打折扣呢?作者这么写好吗?
总结本文刻画人物方法。
活动4【练习】真情告白
感受了武松打虎过程之后,你想对武松说些什么呢?请以“武松,我想对你说……”为话题,说说你的心里话。
活动5【作业】阅读体验
读《水浒传》中有关武松的章节,以《我心目中的武松》为题写一篇文章。 
课件12张PPT。有超人之志,无过人之才,有过人之才,无惊人之事,皆不足以有成。何以言之无其才而不足以展其志,无其事又不足以应其才之用也。若武松者,庶几乎无遗憾矣。
-----张恨水武松打虎学习目标1.抓住关键词语及语段,分析人物形象;
2.品读课文精彩段落,学习作品刻画人物的方法。本文按什么顺序,依次写了哪些情节?我合作 我快乐(一)阅读人虎相搏的段落,划出描写双方动作的词句并把自己感受做简单批注。我合作 我快乐(二)假如我当导演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所说:“皆是写极骇人之事,却尽用极近人之笔。” 课文的最后是武松打虎后的心理活动描写,看得出当时武松内心的恐惧,你认为武松的英雄形象会不会因此而大打折扣呢?作者这么写好吗?我合作 我快乐(三) 感受了武松打虎过程之后,你想对武松说些什么呢?请以“武松,我想对你说……”为话题,说说你的心里话。
我体验 我告白我相信 我能行阅读以下新闻,回答问题。 一只饿熊闯进一家农户对其农人进行嘶咬,可是村民却束手无策,原因是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熊是属于国家保护动物,没有上级命令不能擅自伤害。待村长打电话请示上级后再去营救那村民,那村民已被熊咬死。? ?看了这则新闻,你有什么想法?
2. 现在人们提倡保护野生动物,武松打虎这类文章该不该看了?课后作业
读《水浒传》中有关武松的章节,以《我心目中的武松》为题写一篇作文。 
我阅读 我收获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