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北伐战争 同步练习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北伐战争 同步练习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0-09 16:5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
北伐战争
一、选择题
1.揭示历史事物的内存联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历史事件或现象之间没有因果联系的是(

A.罗伯斯庇尔执政——法国大革命走向高潮
B.1861俄国年改革——废除黑人奴隶制
C.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的胜利
D.《慕尼黑协定》——绥靖政策发展到顶点
【答案】B
2.中国近代史上救亡图存的探索都以思想传播为先导,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

A.维新思想—戊戌变法
B.“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
C.三民主义—北伐战争
D.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诞生
【答案】C
3.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当时担任校长的是(

A.蒋介石
B.孙中山
C.周恩来
D.叶挺
【答案】A
4.
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北伐的对象不包括(

A.吴佩孚
B.孙传芳
C.张作霖
D.袁世凯
【答案】D
5.语汇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与右边形势图相符的语汇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打倒孔家店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答案】C
6.有人评价他:“黄埔任教,激扬文字培育革命英才;转战南北,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中;国际舞台,不卑不亢重塑大国形象;日理万机,鞠躬尽瘁无愧人民公仆。”他是(

A.孙中山
B.蒋介石
C.毛泽东
D.周恩来
【答案】D
7.
“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这是一次革命战争中的誓词,其“军阀”主要是指北洋军阀,“总理”即孙中山。与这一誓词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五四运动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答案】A
8.右图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印制的宣传漫画。请判断,与该漫画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井冈山会师
D.红军长征
【答案】B
9.
20世纪前期,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相继成立,在历史上,两党既有对抗也有合作,其中第一次合作共同进行了(

A.南昌起义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C.抗日战争
D.北伐战争
【答案】D
10.图1是国民党在广州创办的某军校的图片。该校创办于(

A.1912年
B.1921年
C.1924年
D.1927年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还表现在任用大批各族贵族为官;实行并非屈辱而是民族友好的“和亲”政策。唐朝时期,各族之间战事较少,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成为主流,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高峰。
——摘编自施建中《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北伐战争是共产党提出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口号下进行的,在北伐进军的过程中,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和发动工农群众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
资支援也起了重要作用。北伐战争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是共同两党合作结出的硕果。
——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材料三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次日,美英对日宣战……12月9日,丘吉尔致电蒋介石:“英国与美国业被日本攻击。我等向为良友,现则同对一敌共同奋斗矣!”16日,罗斯福致电蒋介石,提议在重庆、新加坡莫斯科三地分别召开军事会议,筹设永久性机构,“以设计及指挥我等共同之努力”。重庆国民政府梦寐以求的局面很快就要实现了。
——杨天石《抗战与战后中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唐蕃通婚、建立深厚民族感情的史实。(2分)
(2)北伐战争是国民大革命的高潮。根据材料二,概括北伐战争能迅速取得胜利的国内因素。(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该阶段呈现的主要态势。(2分)
(4)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综上,你能悟出什么道理?(1分)
【答案】23.(1)影响:使各民族和平相处,共同发展,中华文明进入新的发展高峰(1分)
事例: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或:唐朝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1分,举出其中任一点史实即可)
(2)中国共产党发挥了巨大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国共两党的合作。(每点1分,共2分。如答出“工农群众得到组织和发动”也可同等给分,但总分不得超过2分)
(3)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或规模进一步扩大);国际力量逐步走向联合,共同抗击法西斯。(每点1分,共2分)
(4)团结与合作是实现国家稳定、发展和应对挑战的保证;凝聚各种力量是促进各项事业发展的保障。(1分。只要围绕“团结”“合作”这一核心意思,表达清楚,即可给分。)
12.(2014·江苏镇江·26)2014恰逢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周年纪念:黄埔军校成立、红军长征开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邓小平南方视察深圳特区等。为纪念这些历史事件,某班历史学习小组开展课外学史活动,收集了一些材料,现邀请你共同探究。(10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材料四21世纪教育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图片指出黄埔军校创办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时任黄埔军校校长是谁?(1分)
(2)长征途中召开的哪次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分)咏读材料二《七律·长征》,我们从中可以感悟哪些长征精神?(2分)
(3)据材料三,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方式。(2分)
(4)材料四中的雕塑“拓荒牛”,体现了深圳特区的一种什么精神?(1分)细读邓小平题词,指出特区主要“特”在哪一领域?(1分)与深圳同时开放的位于福建省的特区是哪一城市?(1分)
【答案】(1)创造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1分)蒋介石(1分)
(2)遵义会议(1分)
长征精神: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答出两点即可,2分)
(3)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分)
(4)不断开拓,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1分)经济领域(1分)厦门(1分)
图1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