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花手帕
课型
设计·应用
课时
1 课时
时间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染缬工艺的特点和历史。2、掌握染缬的基本方法和要领,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色彩、图案丰富变化与韵味。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
学习难点
1、注意画面色彩的控制,应以一种颜色为主,色度要有深浅的变化。2、染色时要注意时间的控制,浸在彩色水中的时间长则吸色多、染色的面积大,反之则少、染色的面积小。
学习重点
让学生学会手帕的制作方法与步骤。
教具准备
花手帕范作、课件、磁铁、裁好的纸、折好的示范折纸、剪刀等。
学具准备
书、生宣纸、彩色笔墨汁、毛笔、调色盘、盛水的工具、抹布、报纸等。
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媒体
欣赏感受情境导入 2分钟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块漂亮的花手帕,我们一块来欣赏一下。教师出示浸染纸手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提问:它们与我们平时用的手帕有什么不同 它有什么特点 (图案简洁质朴、色彩鲜艳明快、有深浅变化、有浸润之美、具有对称美)。那么这些花手帕是用什么形式表现出来的了?
学生观察,独立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情趣。
自主学习发现问题5分钟
打开课本第5页,我们一块来看它的制作方法。你能说说花手帕的制作步骤吗?如何折的?怎么染的?
分析制作步骤,尝试制作。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合作交流解决问题5分钟
谁做的手帕最好看?为什么?你们遇到的问题是?
你们解决的方法是?
你们作品的特点是?
在组内交流一下,看看谁折的最快、最有创意!学生展示自己的折法。
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
展示反馈点拨评价3分钟
从同学们刚才的折法中我们可以看出,折纸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田字格、米字格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可以稍有变化,辐射状、折扇形折叠法、任意折叠、揉纸团法等也可以尝试。引导同学们观察不同的折法、染法可以变化出不同的图案。不同的折法、染法可以变化出不同的图案!我们来做一个找朋友的小游戏。 学生根据折出的不同的“骨架”,找出它所对应的花手帕。
发表自己的见解,及困惑。 以兵教兵的方式纠正错误的操作。
发现问题解决重难点
教师师范学生观察 4分钟
教师示范浸染、点染、撞水法。提示: 1.注意画面以一种颜色为主,色度要有深浅的变化。 2.染色时要注意时间的控制。(时间对比) 3.纸吸水后十分脆弱,稍不小心就会揭破,前功尽弃,可以用吸水性强的纸或其他材料将水分基本吸干,再小心翼翼地展开。
学生观察掌握折、染技巧。
进行自思性学习。
达标测试当堂巩固15分钟
提出活动要求:内容:用本节课所学方法,印染两块花手帕。时间:15分钟。要求:图案美观。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再次折染
总结折、染要点,提高折染技巧。
交流评价2分钟
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
1、欣赏学生做的花手帕。2、你最喜欢哪一件作品,说说自己的理由。师生、生生互评。
激励学生增强自信。
归纳总结2分钟
师生染制纸手帕的要点A.注意画面色彩的控制,应以一种颜色为主,色度要有深浅的变化。B.染色时要注意时间的控制,浸在彩色水中的时间长则吸色多、染色的面积大,反之则少、染色的面积小。(时间对比)C.还可运用撞水法,即用清水点已经染了色的地方,用水将色挤向四方,从而显出淡色斑痕,这样就形成了深浅变化,呈现浸润之美。
巩固已学知识。
拓展延伸素质提高2分钟
1.展示用染纸做的工艺品。2.介绍我国印染历史。欣赏扎染、蜡染、夹缬作品扎染服饰、扎染壁挂等。
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