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椰子树与平等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自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论点及论题,理清其论证思路。
2、熟读课文,结合语境,解析文中语句含义,正确辨析句子内蕴的语气。
2学情分析
《椰子树与平等》一文比较浅显易懂,中等生完成目标1.2即可优等生选择一个专题,根据自己所理解的文中的观点,结合实际,展开交流与研讨。21教育网
3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全文意旨,理清思路。
难点:结合所学,针对专题提供的情境,展开思考与交流。
4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世界无限的宽广,超过了我们的眼睛、耳朵和脚步的距离。那么,世界还是无限联系的么?
是的,应该是的,但不是在所有人的心中。因为王小波就说过,对于一个知识分子来说,成为一个思想精英远比成为一个道德精英重要。
二、课文探究与分析。
1.检查预习,学生交流讨论上节课布置的练习。
〔问题回放〕浏览全文,标注生字词,把握全文意旨,理清思路。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标题是《椰子树与平等》,请问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请从原文中找出根据。
(2)关于诸葛亮砍椰子树的原因分析有三种,请你分析予以查找与概括。
(3)作者认为消除不平等有两种方式,作者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2.师生讨论,明确:
第(1)题:作者是借“椰子树”来说明自己对“平等”的看法。原文中作者说“我这篇文章题目在说椰子,实质在谈平等问题,挂羊头卖狗肉,正是我的用意”。作者其实是想痒阐明自己对于“平等”的观点。
第(2)题:
原因一:诸葛亮为了用孔孟之道教化蛮夷之人而砍树,并且用武力威胁别人执行。
原因二:诸葛亮为了纠正蛮夷之人轻狂的道德缺陷而砍树。
原因三:诸葛亮为了让不同地域的人达到生活与道义平等而砍树。
第(3)题:消除不平等有两种方式,其一是“向上拉平”,其一是“向下拉平”。作者赞成“向上拉平”,因为我们可以从用语中看出作者对于“向下拉平”的讽刺意味。具体来说,比如,“要把所有的正常人都变成残疾人就很容易:只消用铁棍一敲,一声惨叫,这就变过来了。诸葛先生采取的是向下拉平之道,结果就害得我吃不上椰子。”
3.结合课文语境,解释加点词义。
①砍树用的刀斧也可以用来砍人,砍树这件事说明他手下的人手够用,刀斧也够用。当地人明白这个意思,就怕了诸葛先生。
②对于此事,野史上是这么解释的:蛮夷之人,有些稀奇之物,就如此轻狂,胆敢藐视天朝大邦;没了这些珍稀之物,他们就老实了。
③这种椰子树长在人脑里,不光能给人带来物质福利,还有精神上的幸福,这后一方面的差异我把它称为幸福能力的差异。
师生讨论明确:
第①题:诸葛亮军队人多,会用武力来杀人。
第②题:诸葛亮把云南椰子树砍光的事。
第③题:精神上的幸福。
三、作业:专题讨论研究。
专题的选择来自于学生生活实际。教师可根据自己生活环境以及学生的实际选择其中一个,当然,更提倡自已设立围绕观点的专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