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8张PPT。李白
月诗
两首“月”的传统意象包含着——冷清寂寥、品质高洁、离情别恨、征途羁旅、思念家乡、渴盼团圆等意。月 与 酒“酒”可以让人迷惑、振奋。把 酒 问 月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
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
凝知晓向云间没。劈头发问神秘可亲月色皎洁踪迹难寻白兔捣药秋复春,
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月当歌对酒时,
月光长照金樽里。想象、联想引发感慨人生苦短
宇宙永恒及时行乐
快意洒脱月 下 独 酌 这首诗写于天宝初年,作者那时胸怀壮志,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许多人都妒贤嫉能,对李白大加排挤和诋毁。唐玄宗只是让李白侍宴陪酒,并没有重用他的意思,所以作者感到孤独、愤懑,以酒销愁,写下了本文。 背 景 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不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 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 题解: 月 在“花前月下”的良辰美景中,诗人却“独酌”。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方法? “以乐景写悲情”的反衬手法。越是良辰美景之中,寂寞就越显得刻骨铭心,效果是使悲凉寂寞更加浓郁和难以排解,突出强调了诗人李白深沉的寂寞凄凉之情。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
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
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
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 暂且伴随玉兔,这无情瘦影吧,
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 诗大意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
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 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
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
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 月下独酌
[唐]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花丛美酒独自一人
场面冷清 忽发奇想邀月共酌
场面热闹 月远影随内心仍然
孤独寂寞 悟诗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
?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
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
?
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暂时将就情绪激昂
及时行乐既歌且舞莫名凄凉
与寂寞。醒欢醉散忘却烦恼
自得其乐真诚相约点尽孤寂
书穷悲凉 良辰独酌邀月与影不解徒随暂伴行乐醉后分散永结相期整
体
把
握 “邀”字,主动者为诗人,因自己坚持高洁的品质,得罪了权贵,早已无人往来了。在这良辰美景之中,诗人难以排遣这种孤独和寂寞,环顾左右,只有一轮孤月相伴,只有一轮明月可邀,凄寂之情溢于言表。但明月也是高洁的意象,因而也寄寓着作者高洁的品质在其中。 所以“邀”字,以物为友,既表现了孤寂之情,也寄寓着品质的高洁。 都说“举杯邀明月”一句中的“邀”字传神地表达出诗人此时的心境。说说你从中读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赏诗 诗人邀月与影为友共饮美酒佳酿,共享美景良辰,但仍无法排解心中愁苦,从哪些字词可见? 明确:“不解”“徒随”“暂伴”表明了虽以物为友,但物何以为友,以物为友是无奈之举,更写出了作者的孤独。赏诗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永结”与“相期”表明了作者在无边寂寥的天地中,宁愿永与月、影为伴,醉酌孤独,也不愿同流合污、阿谀奉承的高洁志愿。 此诗通过奇妙的想象描写了一个以月影为伴的诗人酣饮歌舞的奇特场面。诗人化无生命的自然物为有生命有情的人,和它们一同饮酒、唱歌、起舞,并且还要和月亮结成亲密无间的好友,充分反映了诗人孤傲、清高、狂放不羁的情怀。当然,这正是诗人对世俗厌倦、对现实失望的反映,是一个具有远大抱负的人不能施展才能,终生不得志的痛苦心情的流露。全诗以乐写愁,以热闹写寂,以群写独,取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总结 李白作诗,常赋与月,其咏月诗句如珍珠串串、亮星颗颗,尤引人瞩目。都说明月与诗人有不解之缘,李翁恐此缘分最深亦最真。你看他,铺盏豪饮,尚要“举杯邀明月”;桌前就餐,但见“月光明玉盘”;下山途中,邀来“山月随人归”;冥冥梦里,情系“湖月照我影”;送客远行,恭请 明月“与人万里长相随”;遥想诤友, 更是“登舟望秋月”;怀旧忆往,“ 卷帷望月空长叹”;言志抒怀,“欲 上青天揽明月”。就是夜半醒来,忽见 银辉满地,诗人也难捺激情吟哦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片爱月之心,思乡之情跃然纸上。 李白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