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习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习题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0-09 16:5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社会生活的变化
一、基础练习:
1.下列内容中,属于改变了不良社会习俗的是(

①男子剪掉辫子,蓄短发
②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呼,改为“先生”和“君”
③中山服和西服取代翎顶补服成为官员的礼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2.“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出现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后
D.新文化运动时期
3.中国第一部自拍电影是(

A.《定军山》
B.《渔光曲》
C.《一江春水向东流》
D.《马路天使》
4.在放映无声电影时,要使观众明白电影中人在说什么,办法是(

A.让观众根据电影中人的口形来猜测
B.让观众事先阅读电影剧本
C.在电影里打上字幕反映说话的内容
D.利用人工进行旁白配音
5.近代我国电影业最发达的城市是(

A.北京
B.天津
C.广州
D.上海
6.辛亥革命后,军警为行人剪掉辫子,对这件事的正确理解是(

A.义务为人剪辫成为军警中流行的新时尚
B.在革除陋习时,民国政府还需要采取强制措施
C.部分军警采用粗暴手段对待群众
D.是否留辫应听其自愿,强行剪辫有损民主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7.在古代中国君主专制时代,只有宫廷颂歌而无国歌,只有将帅个人旗帜
而无国旗,即使清末的黄龙旗也仅是皇帝而非国家的象征。
(1)作为一个国家政治标志的国旗、国歌在中国正式出现于何时?
(2)中华民国国旗是怎样的?有何意义?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又有何改变?
8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清朝大学士徐桐对有人把美国翻译成“美利坚”十分恼火,说我们中国什么都是美的,美国还有什么“美”的?我们中国什么都顺利,美国还有什么可“利”的?我们帝国军队的兵器无所不坚,美国还有什么可“坚”吗?——刘成禺《世载堂杂忆》
材料二:“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海国图志 序》
材料三:1862年,清政府设立“京师同文馆”,培养外语和外交人才。学生最多时达120人,主要学习外文,聘有外籍老师任教。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5页
材料四: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开办后,海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十五万匹。
材料五: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清朝统治者是怎样认识清王朝和世界的?对此你是如何评价的?(4分)
(2)材料二反映了谁的什么思想主张?(1分)
(3)材料三、四反映了清政府中什么派别的活动?从这两则材料来看,他们的活动有什么作用?(3分)
(4)根据材料五的内容分析,它体现了中国在近代化过程中的哪些主要进步?(2分)

探究题:
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强调要办好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活动。目前全国很多地方都在积极筹备纪念活动。玉林市某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决定以“辛亥革命”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现邀请你一起参加。
【探究一】知识回顾:
(1)辛亥革命100周年是哪一个?辛亥革命首先爆发于哪个省?其最主要的领导人是谁?(3分)
(2)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分)
【探究二】资料收集:
以下是三位同学收集到的资料。
甲: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乙:⑤1914年,北京普通民众“至今剪辫子者甚稀”
⑥“自强”、“求富”
丙:⑦“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
⑧“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探究三】分析整理:
(3)请认真分析以上收集到的资料,选择最恰当的三项填入下表相应位置,并写出结论。(4分)
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
相关资料(填序号)
结论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思想观念方面
社会生活方面
【探究四】深入研究:
(4)材料⑤对研究辛亥革命有何价值?请谈谈你的看法。(1分)
【探究五】探究体会:
(5)通过以上的探究,你学到了什么历史学习的方法?(1分)
参考答案:
1.D
2.C
3.A
4.D
5.D
6.B
7.⑴中华民国成立后。
⑵五色旗。
⑶象征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
⑷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8
(1)认为清朝是“天朝大国”,对世界一无所知。(2分)这是一种虚骄自大,闭目塞听(闭关自守)的愚昧思想。影响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2分)
(2)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用来抵抗外国侵略)的思想。(1分)
(3)洋务派。(1分)作用:培养了一批近代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2分)
(4)人民享有国家主权,各民族自由平等。(2分)

(1)2011年;(1分)
湖北省;(1分)
孙中山。(1分)
(2)三民主义。(1分)
(3)
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
相关资料(填序号)
结论
政治方面

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意思相近,答对1点即可得1分)
经济方面

思想观念方面

社会生活方面
(4)答:价值:可以说明辛亥革命没有充分发动群众,是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可以说明辛亥革命后,相当一部分人思想依然很保守;可以说明封建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可以说明辛亥革命的影响有限。(意思相同或相近,答对1点即可得1分)
(5)答:方法:要从整体来分析历史事件;要一分为二分析历史事件,要对资料进行辨析;要论从史出;要学会独立思考;要有主见;要学会合作学习;要学以致用;要关注社会热点。(只要从历史学习方法角度回答,合理即可得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