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一、“光武中兴”
2.东汉的建立3.“光武中兴”王莽时期的银质官印“五威司命领军” 王莽食古不化,以恢复周礼制度为执政改革的目标。他除了按周礼频繁改动官职、地名等之外,还将奴婢改称“私属”,以“王田”之名将土地国有化,盐、铁、酒、铸钱及山林川泽也收归国有,上述事物私人不得买卖,并计划由国家主导分配人均占有100亩田地。这些政策脱离实际,而且在推行时手段和方法不正确,遭到了上下一致的抵触。 王莽废除流通已达120余年的五铢钱,盲目推行币制改革,“八年四变”,币种除金、银、龟贝外,还有铜铸的“六泉十布”共16种,换算复杂且变更频繁,严重阻碍货币流通和削弱货币信用,不但造成物价不稳定,还在实际上剥夺了人民的财富。王莽推出的
部分币种:
一刀币、幺
布币、幼布
币、小泉币、
中泉币(自
左至右) 王莽时期的
佩剑吏画像 王莽时期的
执矛吏画像 在民族关系和边疆政策上,王莽好大喜功。为了与国内已有的北海郡(国)、南海郡、东海郡合起来凑全“四海”,他胁迫羌人“献”出青海湖一带的土地以设立西海郡,甚至将匈奴单于改为“降奴服于”,高句丽改名“下句丽”。各族因此拒绝臣服新朝。面对边患,他轻率地决定动用武力,数十万军队长期陷于边疆,无法脱身。
公元23年,号称42万的王莽军队主力,在昆阳一战中被刘秀等人率领的1万余人的农民起义军打败。
昆阳之战示意图 刘秀是汉景帝第六子长沙王刘发的五世孙,父亲早亡,被迫寄居叔叔刘良家中。刘良是南阳郡的大地主,刘秀求学之余勤于农事,深知农民疾苦。 新莽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他和大哥刘縯打着“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的旗号起兵。刘秀豁达大度,向地方豪强承诺恢复汉制、保护其利益,还与士卒同甘共苦,部队装备差的时候不惜骑牛上阵、英勇作战。 建立东汉后,刘秀在治理国家、巩固统治方面会遇到哪些现实问题?他会吸取哪些经验教训,采用哪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呢?效果如何?东汉画像砖上的井盐图东汉画像砖上的渔猎耕稼图 光武帝多次下诏释放奴婢、刑徒,对未被释放的奴婢的地位亦予以提高,指出“天地之性人为贵”,杀奴婢者不得减罪,炙灼虐待奴婢的也要依法惩办,并废除了奴婢射伤人将被处以死刑的规定。大量奴婢被免为庶人(平民)。流民纷纷返回乡里,推动了经济发展。执帚奴婢(东汉画像砖)东汉画像砖
上的牛耕图 光武帝废除王莽时期的苛捐杂税,把田租恢复到西汉景帝时的三十税一,还实行士兵屯田制度,大力促进农业生产。 刘秀建立东汉,宣称是延续西汉以来刘氏对天下的统治,他统治期间再现了西汉前期国强民富、文化昌盛的景象,史称“光武中兴”。东汉“中国
大宁”铜镜 在某一王朝走向乱世或经历衰落后,王朝统治在一段时期内免于灭亡,并重新出现繁荣兴盛的景象,这种局面被称为“中兴”。二、东汉后期政局的混乱东汉帝陵的石辟邪东汉中后期皇帝即位年龄和在位时间表东汉中后期宦官外戚争权简表争权夺利 汉灵帝时,外戚窦武联合大臣陈蕃等人,准备清除宦官势力。但宦官抓住灵帝的猜忌心理,诬陷窦氏与朝臣联合地方官吏、知识分子结党乱政,制造了长达22年、诛连数十万人的“党锢之祸”。从此,宦官更加胡作非为,灵帝也一味聚敛享乐,东汉衰亡之势无可挽回。反映东汉官员宴饮的壁画(左)和观戏画像砖东汉官员
出行壁画 东汉建立后,刘秀分全国为12个州和一个司隶(中央直辖区),依照汉武帝的办法,派遣刺史督察各州。但刺史的权力比西汉时大得多,除了原来的监察职能外,还拥有一定的政治、军事权力,开始成为地方常驻官。到东汉后期,农民起义不断,刺史辖地境跨数郡,领兵治民,逐渐坐大,拥有了抗衡中央、割据一方的实力。东汉灵帝时期的
兖州刺史杨叔恭
德政碑拓文(局部)东汉外戚、宦官能够专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这与东汉的衰败有什么关系?三、黄巾起义
1.社会矛盾的激化2.黄巾起义 早在东汉建立之初,贵族、官员、地主为代表的豪强大族就占有大量土地和人口,连光武帝也无法撼动。东汉中期以后,豪强地主势力迅速膨胀。他们大量兼并土地,役使依附农民和家内奴婢,拥有家兵,形成自成一体的地主庄园。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农民流离失所。东汉墓葬壁画中的豪强庄园图,其中还有驻守家兵的高大望楼 东汉绿釉陶水亭位于圆形水地之中,水岸周边环绕人物、家禽等。亭高两层,上层栏杆四个方向分布有持弓武士,亭子中间有男子起舞,另有一人抚琴、三人拍歌,反映了豪强地主蓄养家兵、歌舞娱乐的生活。东汉收租图(画像砖)和执锸农夫陶俑(右) 东汉后期,出现土地尽归贵族豪强的情况,农民丧失土地后,大量流亡。当时的政论家仲长统这样描绘当时的情况:“今田无常主,民无常居。” 张角所以能兴兵作乱,万人所以乐附之者,其源皆由十常侍(灵帝时擅乱朝政的十个大宦官)多放父兄、子弟、婚亲、宾客典据州郡,辜榷财利,侵掠百姓,百姓之怨无所告诉,故谋议不轨,聚为盗贼。
——《后汉书·张让传》 东汉末年墓葬壁砖上留有工匠随手书写的“仓天乃死”字迹,现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依托道教教义创立了太平道。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即大众的先觉者,通过符水治病来扩大影响。太平道宣称天地之间有鬼神监察人们的言行,并根据言行善恶来增减人们的寿命和福报,号召信徒遵守教义、共建太平新世界。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太平道发展到全国各州,信徒人数达到了几十万,并按照地区组建成军政合一的组织“方”,全国共设三十六方,各方首领称“渠帅”。四川南充“三国主题雕塑长廊”中的张角起义群像起义军头裹黄色发巾,因而号称“黄巾军” 黄巾军以巨鹿、颍川、南阳等州郡为根据地,攻城夺邑,焚烧官府,声势浩大。与此同时,各地还出现了许多独立的农民武装,如益州汉中的五斗米道起义。但黄巾军缺乏战斗经验,各自分散作战,最后被东汉王朝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四川南充“三国主题雕塑长廊”中的曹操入兖州塑像 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年),东郡太守的曹操在寿张(今山东东平西南)地区以少胜多,击败黄巾军主力。通过此战,曹操不但收编黄巾军降兵精锐数十万,号称“青州兵”,而且控制兖州等地,为此后的势力膨胀奠定基础。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豪强和地方官员拥兵自重,纷纷割据自立,东汉统治名存实亡。1.请把下列人物与相关史实用线条连接起来。 东汉中后期皇帝即位情况表2.上表反映了东汉皇帝即位的什么特点?对当时的朝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同学们对此有何感想?
答案:(1)特点:皇帝都是幼年即位。(2)影响:小皇帝执政能力不足,容易导致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从而加剧朝政黑暗、民不聊生。(3)感想(略)。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