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学习主题古代文明的交融单元测试卷(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学习主题古代文明的交融单元测试卷(二)(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0-09 19:21: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学习主题古代文明的交融(二)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地跨亚、非、欧三洲帝国中,地中海曾是它的内湖的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波斯帝国 C.罗马帝国 D.阿拉伯帝国
2.下列有关希波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爆发于公元前594年 B.战争爆发时波斯国王是大流士一世
C.马拉松战役是其中著名的战役 D.雅典以少胜多
3.希波战争改变了地中海东部的局势,是指( )
A.波斯控制了地中海地区 B.西班牙成为地中海地区的霸王
C.希腊扩大了在地中海地区的势力 D.埃及控制地中海地区
4.灭亡波斯帝国的是( )
A.阿拉伯帝国 B.马其顿王国 C.奥斯曼土耳其 D.亚历山大帝国
5.亚历山大帝国建立后,定都在( )
A.雅典 B.亚历山大 C.耶路撒冷 D.巴比伦
6.中国的哪项发明是对人类书写材料变革的一大贡献?( )
A.竹简的发明 B.印刷术的发明
C.毛笔的发明 D.造纸术的发明
7.意大利的马可·波罗来到中国的时间是( )
A.476年 B.1453年 C.1271年 D.395年
8.“耶路撒冷”的意思是( )
A.西亚的一个人名 B.“和平之城”
C.宗教圣地 D.神圣的灵魂
9.《后汉书》载:“大秦国……在海西,亦云海西国。地方数千里,有四百余城。小国隶属者数十。”这里的“大泰国”是指(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中国秦朝 B.希腊城邦 C.波斯帝国 D.罗马帝国
10.右图是某同学上课所做笔记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两处被墨水覆盖,难以辨认出原来的字词。请你根据所学知识选择正确的一项内容将笔记补充完整( )21·cn·jy·com

A.波斯;巴比伦 B.波斯;波斯波里斯
C.亚历山大;巴比伦 D.亚历山大;马其顿
11.亚历山大东征时,在东方建立了多座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希腊化城市,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今亚历山大城)就是当时建立的世界名城。城内商业气息繁荣,商人云集;学术氛围浓厚,人才济济。由此可见( )www-2-1-cnjy-com
A.亚历山大东征给埃及人民带来的是巨大的灾难与痛苦
B.亚历山大利亚是当时世界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唯一中心
C.商品经济促使战争的出现,战争同时也推动经济发展
D.战争和征服客观上也可以成为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
12.“All Roads Lead to Rome”是著名英语谚语。这应该是反映罗马哪个时期发达的交通?( )2-1-c-n-j-y
A.罗马共和国时期 B.罗马帝国时期
C.拜占庭帝国时期 D.新航路开辟时期
13.某旅行团举行“重温征服路一探寻亚历山大东征足迹”活动,他们沿途不可能经过( )
①伊朗 ②印度 ③挪威 ④古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悠悠驼铃,漫漫古道,在古代东西方文明交往中充当了和平使者的是( )
A.亚历山大 B.鉴真 C.玄奘 D.马可·波罗
15.阿拉伯数字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相当广泛,它的发明者和传播者分别是( )
A.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 B.古代阿拉伯人、中国人
C.古代印度人、巴比伦人 D.古代阿拉伯人、印度人
二、材料分析(35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0分)
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语
材料中的“她”是指哪一个国家?(4分)
这个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哪一场战争有关?为什么?(6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0分)
希腊奴隶主代表伊索格拉底曾大声疾呼地说:“让我们把战争带给亚洲,而把亚洲的财富带回希腊!”
材料中的战争是指后来的哪一场战争?(3分)
这场战争代表了哪个阶级的利益?战争的目的是什么?(4分)
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3分)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当时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促进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动。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丝绸也传入帝国。”21教育网
材料中的“帝国”是指哪一帝国?(3分)
帝国初期大致相当于中国哪一朝代?当时中国称该帝国什么名称?(3分)
帝国最初的二百年间经济繁荣。请用一句西方谚语来说明它的繁荣。(3分)
该帝国同中国间的贸易通道被称作什么?(3分)
该帝国同中国的直接交往是在何时?这一史实记载在哪部书中?(3分)
三、探究题(20分)
19.结合本单元的内容,用史实论证以下观点:在古代,战争和征服也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10分)21cnjy.com
20.1999年美国组成一个科学考察队,重走当年马可·波罗走过的道路,不过是用现代交通工具代步,然而旅程同样十分艰辛。考察结束后,l0位考察队员和22位提供后援的专家们一致认为,马可﹒波罗通过这条路来中国“简直是难以想象的”。全程网上直播,一万名对马可·波罗深信不疑的网民看过直播后举行投票,65%认为他根本没者到过中国。对此你怎么看?你认为马可.波罗到底有没有到过中国?理由是什么?(10分)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C 2.A 3.C 4.D 5.D 6.D 7.C 8.B 9.D l0.C
11.D l2.B l3.C l4.D l5.A
16,(1)雅典。
(2)希波战争。希波战争的胜利,使希腊备邦消除了外来侵略的威胁,形成了有利于社会经济和文化艺术发展的局面,使雅典成为当时地中海地区最大的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经济的发展为政治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雅典的民主政治得到充分发展。2·1·c·n·j·y
17.(1)亚历山大东征。
(2)代表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战争的目的是掠夺财富,为奴隶主阶级服务。
(3)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18.(1)罗马帝国
(2)东汉;大秦
(3)条条大路通罗马或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
(4)丝绸之路
(5)公元l66年;《后汉书》
19.①希波战争的胜利。为希腊取得另外有利的发展环境,促进了境内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希腊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艺术进入全面繁荣时期。②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不同地区人民的接触,推动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尤其使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获得了直接交流与融合的机会。③罗马征服地中海地区,广泛地接受了希腊文化的影响。促进了罗马文化的发展;而罗马文化也随着帝国的扩张,扩散到罗马帝国全境。④中国的造纸术是在怛逻斯之战以后,才正式开始西传。⑤蒙古军队在西征过程中,将火药、火器知识和制作技术传往中亚、西亚和欧洲。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0.①马可波罗究竟有没有来过中国,不是用投票的方法所能解决的。否定或肯定的意见,都缺少直接的有力的证据。21·世纪*教育网
②观点可以是有或没有,关键在下一问理由的阐述。
③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无基本史实错误即可。理由的立足点在于《马可·波罗行纪》内容的疑问。比如否定观点可以举游记没有提到长城、中医、筷子、茶叶、毛笔字、缠足这些中国的特色文化等。持肯定观点可以以马可波罗在中国主要同处于上层统治地位的蒙古人交往,远离汉族人民的日常生活等来说明书中为什么没有提到筷子、茶叶、毛笔字、缠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