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杨镇一中2015年说课人教版必修二4.1《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说课课件 (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杨镇一中2015年说课人教版必修二4.1《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说课课件 (共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10-09 08:3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 《化学2》第四章第一节基于元素观建构的教学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第一课时)说课
内容教学背景分析教学背景分析教学背景分析必修2初中氧化还原反应、金属非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反应原理选修本 章必修1周期律和周期表本
章教学背景分析元素观基本内涵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有关元素的性质与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有密切关系教学背景分析学生情况分析
问题1:考查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理解及概念的应用(有40%学生能准确作答)
问题2:考查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灵活程度(有90%学生写对金属活动顺序表,50%不能准确解释)
问题4:考查常见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转化关系(有20%学生准确作答)
问题3:考查对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掌握程度(有50%学生能准确作答)学生情况分析观念性知识了解一些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知道铁、铜金属、卤族元素等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氧化还原反应、物质分类、金属活动性、原子结构、周期律、周期表等。
认识归纳与演绎、分类与比较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对分类观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对元素观等有表层的了解
孤立认识反应
片面认识元素
表层认识观念知 识

技 能情感态度

价值观教学目标知 识

技 能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目标1.以铁、铜、钠等金属冶炼为例,了解金属的冶炼
原理
2. 以碘、氟等非金属单质制备为例,了解非金属单
质的制备方法1.在研究铁、铜、钠冶炼方法的过程中,加深对氧
化还原在物质转化中作用的理解,归纳出单质制备
原理及方法
2.应用单质制备原理及方法解决碘、氟等非金属单
质制备问题1.通过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的制备过程感受化学
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价值
2.通过金属及非金属单质的重要用途的拉近化学与
学生间的距离过 程

方 法认识化学方法在金属及非金属单质制备中的重要作用元素观的建构及利用元素观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难点2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有关教学过程设计1.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情景引入 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聚焦到元素本身,
认识元素的存在状态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设计意图:聚焦到元素价态变化,
认识元素实现价态变化需通过氧化还原手段实现巡回指导
发现问题
规范要求
解答疑难获得金属单质化合物 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单质 依 据
氧化还原理论还原反应,加入还原剂关注元素存在
形式环节二利用氧还 实现转化 设计意图:聚焦到元素性质,
认识金属元素的性质与结构的关系依据1:金属活动性顺序2Al+Fe2O3===2Fe+Al2O3高温 设计意图:聚焦到金属性质,
认识活泼性不同金属采用的制备方法不同金属活动性顺序2NaCl(熔融) === 2Na+Cl2↑热分解法 设计意图:聚焦到陌生金属性质,
利用元素周期表预测金属性质及冶炼方法依据1:金属活动性顺序依据2:元素周期表 设计意图
从一般金属到活泼金属再到
陌生金属,形成冶炼的方法和
思路,逐步深化元素观 碘元素在自然界含量稀少,除在海水中含量较高海带、海鱼和贝类等动植物含碘较高(每升海水含50-60微克I-)以外,碘来源主要是以碘酸钠NaIO3的形式存在于智利硝石矿中。 设计意图
聚焦到非金属,利用单质制备的
法和思路,解决实际问题摘自中国科学院2013年最新《含氟功能材料》 设计意图
1.从金属到非金属再到陌生非金属,进一步
帮助学生巩固制备单质的一般方法。
2.应用元素观来解决实际问题化合态 游离态 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 依 据
氧化还原理论发生还原反应还原方法选择金属单质的
还原性强弱非金属单质
的氧化性还
原性强弱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氧化或还原方法的选择元



表工业制备单质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设计意图:
使学生形成对元素观的系统认识 课 后 反 思从课后检测反思 课 后 反 思从课后检测反思收获和体会 课 后 反 思 课 后 反 思什么样的知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最有意义?
中学化学教学能够使学生终身受益的,不是具体的化学专业知识,而是影响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化学思想观念,不是诸如实验,计算,分类的特殊方法和技能,而是影响他们思维方法和问题解决能力具有化学特点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宋心琦教授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