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
一、选择题:
1.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的革命团体是(
)
A.同盟会
B.兴中会
C.强学会
D.保国会
2.中华民国成立于(
)
A.北京
B.南京
C.日本东京
D.上海
3.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
A.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已经取得了成功
B.大大地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C.标志着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权建立
D.标志着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统治的终结
4.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不包括(
)
A.民族
B.民主
C.民生
D.民权
5.你判断武昌起义的主力是(
)
A.工人
B.学生
C.军人
D.农民
6.下列对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B.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7.袁世凯之所以能够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因为支持他的势力有(
)
①清政府 ②帝国主义 ③北洋军队 ④混入革命政权的立宪派和旧官僚 ⑤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在帝国主义眼里,袁世凯的价值体现在(
)
A.他是诚实守信、值得信赖的朋友
B.他是富有政治经验、军权在握的盟友
C.他是帝国主义在中国进行统治的最合适的工具
D.他是一个白手起家、令人钦佩的政界英雄
9、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
A.华兴会
B.兴中会
C.强学会
D.
同盟会
10、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地点是在(
)
A.南京
B.东京
C.北京
D.上海
1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大大推动了(
)
A.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B.资产阶级的维新运动
C.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运动
D.无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运动
12、1911年12月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在南京开会,选举的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是(
)
A.康有为
B.孙中山
C.袁世凯
D.梁启超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可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材料2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的内容,介绍孙中山对实现三民主义的基本思路。
(2)孙中山提出的民族革命的含义是什么?他所指的“民族”是哪一民族?
(3)结合两段材料,说明“民权革命”的内容是什么?主张这些革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4)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在《同盟会革命纲领》中是用哪十六个字概括的?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吾等对于袁世凯深加敬爱,愿此次革命之效果得有完全巩固之政府,与各外国公平交际,并保全内地治安之美满情形,使在中国之商务进步。此种政府,吾等将于外交上竭力相助。”
——1911年11月15日英国外交部致驻华大使电文
材料2 袁世凯得到孙中山的保证以后,威逼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第二天,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请回答:
(1)材料1中的“此次革命”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当时的“治安”不“美满”吗?
(2)“吾等”对袁世凯“深加敬爱”的原因是什么?“于外交上竭力相助”的目的何在?
(3)袁世凯得到了孙中山的什么保证?
(4)从材料2中找出有关辛亥革命成功和不成功的两方面的信息。
三、找错误:看谁找得快找得多:
1910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在这之前,孙中山先后成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同盟会和兴中会。他领导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民族主义,1911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宣布成立中华民国。这次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后来革命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段祺瑞窃取。
四、自由创作:
请你根据本课所学,编写辛亥革命的历史剧或者用漫画的形式设计辛亥革命纪念章。
参考答案:
一、1.B 2.B 3.B 4.B
5.C 6.C 7.C 8.C
9、B
10、
B
11、C
12、B
二、13.(1)先推动民生革命成功,带动政治、社会革命一举成功。(2)推翻满族政权的封建专制统治。汉族。(3)民权革命的内容是建立民主共和的国家;目的在于“为中国谋幸福”。④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14.(1)辛亥革命。所指不符合帝国主义的统治秩序。(2)袁世凯掌握着控制局势的力量,利用袁世凯维护英国的在华利益。(3)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就保举他做临时大总统。(4)清帝退位,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是,革命成果被反动的北洋军阀窃取了。
三、找错误:
1910年10月10日,改为:1911年10月10日
先后成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同盟会和兴中会,改为:先后成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和革命政党同盟会
指导思想是民族主义,改为三民主义
1911年1月1日,改为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改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改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北洋军阀首领段祺瑞,改为袁世凯
四、自由创作:
根据爱好,自由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