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我国暂停从菲进口凤梨香蕉种苗
据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记者齐中熙)国家质检总局、农业部、国家林业局日前联合发布公告,宣布暂停从菲律宾进口凤梨、香蕉种苗等香蕉穿孔线虫寄生植物,一经发现,一律作退回或销毁处理。
据悉,今年1月,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在对菲律宾进口的凤梨种苗实施检疫时,截获一类危险性有害生物──香蕉穿孔线虫。为防止疫情传入,保护我国农林业生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决定对菲律宾凤梨、香蕉种苗等香蕉穿孔线虫寄生植物进口采取临时紧急检疫措施。
(摘自2002年2月21日《每日新报》)
你从这则新闻里明白了什么?生物入侵者1、本文除了告诉我们什么叫生物入侵者,它还讲了哪些内容?
2、你觉得学习本文应从哪些方面人手?试拟出本文的学习目标。自主阅读、整体感知本文还讲了生物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造成生物入侵增多的原因和途径、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以及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采取的相应措施。展示结构图示,在空缺处填上相关内容。
引出话题( )
摆出现象( ) 生物入侵者与非生物入侵者的介绍。
探究原因( )
揭示态度( ) 两种不同态度(截然相反)。
采取措施( )编写课文提纲12—456-78介绍什么是生物入侵者。通过议案、成立部门。新鲜水果、蔬菜贸易,跨国宠物贸易。1、探究学习本文所采用的说明顺序
a.常见的说明顺序有哪些?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b.探究本文这样安排说明顺序的好处。2、探究学习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找出相关语句说说它们的作用。(每位学生至少找三处加以分析)写法探究由以上分析看出,本文是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首先引出话题(议题),接着摆出现象,再探讨因果,最后讨论对策。基本上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展开的。课文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
说明方法,收到了不同的效果。列数字:
例如:“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这个数字的变化清楚地说明“生物入侵者”对自然生态的危害。
再如:“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这个数字表明“生物入侵者”对人类危害之大。举例子。举例子是为了支撑观点,使之更具有说服力。例如:举出蒲公英和山间溪水中的鱼虾的繁殖时间和空间跨度非常有限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陆路和航海技术尚不发达,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并没有受到太大破坏”这种说法;
举出欧洲斑贝、亚洲天牛和南美洲的红蚂蚁对北美洲的入侵。
举出棕树蛇几乎灭绝关岛鸟类的例子。
举出新鲜水果和蔬菜、跨国宠物的例子。
举美国众议院通过加强对可能夹带外来物种的交通工具的跨部门监控议案的例子。 “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本身就具有比喻意义,它告诉人们这一类“入侵者”的行为,会给人类与自然带来危害;北美的欧洲斑贝比成“偷渡者”,它们在不知不觉中登上北美大陆,并悄悄给人类造成危害;打比方使说明更形象、更生动、更能吸引读者。打比方1.为什么对发现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这种普通人不会感到惊讶的事情,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会认为这“不是件寻常小事”?
普通人发现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只会感到新奇,不会考虑更多的问题;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对此就会考虑许多问题:甲虫是从哪里来的?甲虫是如何到这里来的?甲虫的生态是怎样的?甲虫是否会对当地生态和人类生活带来影响?等等。他们是不会视而不见的。
2.如何理解在物种迁移过程中的“人为干预”?
文章第2段已经写到,生物种类的自然繁衍和迁移,由于进行缓慢,并受到时间和空间跨度的限制,不会造成生态环境的失衡。如果这种迁移是由于人类的跨地域活动造成的,那么它们的迁移速度就会极大地加快,也会很容易地突破时间和空间跨度的限制,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所以在防止“生物入侵者”时,应充分考虑“人为干预”。
3.为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过程中,强调“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和“不受天敌伤害”这两个条件? 生物的自然存在和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这种规律就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所总结的“物竞天择”和“适者生存”。某一地区的物种都是当地生物链的一环,经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形成一种平衡状态。如果由于人为的干预打破了这种平衡,等于破坏了生物链的平衡状态,就可能产生两种后果:一种是经过一个较长时期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另一种就是产生“生物入侵者”,给当地生态和人类生活带来危害。
1、“生物入侵”给受害国和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是相当惨重的。
2、“生物入侵”还对人类生命造成危害。
3、“生物入侵”也成为国家间关系恶化的诱因。
4、更令人担忧的是“生物入侵”有可能成为恐怖活动的手段。4、生物入侵将会带来什么样的灾难? 生物入侵攻略策略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请你想象一下:如果一种生物既能够在冰天雪地里生长,?又能在炎炎烈日下定居;无论是面对盐碱的土壤还是干燥的沙漠都毫不介意;对于食物更是从不挑肥拣瘦,又特别能挨饿……那么它在哪儿不能“出人头地”呢?空心莲子草正是凭借这一横练多年的“铁布衫”功夫,才能如此得意地作威作福:它抗逆性超强,不但不畏严寒酷暑,而且就算死亡了,只要植株没有完全腐烂,待到时机成熟,依然会复活为害;为了侵占尽可能大的地盘,它更是演化出水生、陆生两种生态型,入侵时可以由陆至水,顺水而下,再由水至陆,是地地道道的“水陆两栖江洋大盗”! 策略二:多子多福? 水葫芦采用的又是另外一种策略了。水葫芦拥有极其强大的繁殖能力,甚至能以有性和无性两种方式繁衍后代,而在入侵的早期,无性生殖更是主要的:每逢春夏之际,水葫芦依靠匍匐枝与母株分离的方式,每5天就能克隆出一个新植株,用不了多少时间它就能铺满整个水域,在江南水域为祸不小。有诗语:“接天莲叶无穷碧”,只可惜此“莲”非彼“莲”。水葫芦手拉手、根连根,喜欢“聚众滋事”,形成绵延数十公里长的“绿岛”,淤塞河道、影响通航,所以是当之无愧的“河道杀手”。同样外表文弱绚烂、楚楚可怜的加拿大一支黄花,也是依靠这种策略,见缝插针般地遍布城乡荒野——即使不用种子繁殖,一支黄花那像竹子一样的地下根茎也会四处蔓延,在找到合适的地方后就自动生出新株,因此除非一株不剩地彻底连根铲除,否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最后就只剩下它一支黄花唯我独尊了。? ??水葫芦 策略三:抓其薄弱之处? 选择单调薄弱的生态系统作为入侵的目标同样是入侵者惯用的策略。现在,给三北防护林造成毁灭性危害的天牛虫或许正为此自鸣得意呢——可恶的它们正是瞅准了三北地区大部分是树木品种单一的人工林、生态系统结构简单、很难抵抗疯狂虫害这个“命门”,才乘虚而入的。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在三北地区遭受天牛危害的面积达250万亩,造成的经济损失无法直接用数字衡量;甘肃的古浪县由于虫害而处于被沙漠吞噬的危险之中;天牛虫害也因此被形象地称作“不冒烟的森林火灾”。同样,在北美的被入侵地,凶狠的“无烟之火”也是首先燃向单一人工林的。相对而言,尽管在西南的混生林里我们同样能抓到张牙舞爪的天牛,但在那里它们就失去了传说中的毁灭性威力,原因就在于被入侵生态系统的抵抗力不同。 天牛虫害策略四:“联合国军”协同入侵?
在生物入侵中还有一些更为有趣的策略。两个入侵种从原产地结伴而来,相互配合共同入侵——这一招够狠吧?最典型的例子便是随一种入侵种而来的病原体。在新环境中,土著种对外来病原体缺乏有力的免疫防御,常常导致该病原体的爆发,导致土著种的大规模覆灭。如此一来,最得意的当然数携带病原体而来的入侵种啦,它们正在为减少竞争对手弹冠相庆呢。另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本文一开头提到过的松材线虫,光靠它自己是无法进行远征的,扩散速度会慢得多,所以它就选取了松墨天牛作为自己的运输机;而松墨天牛呢,它在松材线虫的帮助下,当然更容易在树林中泛滥成灾了。
策略五:化敌为“友” 但是在所有的入侵策略中,最让人拍案叫绝的,同时也是最让科学家担心的,是许多入侵种会采取与土著近缘种“联姻”的策略来实现入侵。这种联姻策略,使得入侵种不费吹灰之力,占据了原先土著种的领地,并且入侵种与土著种的杂交后代也具备了两个祖先的全部遗传信息,所以可以在日后不断的繁殖过程中,挑选自己合适的基因型,产生新的表型变异,将大大增强它的入侵性。说不定哪一天科幻电影中可怕的怪兽,就会因此而诞生哦!??生物入侵例子:
之一:紫茎兰草
一种美丽的植物,开白色的小花,一年四季常绿,繁殖能力极强……有它在的地方,任何植物都不能生长,它就像一个“绿色杀手”,将所有的植物“杀死”,所到之处成为一片“绿色沙漠”。目前由中美洲入侵的这种可怕植物已经将四川凉山州800万亩优良草场变成自己的王国,而且它们正以每年30公里的速度悄悄向成都逼近…… “植物杀手”薇甘菊? 薇甘菊又名小花假泽兰 。如果听任它生长,几年间就能让整座山的植被全部萎缩甚至死去,所以它有“植物杀手”的“美誉”。?20多年前,它作为护滩植物引入我国。近几年来,在珠三角一带大肆蔓延。目前,仅深圳市受薇甘菊危害的林地面积已达4万多亩,其中4000多亩受害森林已奄奄一息。?薇甘菊 水葫芦原产于南美,属雨久花科凤眼莲,现广泛分布于北美、亚洲、大洋洲和非洲的众多国家,是目前世界上危害最严重的水生杂草,被列为世界10大害草之一。
大约于1901年,水葫芦作为畜禽饲料引入中国,曾作为观赏和净化水质植物推广种植,后逸为野生,广泛分布于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的大部分省市。 据统计,水葫芦造成我国年直接经济损失近80-100亿元。 之三:水葫芦凶残的松树杀手 1982年,南京中山陵附近的松树林生了 一种“怪病”,生病的松树莫名其妙地一棵接着一棵倒下了。经彻查,发现这些松树是感染了一种名叫松材线虫的入侵生物。此后,警报一个接着一个,到2001年,江苏、安徽、广东等10个省市都发现了这种凶残的松树杀手。据统计,由于它的入侵,我国每年都有600多万株松树受害致死,南方的5亿亩松林受到了严重威胁。每年由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达到25亿元,间接损失则达到了250亿元。 传播松材线虫
的松墨天牛 食人鲳 在中国 2002年左右,食人鲳被带到了中国,而且有一个冠冕堂皇的身份:观赏鱼类。
食人鲳,又名食人鱼。原产南美,以凶猛闻名,不能与其他鱼共养。在亚马孙河流域,人们过河时,常常要先向河里投掷牛肉等把食人鲳诱开。在巴西的一个州里,每年约有1200头牛被它吃掉。一些在水中玩的孩子和洗衣服的妇女不时也会受到食人鲳的攻击。 怎能观赏?格杀勿论!外来入侵物种名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主要外来杂草107种,外来害虫32种,外来病原菌23种……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公布:
紫茎泽兰、薇甘菊、空心莲子草、
豚草、毒麦、互花米草、飞机草、凤眼
莲(水葫芦)、假高粱、蔗扁蛾、湿地
松粉蚧、强大小蠹、美国白蛾、非洲大
蜗牛、福寿螺、牛蛙……这么多呀!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联系课文,就生物物种迁移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1):一些专家主张人类不该干预生物物种的迁移过程,因为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竞天择的法则,“生物入侵者”能够生存下来的虽然是强者,但它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自然界的平衡终究会实现。
材料(2):2003年,我国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问题日益突出,紫茎泽兰、豚草等在辽宁、云南等地蔓延,累计造成1.5亿亩森林受害。这些地方正在全面围剿外来入侵生物。 主题迁移这是一篇关于生态问题的说明文。它向我们说明了什么是生物入侵以及生物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促使我们对这一特殊的生态现象高度警觉。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获得一定的生态知识,还能培养我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这篇课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为我们写作说明文提供了借鉴。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