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树与平等 教学设计 (1)

文档属性

名称 椰子树与平等 教学设计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09 10:3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椰子树与平等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
2.把握作者的主张,理解所持观点的实际意义。
3.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2学情分析:
初三的学生以掌握了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议论方法,但对王小波的文风还很陌生,需品读时多加介绍。
3重点难点:
个别语句的理解、作者所持观点的时代背景与意义。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椰子树与平等》
课件
一课时
活动2【导入】预习要求
浏览全文,标注生字词,把握全文意旨,理清思路。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标题是《椰子树与平等》,请问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请从原文中找出根据。
2、关于诸葛亮砍椰子树的原因分析有三种,请你分析予以查找与概括。
3、作者认为消除不平等有两种方式,作者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活动3【导入】一、导入新课
今天,将有一位认真的思想者走近我们,用幽默的语言告诉我们生活中平静生活里许多貌似真理的现实的可笑与荒诞。他会让我们更加明白成为一个思想者的快乐与重要-----他就是王小波,他曾说过,对于一个知识分子来说,成为一个思想精英远比成为一个道德精英重要。就让我们品读他的作品,了解他的思想吧。
活动4【讲授】二、课文探究与分析
1.检查预习,学生交流讨论上节课布置的练习。
浏览全文,标注生字词,把握全文意旨,理清思路。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标题是《椰子树与平等》,请问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请从原文中找出根据。
(2)关于诸葛亮砍椰子树的原因分析有三种,请你分析予以查找与概括。
(3)作者认为消除不平等有两种方式,作者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2.师生讨论,明确思路:
第(1)题:作者是借“椰子树”来说明自己对“平等”的看法。作者其实是想要阐明自己对于“平等”的观点。
第(2)题:
原因一:诸葛亮为了用孔孟之道教化蛮夷之人而砍树,并且用武力威胁别人执行。
原因二:诸葛亮为了纠正蛮夷之人轻狂的道德缺陷而砍树。
第(3)题:消除不平等有两种方式,其一是“向上拉平”,其一是“向下拉平”。作者赞成“向上拉平”,因为我们可以从用语中看出作者对于“向下拉平”的讽刺意味。
〔学情预测〕根据初三学生的情况与能力要求来判断,这三道题的难度各不相同。第一题最易,因为文中在较明显的语意转折处就公开说明清楚,这道题设题目的在于让学生把握论点及全文论述重点;第二道题设题目的在于让学生能理清文章思路,并且训练学生的查找及概括归纳的能力。难度会稍大,教师最好在学生寻找过程中适当地予以指导及引导;第三道题的设题目的在于把握作者文风特点,同时明确作者的立场。从初三学生总体要求及水平看,属于中难的,教师在引导的时候可以先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的语气及情感。
3.结合课文语境,解释加点词义。
①砍树用的刀斧也可以用来砍人,砍树这件事说明他手下的人手够用,刀斧也够用。当地人明白这个意思,就怕了诸葛先生。
②对于此事,野史上是这么解释的:蛮夷之人,有些稀奇之物,就如此轻狂,胆敢藐视天朝大邦;没了这些珍稀之物,他们就老实了。
③这种椰子树长在人脑里,不光能给人带来物质福利,还有精神上的幸福,这后一方面的差异我把它称为幸福能力的差异。
分组讨论后明确:
第①题:诸葛亮军队人多,会用武力来杀人。
第②题:诸葛亮把云南椰子树砍光的事。
第③题:精神上的幸福。
活动5【活动】三、专题讨论研究
【设计说明】课文所提供的观点“对消极平均主义的否定”对于初三的孩子来说是抽象的,是超越他们的经验认知层面的。而一种思想真正扎根于心灵并因此而盛开自己的花,那一定必伴以能产生经验的实例。课堂的生活能提供一种思想,但更应该提供一种模拟思想产生的生活情境,尽管它是虚拟的。在这样一个虚拟的平台上,思想因为实践而变得更加生动鲜活,思想因为被辩论与交流而产生了更强大的爆发力。
专题的选择来自于学生生活实际。教师可根据自己生活环境以及学生的实际选择其中一个,当然,更提倡自已设立围绕观点的专题。
〔专题〕怎样建设一个好班级?
任何一个班级里都有先进与落后的,有相对的优势与弱势的,那么,怎样实现在一个共同美好目标下的共同进步呢?
〔建议〕实施步骤:
1.确定专题,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选定主要发言人。
3.师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
〔学情预测〕从教学心理来看,学生对于活动类的课型有较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根据实际以及准备情况,可以考虑将此专题讨论作为课堂一小节活动,也可扩展成一次专题辩论赛。
活动6【作业】四、作业布置
预习《陋室铭》,反复诵读以至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