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节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0-09 07:12:04

文档简介

内容:《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师: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生: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②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运动方向的改变和运动快慢的改变)
(学生早有准备,齐声回答)
(二)新课教学
师: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
生:受到阻力
师: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又将会怎样?
生甲:不受力,物体应该可以继续运动下去。
生乙:不受力,物体就不会动或停止运动;必须有力,物体才能动。
生丙:不受力,物体可能会永远运动下去。
师:让我们来看看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观点。(多媒体演示)
亚里士多德:要维持物体物体作匀速运动,就必须给物体施加一恒定的力。
(与学生乙的看法一致)
伽利略: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其他物体的作用,其运动会是匀速的,而且将永远运动下去。(与学生甲和丙的看法一致)
师: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到底谁的观点正确呢?让我们先用实验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造成悬念,学生开始急切想知道答案)
?1、实验探究
师:既然实验研究的是“阻力对物体小车运动的影响”,那在开始时小车的运动状态就要保持相同,然后改变阻力的大小,观察小车运动的远近。我们采取的这种方法是哪一种物理研究方法?
生:控制变量法
师:怎样才能控制小车开始时的运动状态相同?然后又怎样改变小车受到的阻力?
共同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让一辆小车分别几次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后,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比较它在几种不同平面上的运动距离。
学生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接触面
阻力
小车运动距离
棉布


丝绸
较大
较大
木板



? 师:观察收集到的证据,你能发现三次实验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生甲:相同的是:①用的都是同一小车
②小车都是从同一高度滑下
师:为什么要这样做?
生甲:保证小车在不同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速度相同。
师:不同的是?
生乙:水平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和小车通过的距离不同
师:为什么小车最后都会停下来?
生乙:因为受到阻力
师:阻力的大小跟小车运动的距离有何关系?
引导学生回答后,总结: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就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远。
2、设想和推理
师:若平面足够光滑(完全没有阻力),它又将怎样?
生:会永远运动下去
师:会不会运动得越来越快?会不会越来越慢?会不会自动拐弯?
生:都不会
师:这种既不加速又不减速,也不拐弯得运动称作什么运动?
生:匀速直线运动
师:如果对于一个原来静止的小车,水平方向不受推力和拉力,它将会怎样?
生:永远保持静止
师:也就是说,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原来运动的物体会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原来静止的物体
会依然保持静止。
?3、牛顿第一定律
师:实验探究前所提到的两个科学家的观点,你现在认为谁的正确?
生:伽利略(终于释疑)
师:300多年前,伽利略就是这样通过实验推理得出他的观点。后来,牛顿经过研究和整理,总结出更加全面和完整的牛顿第一定律:(板书)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说明:牛顿第一定律不是从实验直接得出的,而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归纳得出。这恰是科学家丰富的想象力与科学分析相结合的伟大之处。(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4、理解牛一定律
?师:通过实验和推理,我们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这条定律对于一切物体都适用,但定律成立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是什么条件呢?
生:物体不受外力作用
师:在什么条件下,物体一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生:物体不受外力作用和物体原来是运动的。
师:在什么条件下,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生:①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和物体原来是静止的。
引导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后,进一步小结: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时候,只有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两种可能,要改变这两种状态,就必须受到力的作用。所以,力只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板书)
(三)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和实验,我想大家和老师一样有很多感想吧?下面就请大家互相交流一下,说说自己的收获或者还存在着哪些疑问吧!
生甲:我觉得我这节课最大的收获就是纠正了我以往的错误看法。以前总以为没有力物体就不能运动,要维持物体运动必须有力,今天才理解力不是维持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生乙:我的收获和甲的一样外,还有一点就是学会了如何应用控制变量法。
生丙:我也和甲一样。打破了自己的定性思维和习惯认识,进一步加深了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生丁:我学会了如何进行合理的设想和推理。
……
师:很好,大家都从不同的角度谈了自己的感想和收获,接下来看看大家有没有学以致用。
(四)课堂练习
?一个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它所受的外力全部撤去,此物体将:
A、立即停下来 B、做匀速直线运动
C、速度越来越慢 D、速度越来越快
……
(五)作业

课件20张PPT。牛顿第一定律3.4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知识回顾:
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或运动快慢)
问题思考
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将会怎样?两种观点 孰是孰非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不受力而一直运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不能运动)
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它物体的作用,其运动会是匀速的,而且将会永远运动下去。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1.提出问题 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它物体的作 用,会一直运动下去吗?实验探究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逐渐减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比较小车在水平面上的运动距离.并推论当平面没有阻力时滑块的运动状态.
实验器材:斜面、棉布、丝绸、小车、木板实验探究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分别滑到铺有棉布、丝绸、木板的平面上,观察小车前进的距离。实验探究棉布
丝绸木板 大 较大小小较大大4.分析与论证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滑块受到的阻力越小,滑块前进的距离就越长。实验探究假如平面绝对光滑,物体不受任何阻力,滑块将一直运动下去.笛卡尔进一步研究得到结论:物体不受任何外力作用,将保持原来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永远运动下去.牛顿分析:物体除了运动的以外,还有静止的,那么,静止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1)一切物体都遵守牛顿第一定律。2)牛顿第一定律描述一种理想状态:物体不受力的作用3)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一直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一直保持原来的速度和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4)牛顿第一定律不可能用实验直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定律成立条件:不受外力作用什么时候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什么时候保持静止?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1、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的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 而概括出来的,是不能用 来直接证明的,这是因为我们周围事实上没有 的物体。2、牛顿第一定律适用于 物体,原来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 状态,而原来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 状态。推测实验不受外力一切静止匀速直线运动练习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静止。
B. 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 物体受力才能运动。
D. 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D4、乒乓球在上抛过程中,假如它受到的所有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它将( )
A、先上升,后下落 B、匀速上升
C、保持静止 D、可以向各个方向运动B5、 原来作曲线运动的物体,突然去掉所有外力,物体作________运动。匀速直线7、 用绳子栓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圆周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小球将 ( )
A. 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状态
B. 保持绳断时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
C. 小球运动速度减小,但保持直线运动状态
D. 以上三种都有可能B6、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静止下来
B、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B8.做伽利略实验时,每次做实验都用同一小车,从同样高的斜面上运动下来,使它在三种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速度相同,则下列有关这个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在同样条件下,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前进得就越远
B、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的速度减小得就越慢
C、小车的速度减小是由于受到了阻力
D、这个实验直接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D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不受一切外力,一定保持静止
(B)物体处于运动状态,一定是受了外力作用
(C)物体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时,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也可能处于运动状态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c10.一个物体在10牛的拉力作用下,以1米/秒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物体所受外力全部消失时,这个物体将( )
(A)马上停下来
(B)以1米/秒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C)运动越来越慢
(D) 不能够确定B小结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牛顿第一定律的研究方法:实验+科学推理。先后经历了伽利略、笛卡尔、牛顿三位科学家的共同努力。4、伽利略首先提出理想实验模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