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武松打虎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复习文学常识,事迹重点字词。
2.理出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点。
3.学习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
2学情分析
本班有学生60人,其中男生39人,女生21人,男女比例失调。 根据观察,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积极性较高,但学习习惯不是很好。有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有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写作能力也比较差。大部分学生还存在着依赖性,不愿意自己探究知识,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还要教师在今后的学习中进行渗透。
3重点难点
通过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了解武松沉着、机智、勇敢的性格。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欣赏歌曲,激趣导入
1.播放《好汉歌》,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 ?你们看过《水浒传》吗?
2.出示媒体,简单介绍:
《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由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描写的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个农民起义将领的故事。
3.师:在《水浒传》第22回中,详尽地描述了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这位打虎英雄的风采。
活动2【讲授】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出示自学要求
任务一 识记重点字词。
任务二 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理出小说情节。
任务三 抓住对武松的各种描写,分析武松的性格特点。
2 .检查自学情况
读准字音:
厮(sī) 穹(qióng)苍 绾(wǎn) 毡(zhān)笠(lì) 撮(cuō) 霾(mái) 簌簌(sù) 棒橛(jué)光挞(tà)挞(tà) 腰胯(kuà)毡笠儿(zhān lì er)
(2)理解词语 :
晌(shǎng)午:中午。 筛(shāi):斟(酒)。
恁(nèn):那。 寅(yín):地支的第三位。
卯(mǎo):地支的第四位。 酉(yǒu):地支的第十位。
狰(zhēng)狞(níng):面目凶恶。 戌(xū):地支的第十一位。
踉(liáng)跄(qiàng):走路不稳。
(2)理清情节:饮酒-上冈-打虎-下冈
(3)武松:
活动3【活动】学习重点部分:武松打虎
分小组讨论《武松打虎》一文中,作者主要通过什么描写塑造武松形象的?你从中体会到武松是个怎样的人?
活动4【练习】
1.下面各组加点字的注音都有一处错误,请将错的注音改正在后面的括号内。⑴脊梁(jǐ) 血泊(xuě) 景阳冈(ɡānɡ) 踉踉跄跄(qiànɡ)( )⑵寻思(xún) 挣扎(zhá) 光挞挞(tà) 乘着酒性(chènɡ)( )⑶兀自(wù) 草厅(tínɡ) 毡笠儿(zhān) 捱下冈子(ái)( )⑷着落(zháo) 簌簌(sù) 大剌剌(là) 撺将下来(cuān)( )2.改正下边各句中的错别字,把正确的写在后边括号中。⑴把那打虎的身份拳脚,细说了一遍。众上户道:“真乃英雄好汉!”( )⑵那大虫咆啸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 )⑶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得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棰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⑷天色看看黑了,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且挣扎下岗子去,明早却来理会。( )3.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⑴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将来:⑵武松把那打大虫的本事,再说了一遍。本事:⑶众人见了大喜,先叫一个去报知本县里正,并该管上户。里正:⑷武松因打大虫困乏了,要睡。大户便叫庄客打并客房,且教武松歇息。打并:4.下列各句所采用的描写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武松寻思道:“我就地拖得这死大虫下冈子去。”B.武松道:“呵呀!我今番死也!性命罢了!”C.武松道:“我是清河县人氏,姓武,排行第二。却才冈子上乱树林边,正撞着那大虫,被我一顿拳脚打死了。”D.两个猎户失惊道:“你兀自不知哩!如今景阳冈上有一只极大的大虫,夜夜出来伤人……”
活动5【测试】课堂检测
1.请将下面《水浒传》中与武松有关的几个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只写序号)。①打虎景阳冈 ②大闹飞云浦 ③血溅鸳鸯楼 ④醉打蒋门神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水浒传》是施耐庵根据民间传说编辑而成,历史上本无宋江起义之事。B.《水浒传》中起义军首领,如宋江、卢俊义、林冲、武松、李逵都是社会下层人士,都是自觉走上反抗道路的。C.《水浒传》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的全过程,虽然义军以招安为结局而失败,但仍不失为一部反映封建社会阶级矛盾、歌颂农民起义斗争的杰出作品。D.《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长篇巨著,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实际感受进行艺术加工而写成的。
活动6【作业】作业设计
武松确实是梁山泊上的一位好汉,而武松打虎的故事也成为千古的美谈,在《水浒传》中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像真假李逵、鲁智深倒拔垂杨柳……那荡气回肠的文字、栩栩如生的人物、波澜壮阔的场景,一定会让你心驰神往,回味无穷。感兴趣的同学赶紧找来读读吧。
课件16张PPT。武松打虎教学目标:? 1.复习文学常识,事迹重点字词。
2.理出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点。
3.学习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 本文节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三回,回目是“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
武松在清河县因酒后醉了与人争执,把人打昏,以为打死了人,于是逃到柴进柴大官人家避难,不想染上疟疾,在柴进家住了一年有余。宋江因与梁山有关系被阎婆惜抓住把柄而怒杀阎婆惜,也投奔柴进而来,在柴进家里武松拜宋江为义兄,武松要回清河县看望哥哥,
两人依依惜别。
文章节选的就是武松回家的路上经过景阳冈只身打死猛虎的故事。《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古典长篇白话小说,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中国封建社会中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过程。《水浒传》的社会意义首先在于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统治阶级的罪恶,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作者简介施耐庵(1296年~1371年),江苏兴化人,原名施彦端,字肇端,号子安,别号耐庵。施耐庵祖籍江苏泰州海陵县,出生于江苏兴化。他是著名的元末明初作家。是罗贯中的老师。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罗贯中的一生著作颇丰,代表作《三国演义》等。其故里有多种说法,山东东平罗庄、山西太原、清徐、祁县、福建建阳。
自主学习任务一 识记重点字词。
任务二 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理出小说情节。
任务三 抓住对武松的各种描写,分析武松的性格特点。
识记字词晌(shǎng)午:中午。
筛(shāi):斟(酒)。
恁(nèn):那。
寅(yín):地支的第三位。
卯(mǎo):地支的第四位。
酉(yǒu):地支的第十位。
狰(zhēng)狞(níng):面目凶恶。
戌(xū):地支的第十一位。
踉(liáng)跄(qiàng):走路不稳。
读准字音 厮(sī) 穹(qióng)苍
绾(wǎn) 毡(zhān)笠(lì)
撮(cuō) 霾(mái)
簌(sù)簌(sù) 棒橛(jué)
光挞(tà)挞(tà) 腰胯(kuà)
毡笠儿(zhān lì er)
2018/10/30滕州市滕东中学语文教研组9饮十八碗酒上景阳冈打死老虎下景阳冈故事发展顺序 《武松打虎》一文中,作者主要通过什么描写塑造武松形象的?你从中体会到武松是个怎样的人?武松来到景阳冈下一酒馆喝酒。他一连喝了18碗酒。畅饮三碗不过冈店小二劝他明天再走,他坚持要晚上过冈。上冈武松打虎下冈武
松
打
虎畅饮上冈打虎下冈酒量大,饭量大,豪爽争强好胜,性格倔强机智勇敢,武艺高超倍受欢迎,英雄好汉 赏析精彩描写,品味人物性格,请看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