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运河中学2015年公开课人教版选修五3.1《醇酚——苯酚》课件(17张ppt)+教案共2份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运河中学2015年公开课人教版选修五3.1《醇酚——苯酚》课件(17张ppt)+教案共2份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10-09 08:44:12

文档简介


课题名称:第一节《醇 酚》(第二课时) 模块: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教师姓名: 年级:高二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经历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要让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苯酚出自人教版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本章旨在结合烃的含氧衍生物的结构特点和性质,进一步加深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取代、氧化等反应。本节课充分体现了有机化学的学科思想: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具体体现在有机物的官能团决定性质,而且有机物分子中基团间是相互影响的。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苯酚是安排在醇后的又一种烃的含氧衍生物,让学生认识到官能团是有机物化学性质的决定因素;还要注意有机分子中基团间的相互影响,从而理解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辩证关系。在学生已经具备醇的知识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体验学习有机物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给予必要的信息和指导,让学生思维更顺畅的理解和掌握知识。整堂课体现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深化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观点,而且本节课在整个有机化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后边的有机化合物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情况: 学生刚刚学习了醇的结构与性质,了解了羟基的性质,能掌握常见的几种有机反应类型,具备了简单实验的设计能力,而且在前面苯和甲苯的学习中,也了解了甲基与苯环的相互影响使得甲苯的性质与苯、甲烷的性质有所不同。
教学方式:问题驱动式 实验探究式 主动体验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苯酚的结构和化学性质,了解苯酚物理性质和用途。
2.通过对苯酚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的学习,认识—OH官能团在不同结构中的性质,理解苯环和羟基的相互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苯酚性质的探究,体会研究有机物化学性质的一般方法。
2.通过分析羟基与苯环的相互影响,进一步提升对比分析和推理的思维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深化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有机物基团间相互影响的实验探究,使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并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与喜悦,进一步培养合作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通过生活中酚类物质介绍及苯酚的用途展示,感受化学知识的社会价值。
3.通过苯酚与浓溴水实验的改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环保观念。
【教学重点】苯酚的结构与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有机物分子中基团间的相互影响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本节课共分为三个环节,环节一从生活中的酚类物质引入,然后通过对比分析自然界的几种酚类物质认识苯酚的结构。环节二认识性质,通过实物观察了解苯酚的物理性质,然后分别从苯环和羟基预测苯酚的化学性质;接下来通过三组探究实验认识苯酚的化学性质,探究一: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性质,认识了苯酚与金属钠的反应,探究二:苯环对羟基的影响,知道了苯酚的弱酸性,探究三: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了解了苯酚的取代反应及检验方法。环节三性质应用,了解苯酚的用途。最后进行了总结提升,指出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性质,而且有机物分子中基团间是相互影响的。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环节一
感知生活中的酚类物质
【展示】图片:苹果变色
【展示】丁香酚、麝香草酚、芝麻酚的图片及结构简式
【展示】药品:苯酚
【展示】药品:氧化后的苯酚
【解释】苯酚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分析变色原因:
在空气中被氧化所致
认识自然界中其他含酚物质,分析结构,找出相同点,引出苯酚
观察:无色晶体
读书,归纳苯酚的物理性质
观察氧化后的苯酚:粉红色
从生活中来,引出新课——酚
从化学视角来认识酚
体会苯酚很容易被氧化,性质比醇活泼。
环节二
认识性质
【过渡】苯酚是结构最简单的酚,我们以苯酚为例研究酚类物质的性质。
【提问】请你依据苯酚的结构推测其可能的性质。
【探究一】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性质
【演示实验】苯酚的苯溶液与金属钠反应
【展示】资料卡片:
【思考】通过资料卡片,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思考】从结构上如何理解苯酚具有酸性?
【探究二】苯环对羟基的影响,验证苯酚的酸性
【设问】怎么证明苯酚具有酸性和酸性的强弱?
【药品】乙醇、苯酚浊液、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碳酸钠溶液
【设疑】 苯酚与常见弱酸相比,酸性如何?如何通过实验证明?
【演示实验】 向苯酚钠溶液中通人CO2
【追问】产物为什么不是碳酸钠呢?
【提问】苯酚和乙醇的酸性强弱呢?
【展示】苯酚和乙醇的结构简式。
【对比分析】苯酚和乙醇分别与金属钠及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追问】羟基对苯环有没有影响?
【探究三】羟基对苯环的影响
【讲解】浓溴水能否与苯酚发生反应?由于溴水有毒,我们将实验做了改进,尽可能在密封的环境中完成实验。
【提示】经测定白色沉淀的分子式为C6H3Br3O,
请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讲解】该反应非常灵敏,可做苯酚的定性定量检验。
【对比分析】苯与液溴、苯酚与浓溴水的取代反应
【归纳】苯酚的化学性质不是醇和苯的性质的简单加和,是基团之间相互影响而来的。
【思考】1.苯和甲苯的硝化反应产物对比
2.甲烷和甲苯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对比
依据羟基和苯环的结构预测:
羟基能和钠反应等
苯环上能发生取代反应等
观察现象,书写化学方程式
苯酚与钠反应
阅读资料卡片
得出结论:苯酚显酸性
苯环与羟基相连,是苯环影响了羟基,使羟基变活泼了,易电离,显酸性
设计实验:
1.苯酚晶体中加水得到苯酚浊液
2.苯酚浊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
3.向苯酚钠溶液中滴加盐酸
记录实验现象,书写化学方程式
得出结论:苯酚显酸性
酸性:苯酚﹤盐酸
提出与碳酸相比酸性如何?
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酸性:苯酚﹤碳酸
书写苯酚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向苯酚浑浊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酸性:乙醇﹤苯酚﹤碳酸
苯酚能和钠反应,说明苯酚和乙醇的相似性;苯酚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说明苯酚显酸性,原因是苯环对羟基有影响。
依据苯的性质预测苯酚能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
实验:苯酚与浓溴水的反应
先将注射器针头朝上,取下胶塞,然后将针头插入玻璃管中,然后倒过来,轻推注射器,逐滴加入溴水,观察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书写反应方程式
苯和苯酚都能发生溴代反应,但是条件和产物都不同,说明在羟基作用下,苯环上羟基邻对位的氢更活泼了
受甲基的影响,甲苯中甲基邻对位的氢更活泼,比苯更易发生取代反应,同时受苯环影响,甲基容易被氧化。说明基团间是相互影响的。
体会有机物性质的研究方法,分析结构,预测性质
实验验证苯酚的性质:从学生最容易接受的与钠反应入手分析
理解有机化学的学科思想:结构决定性质。体现出都含有羟基,苯酚与醇的相似性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落实苯酚的物理性质之一,溶解性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观察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实验探究方法来验证苯酚的弱酸性,初步建立有机物分子结构中“苯环对羟基的影响”。
体会研究有机物性质的方法:分析结构,预测性质
实验验证:苯酚能发生取代反应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环保观念
体会“羟基对苯环的影响”进而得出基团间的相互影响。
通过回忆甲苯性质
完整建构了“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的思想。
环节三
性质应用
【展示】
苯酚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观看图片
认识身边由苯酚制得的物质
到生活中去,体会苯酚的社会价值。
总结提升
【分享】说说你的收获
【总结】有机化学的重要思想及研究有机物性质的一般方法。
有机物官能团决定性质, 同时有机物分子中基团间也是相互影响的。
归纳概括本节课的核心思想。
作业
1.课后习题1、4
2.查阅资料,了解酚类废水的危害,利用今天所学知识如何处理含有酚类物质的废水。
观看、记录
体会所学知识的学科价值及社会价值
课件17张PPT。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 醇 酚 ——苯酚环节一:感知生活中的酚苯酚氧化后环节二: 认识性质根据结构,推测苯酚还可能有哪些化学性质?分析结构预测性质苯酚的
苯溶液钠苯酚的苯溶液与钠反应 探究一: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性质实验验证阅读资料卡片,分析苯酚可能具有的性质:思考:苯酚为什么显酸性?实验验证探究二:苯环对羟基的影响 结论:苯酚显酸性, 酸性:盐酸>苯酚 苯酚显酸性俗名:石炭酸 提示:苯酚有毒,对皮肤有腐蚀性,使用时请小心,如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乙醇清洗。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气体结论:苯酚显弱酸性酸性:碳酸>苯酚苯酚>乙醇实验验证苯酚乙醇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性质苯苯酚探究三:羟基对苯环的影响 ?液溴分析结构预测性质溴水 将注射器中的浓溴水逐滴加入到盛有少量苯酚稀溶液的玻璃管中。 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经测定白色沉淀的分子式为C6H3Br3O探究三:羟基对苯环的影响 实验验证苯酚的取代反应应用:对苯酚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苯苯酚体现性质的相似性 羟基影响苯环,使苯环上羟基邻、对位的氢更活泼结论:有机物分子中基团间是相互影响的。环节三: 性质应用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分享与交流:官能团决定有机物性质弱酸性取代反应基团相互影响小结:与Na反应学科思想化学性质分析结构预测性质实验验证研究有机物化学性质的一般方法苯环影响-OH-OH影响苯环作业:1.课后习题1、4
2.查阅资料,了解酚类废水的危害,利用今天所学知识如何处理含有酚类物质的废水。谢 谢!
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