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减法教案1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有理数减法教案1课时教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0-04-20 22:4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ξ1.3.2有理数的减法(第1教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法则。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其热爱数学的感情。
★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二、难点:利用有理数减法法则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 教学准备
小黑板
★预习导学
1) 有理数减法法则
2) 有理数减法运算
3) 填空
(1)( )+(+2)=5 (2)7 +( )=5
(3)(-3)+( )=3 (4)(+ 3)+( )= -3
(5)(-12)+( )=0 (6)( )+(-7)=(- 8)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学生阅读课本P.26内容,你是怎么得出这一结论的?分组进行讨论、交流
2、 下列各式计算
50 - 20 = 50 +(-20)=
50 - 10= 50 +(-10)=
50 - 0= 50 + 0=
50 -(-10)= 50 + 10=
50 -(-20)= 50 + 20=
提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先各自运算然后观察结果,四人一组讨论,交流得出自己的想法。
3、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得出有理数减法法则
二、精讲点拨,质疑问难
1、讲解例5计算:
(1)(-3)-(-5) (2)0-7
(3)7.2-(-4.8) (4)
步骤及注意事项:先由教师分析给出示范格式演示其中一题,然后由学生练习后分组交流,总结运算
2)、教师总结有理数减法运算中必须明确被减数和减数各自什么?在运算时要同时改变两个符号,即运算符号及减数的符号
三、课堂活动,强化训练
1)拓展 计算
(1)(+16)-(-20) (2)(-20)-(-30)
(3)(-11)-(+16) (4)(-8)-0
(5)0-(-8) (6)0-(+6)
(7)-15-5 (8)(-3.7)-(+6.8)
由学生独立完成在组内讨论交流,这样巩固有理减
法法则
2)学生练习P.26练习,组内交流并相互讲课
四、延伸拓展,巩固内化
1、计算(1)(+42)-(-58) (2)(-9)-(+7.39)
(3)(+12)-(+30) (4)(+)-(-)
(5)(-5.75)-(+4.75)
2、计算(1)
(2)
(3)
(4)
五、布置作业,当堂反馈
1、分组讨论本堂课所学的内容,用自已的语言总结概括。
2、作业:P30 3、4、7 、8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