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衍的魅力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夏衍的魅力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08 21:21: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夏衍的魅力
教案
【学习目标】
  1.
通过阅读,理清文章的思路。
  2.
学习本文叙述和议论结合描写人物的方法。
  3.
体会夏衍的人格魅力,学习他一辈子清清白白。
【重点难点】
  1.
重点:学习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在分析的基础上积累写作经验。
  2.
难点:理解“夏衍的魅力”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难能和可贵。
【相关提示】
  1.
夏衍,现代剧作家、电影艺术家、社会活动家。文学作品有:话剧剧本《上海屋檐下》、报告文学《包身工》,电影剧本《狂流》《祝福》。21教育网
  2.
王蒙:当代作家。著名作品: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等。
  3.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文体。阅读记叙文要把握:
  ①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②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③记叙的中心和材料;
  ④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⑤语言的表现力(具体、生动、形象)。
【正音正字】
  言简意赅gāi  心有余悸jì  骇人听闻hài  溘然长逝kè 
【词语积累】
  言简意赅 一针见血 心有余悸 语重心长 独具慧眼 骇人听闻 后患无穷 了如指掌
  无欲则刚 超脱俗凡 花拳绣腿 一语中的 入木三分 适可而止 谈笑风生 溘然长逝
【朗读课文】
【课文分析】
  本文人物描写,做到叙议结合,更注意补充相关资料,把夏衍这个人物放到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中,从而深刻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21·cn·jy·com
  本文或先叙后议,或先议后叙,叙述简明凝练,议论精辟深刻。虽说课文“无非只是个例子”,但这是“范例”。www.21-cn-jy.com
  本文行文思路非常明确,就是在夹叙夹议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展示夏衍的人格魅力。由此可知,人物的思想一定要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放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才真实、可爱。
【理解课文】
1.
划出议论“夏衍的魅力”的语句。
①他永远是那么敏捷,条理,言简意赅,不打磕巴儿,不模糊吞吐,不哼哼哈哈,节奏分明而又迅疾,应对及时而又一针见血。21cnjy.com
  ②他总是明白透彻,一清见底。
  ③他真诚待人,渴望吸收新的信息,对一切新的知识新的动向感兴趣,而且像青年人一样的幽默。
  ④对各种问题他常有独具慧眼的卓识。
  ⑤是非了如指掌,经验与学识博大精深,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止有定,历尽沧桑,个人再无所求。他无欲则刚,刀枪不入,超脱俗凡,关注人生,原谅一切可以原谅的人和事,洞悉一切花拳绣腿,既带棱带角,又含蓄和解,一语中的,入木三分,一言一笑都那么有锋芒,有智慧,有分量有原则有趣味而又适可而止。2·1·c·n·j·y
  ⑥在卧床不起的情况下,夏公关心的仍然是中国的文学事业。
  ⑦他一辈子清清白白,走也是清清白白地走的。 )
2.
运用跳读的方式,简单概括本文用哪几件事叙述“夏衍的魅力”?
①他清晰记得一篇重要报道的时间。——清晰
  ②他很瘦削。——精粹
  ③他拒绝享受“首长”待遇和称呼。——不摆前辈的谱、不拿官架子
  ④他在一次文代会上令人感奋的讲话。——不做官样文章
  ⑤他说建国后三十年最大失误是没有搞计划生育。——常有独具慧眼的卓识
  ⑥他坚持自己写《当代名家新作大系》的序言。——既带棱带角,又含蓄和解
  ⑦他扶着拐杖赏花。——知止有定,再无所求,刀枪不入
  ⑧他住院以来情况最好的一天是谈论国家大事。——谈笑风生,关注人生
  ⑨他卧床不起仍然关心中国文化事业。——关心中国的文学事业
  ⑩他从容周到地安排后事。——超脱俗凡,一清见底,颇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总之,这些事表现了夏衍敏捷透彻的作风,平易近人的人格,清清白白的品质等。 )
3.
在介绍具体事例的时候为什么要写到“赏花”和“安排后事”?
写“赏花”是为了更全面地反映一个人,使之可亲。
  写“安排后事”是为了更完整地反映一个人,使之善终。 )
4.
夹叙夹议的叙述方式可以达到怎样的效果?
叙述能使“夏衍的魅力”具体可信;而议论则使“夏衍的魅力”深刻精辟。 )
5.
这篇课文中既有“言简意赅、独具慧眼”这样含义深刻的词语,也有“不打磕巴儿、刀枪不入”这样的俚俗口语。它们在本文有什么含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6.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谈谈对人格美的理解。
【课外作业】
  1.
整理课堂笔记,完成“学习建议”。
  2.
自学《钱钟书先生》《忆冼星海》,预习《木兰诗》,完成“学习建议”。
【教学后记】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