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 教学设计 (1)

文档属性

名称 送元二使安西 教学设计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10 08:0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送元二使安西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学习古代诗歌,帮助学生了解唐诗在我国诗坛上的重要位置。认识古代历史和古人的社会生活,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和人民。
二、学习诗歌在内容、形式上的特点,体会其抒情的感染力。
三、初步理解绝句的特点,体会诗歌的意境。21cnjy.com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人抒发的强烈感情。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送元二使安西
一、导入新课:
唐朝(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的不同。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唐诗是七绝,即每诗四句,每句七言。21·cn·jy·com
活动2【活动】送元二使安西
二、指导自读
(一)自读《送元二使安西》
1学生自读诗歌并完成以下作业:(出示小黑板)
(1)解释下列词语:
浥客舍尽故人
(2)试析诗题的意思。
(3)“朝雨”与“柳色”除了写春色以外还表达了哪些言外之意?
(4)“劝”和“更”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什么感情?
2讨论自读作业:(师生共同评定、明确)
第1题:浥:(yì)湿润。客舍:客店、旅店。此处指饯别的处所。尽:一作“进”。故人:老朋友。此处指元二。
第2题:从诗题可知,这是一首送人赴边之作,被送者元二,是诗人的挚友,姓元,在族兄弟排行是老二,唐人喜欢以行第相称,表示亲切和敬重。使,指元二是奉命出使。安西,指元二出使的地点。(引导看注解①)
第3题:诗人以景衬情,为送别创造了抒情的氛围,富于柔情之美,好像朝雨有意为客洒扫拂尘似的,显得朝雨那么多情,但是,景色愈有情,愈加深不忍相别的感情。“柳”既是写景补足朝雨,点明季节,又暗寓“留”之意。“柳”与“留”谐音双关。(唐人离别常折柳相赠,这是当时习俗。)www.21-cn-jy.com
第4题:“劝”和“更”衬托了主人(即诗人)的殷勤劝酒之意和留恋难舍之情。
活动3【讲授】送元二使安西
3教师总结:
本诗辞情意兼美,有景语,有情语,情景交融,感情深蕴,余味无穷。
首句,点明送别的地点、时间、天气,早晨一场濛濛细雨,如丝如雾、轻轻地洒扫了昨天灰尘飞扬的阡陌交通。滋润了渭城的大街小巷,暗中酝酿送别气氛。
第二句:为送别布景设色,紧承首句。一场如酥小雨,滋润了清晨初春的空气,给人以清新舒心之感,只见逆旅之余,瓦楞青青,路边柳色其新如洗。
以上两句勾勒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
三、四两句由写景转入送别,老朋友相送饯别,心中依亦不舍,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只能频频劝酒,再干一杯吧,向西出了阳关,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以寻常话语表达了蕴藉无穷的感情。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活动4【练习】送元二使安西
4在自读基础上试译全诗。
译文:
渭城早晨的细雨,润湿了路上轻飘的浮尘,
客舍边一片青翠,柳色嫩绿清新。
临别的时候,劝你再喝完这杯酒,
向西边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我这样的故人!21教育网
活动5【作业】送元二使安西
5背诵这首诗。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