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白杨礼赞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5.白杨礼赞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10 08:5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白杨礼赞
教学设计
1学情分析
根据初中语文大纲要求,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现代文除“能领会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思路”外,还应“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和“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新课标提倡以学生为学的主体,课堂上主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对学生现状的分析必不可少。《白杨礼赞》一科课面对的学生是衣食无忧青少年,受经历和知识水平所限,对文中作者要表达的深层意思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又因为学生知识水平的参差不齐,所以老师必须灵活设置教学过程,精心安排问题,做到兼顾全体,面面俱到。对于简单的问题,由全体学生同步完成;稍难的学生间讨论,教师点拨;难点的则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探讨。
2教学目标
1、了解白杨树的生活环境和形状姿态、风格品质。
2、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感受中华儿女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
3、体会本文的阳刚、雄壮之美。
4、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给身边景物赋予象征意义的能力。
3重点难点
1、理解抒情与描写、议论的关系(本单元的编排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散文中的抒情,议论、记叙、描写的特点及其作用,提高阅读能力,同时提高写作能力)。
2、环境描写对表现白杨树的作用(文章第二段环境描写)。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教师导入
(播放歌曲《小白杨》。)这首歌曾唱遍了大江南北,它歌颂的仅仅是一棵小小的白杨树吗 我们的文学家也曾高声礼赞过白杨树,它们在手法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今天,让我们一起研读散文《白杨礼赞》。
活动2【活动】简介作者
 (1)让学生起来介绍。
(2)明确:(出示课件或小黑板1。)
茅盾,小说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出生在浙江桐乡。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等。
要求:记住作者。
活动3【活动】自主学习
师:本文的题目《白杨礼赞》,“礼”是敬礼、致敬,“赞”是赞美,题目的意思是对白杨树的致敬和赞美。下面放声朗读课文,用笔标注关键词语,以此体会作者为何要赞美白杨树。并做以下题目。(出示课件或小黑板2。)
1.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句子。
2.读完课文后,小组交流。交流句式为:我读出了一株
的白杨树,它表现在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赞美白杨树的
4.作者为什么要写白杨树的生存环境——西北高原
5.为什么要刻画白杨树的具体形象
6.为什么要用几个排比、反问句写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7.为什么篇末写楠木
8.就自己的理解,谈一下象征手法的作用。
9.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活动4【活动】合作学习
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活动5【讲授】反馈交流
1.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
大毡子
开垦
外壳
锤炼
倦怠
潜滋暗长
旁逸斜出
婆娑
(要求:让一学生起来读,如果有读不正确的,找其他同学纠正。)
2.能从整体上把握即可。
3.作者是从那些方面赞美白杨树的
明确:(景美、形美、神美。)
4.作者为什么要写白杨树的生存环境——西北高原
明确:(生存环境的写作目的有两个:一是烘托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二是暗写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示象征意义,表达主题思想作铺垫。)
5.为什么要刻画白杨树的具体形象
明确:(刻画白杨树的形象紧扣力争上游、倔强挺立,为后文揭示其象征意义作铺垫。)
6.为什么要用几个排比、反问句写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明确:(4个排比句,由外向内,层层深入,气势恢弘,点明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7.为什么篇末写楠木
明确:(与白杨树进行对比,一方面,对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表示愤慨之情;另一方面,以高昂的语调赞美白杨树。)
8.就自己的理解,谈一下象征手法的作用。
明确:(象征的作用,一是把作者要说而不愿直说的内容“托义于物”,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二是帮助作者把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巧妙地传达给读者。)
(学生说出一点即可。)
9.研读赏析第7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课件3。)
①白杨的“神美”可以用本段的哪几个词来概括
②为什么本段开头说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③本段作者由树写到人,赞美了什么人 作者为什么会由树写到人 白杨树象征了什么
④本段的四个排比句问法有什么变化 意思是怎样加深的
⑤背诵本段。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明确:(①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挺拔、坚强不屈。②欲扬先抑。③北方农民、抗日军民以及敌后抗日军民的精神和意志。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白杨树身上能折射出北方抗日军民的精神和意志。换句话说,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作者赋予了白杨树以不平凡的象征意义。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也象征了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④“只觉得——不想到——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又不更远一点想到”四个反问句由外向内,层层深入。⑤指导背诵。)
活动6【练习】注音练习
无边无垠(

坦荡如砥(

恹恹欲睡(

虬枝(

婆娑(

秀颀(

活动7【作业】布置作业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迁移延伸”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