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随堂测试(一)2016
10
姓
名:
一、积累与应用(25分)
1、名著阅读(1)写出下面两个故事的主人公及出处
5分
解救金氏父女
野猪林救豹子头
作品:《
》
人物:
(2)他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
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
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他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他面前。他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胳嗒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他尽力气捺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
请写出这个故事的名称。
2、默写(20分)
⑴持节云中,
?
,
,
。
⑵
,衡阳雁去无留意。
⑶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⑷人们常把愁怨比作连绵不断的江水,比作斩尽还生的野草,而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创意出奇,以
,
的词句,物化了自己内心的哀愁。
⑸
,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二、文言文阅读(75分)
3、下面各句中语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尝/与人/佣耕
B、佣者/笑而应曰
C、辍耕/之垄上
D、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4、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5、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2分)
⑴发闾左適戍渔阳
通
,
⑵为天下唱
通
,
⑶将军身被坚执锐
通
,
⑷故不错意也
通
,
⑸欲信大义于天下
通
,
⑹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通
,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6~24题。
㈠《出师表》(节选)(24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准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袆、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缺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7、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的意思。(6分)
⑴以光先帝遗德
光:
⑵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
⑶亲贤臣,远小人
远:
⑷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昭:
8、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悉以咨之
辍耕之陇上
B.
试用于昔日
叹息痛恨于桓、灵
C
.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以塞忠谏之路也
D.
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人不知而不愠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
)(3分)
A.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B.
诚宜开张圣听
C.
不宜妄自菲薄
D.
叹息痛恨于桓、灵
10、请将“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11.诸葛亮在安排内政时推荐郭攸之等人的理由是什么 (3分)
12、作者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请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并就其中一条建议谈谈今天对我们有何借鉴意义?(6分)
㈡(16分)
甲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乙
班超字仲升,扶风①平陵②人,徐③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④五年,兄固⑤被召诣校书郎⑥,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⑦、张謇立功西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注释:①扶风,汉朝郡名。②平陵:汉朝县名。③徐:徐县,汉朝县名。④永平:汉明帝年号。⑤固:班超的哥哥班固,《汉书》的作者。⑥校书郎:官名。⑦傅介子:西汉冒险家,以计斩楼兰王闻名于世。
1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具体含义。(6分)
①由是先主遂诣亮(
)②不耻劳辱(
)
③亮躬耕陇亩
(
)④犹当效傅介子⑦、张謇立功西域(
)
14、乙文中有一个句子与甲文中的“时人莫之许也”有同样的表达效果,找出这个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15、将乙文中画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2分)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译文:
16、下面的句子有一个通假字,试推测是哪一个字并写出本字。(2分)
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謇立功西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
通假字是
本字是
17、刻画人物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比较两文在这方面的异同,试结合原文加以分析。(4分)
答:
(三)唐雎不辱使命(节选)(17分)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离天子之怒乎?”唐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8、解释下列加点词。(6分)
(1)仓鹰击于殿上(
)
(2)长跪而谢之
(
)
(3)天下缟素
(
)
(4)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
19、翻译下面文言语句。(3分)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
20、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4分)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与臣而将四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事迹。(4分)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