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精品系列导学案: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无答案) (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精品系列导学案: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无答案) (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10-09 17:12:59

文档简介

课题2
如何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
【学习目标】
1、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
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3、掌握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学习方法】探究学习  小组合作
【学习重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学习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学习过程】
模块一  预习反馈
1.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要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为基础;二是要
,即等号两端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必须

2.化学方程式中的各种符号各代表什么意思
在化学方程式中
“=====”表示

“十”表示

“△”表示
;“↑”表示
。“↓”表示
模块二  合作探究
学点一、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1.写:将
写在左边,
写在右边;并用
连接。
2.配:在化学式
添上适当
( http: / / www.21cnjy.com )计量数(即系数),使左右两边各原子个数相等;配平后将“——”换成
。(要求系数必须是整数)
3.标:标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状态
①标反应条件:
a.加热用
表示;
b.“点燃”不能写成“燃烧”,“通电”不能用“电解”;
c.有多个条件时,一般催化剂写在“===”
,其他条件写在
②标生成物状态:“↑”或“↓”
在注明状态时,如果
时,应在生成的气体右边注明“↑”号,如果在
中进行的反应,且生成物中有
生成,则应在该物质的右边标上“↓”符号。
4.查。
【课堂训练】: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硫在氧气中燃烧。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学点二、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常用方法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有


等多种。
1.最小公倍数法:(阅读书上内容自学)
2.归一法:
步骤:a
b
c
【课堂训练】
(1)
Fe+
O2
-----------
Fe3O4
(2)
Fe+
HCl——
FeCl2+
H2↑
(3)
Mg+
N2——
Mg3N2
(4)
C2H6+
O2——
CO2+
H2O
3.奇数配偶法:
步骤:a
b
c
【课堂训练】
(1)
P
+
O2----------
P2O5
(2)
Al
+
O2
-------
Al2O3
(3)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4)
加热氯酸钾(KClO3)
制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KCl)
模块三  形成提升
1、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分析下列化学方程式违背了哪项原则:
(1)Fe
+
O2
==
FeO
违背了

(2)Fe
+
O2
==
Fe3O4
违背了

2、以下化学方程式中:
①S
+
O2
SO2


HgO
======
Hg
+
O2↑

2P
+
5O2
2P2O5
④4Fe
+
3O2
2Fe2O3
请根据下列要求填写空格(填序号)
A.化学式书写有错的是
B.化学式书写正确,但未配平的是
C.未注明反应条件的是
D.“↑”使用不当的是
3.点燃酒精(C2H5OH),火焰上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烧杯壁上出现水珠,将烧杯迅速正立,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
化学方程式配平后,有时不需要在等号上方注明条件,这表明(

A.此化学方程式不完整
B.此化学反应不能发生
C.此反应在通常情况下即可发生
D.此化学议程式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5.化学方程式a
C2H2+
b
O2c
H2O
+
d
CO2配平后a、b、c、d之和为
(
)
A.15    B.14    C.13     D.10
6.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现代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请看以下事例:
(1)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的作用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使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反应,并转化为两种气体,其中一种可以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另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这两种气体是(写化学式)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如何大量、廉价地制备氢气是各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正在努力研究的课题。目前,科学家已开发出一种含镍氧化物半导体粉末,将少量这种粉末放入水中,用波长为402纳米的可见光照射,能够不断地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在上述过程中,这种氧化物粉末的作用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模块四
小结评价
【本课知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标、查
【我的困惑】: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学习目标】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计算。
【学习方法】探究学习  小组合作
【教学难点】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学习过程】
模块一  预习反馈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1)设
(2)写
(3)找
(4)列
(5)解
(6)答
模块二  合作探究
学点一
、计算依据
氢气燃烧的方程式为
:
2H2
+
O2
2H2O
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为
4
32
36
16g
(
)
(
)
(
)
160g
(
)
(
)
(
)
3.6g
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的依据就是

学点二、
计算过程
例题:嫦娥一号发射所使用燃料是氢气,若在火箭中提供了1600Kg的液氢,需要填充多少氧气才能使氢气完全燃烧?
解题的一般步骤
解题格式(我的解答)
备注
(1)设出未知数(2)写出反应的方程式(要配平)(3)找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4)列比例式,(5)求解(6)写出答语
模块三  形成提升
1.现将A、B两种物质各10
g混合加热,A完全反应,生成8
gC和4
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
A.1:1
B.2:1
C.4:1
D.5:1
2.工业上用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的方法可制生石灰(CaO)和CO2,如要制得56t氧化钙,需要CaCO3多少吨?(CaCO3
====
CaO
+
CO2
)
3.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H2。若要制得标准状况下11.2
L
H2(标准状况下H2的密度为0.089g/L),至少需要锌多少克 (Zn
+
H2SO4
====
H2↑
+
ZnSO4)

4.在潜水艇中常用过氧化钠制取氧气(2Na2O2+2CO2===2Na2CO3+O2)。.现有质量分数为的过氧化钠样品975g与足量的二氧化碳反应,可生成多少克氧气
5.某同学为检测当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他在实验室用6g石灰石样品(主要成分是CaCO3,杂质不参加反应)与19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残留物质量为22.8g。
提示:
①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为混合物。
②CaCO3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CaCO3+2HCl
CaCl2+CO2↑+H2O
求:(1)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
(2)样品中含多少克碳酸钙?
6.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2Mg+O22MgO的反应方程式,下列各组数据正确的是(
 

A.镁的质量2
g,氧气质量3
g,氧化镁质量5
g
B.镁的质量3
g,氧气质量2
g,氧化镁质量5
g
C.镁的质量1
g,氧气质量4
g,氧化镁质量5
g
D.镁的质量4
g,氧气质量1
g,氧化镁质量5
g
模块四
小结评价
【本课知识】:计算步骤:
【我的困惑】:
△课时2
化学方程式
【学习目标】
1.
了解什么是化学方程式。
2.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3.学会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学习方法】探究学习  小组合作
【学习重点】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学习难点】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学习过程】
模块一  预习反馈
叫化学方程式。
模块二  合作探究
学点一、化学方程式
1.
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a、
碳在空气中燃烧。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
电解水。
d、
磷在空气中燃烧。
2.比较这种表示方法与用
C
+
O2
CO2
来表示的异同。
3.总结:像这样用
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

学点二、化学方程式的组成
1、一个化学方程式由



等几部分组成。
①化学式:表示物质。反应物的化学式写在
,生成物的化学式写在

②“+”:用来连接化学式与化学式。(反应物与反应物,生成物与生成物)
③“====”:用来连接

④“条件”:表示反应需要的条件。写在

=====”的
常见的条件有:
2.化学方程式的特征:化学方程式是一个

讨论:

4P+5O2
2P2O5
与H2+O2
H2O
有什么不同?

H2+O2
H2O
怎样写才称是化学方程式?
学点三、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意义或读法)
任何一个化学变化都包含有物质改变和总质量不变的对立统一,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变化的等式就是化学方程式(如2H2+
O2===2H2
O),它可以提供如下信息:
(1)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如

(2)各物质间的质量比,如

(3)各粒子间的相对数量关系,如

(4)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5)反应的类型(如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等)。如这个反应是

模块三  形成提升
1、化学方程式不能提供的信息是(

A.通过什么条件反应
B.哪些物质参加反应
C.生成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
D.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
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H2+O2==
2H2O
B.C+O2==
CO2↑
C.2P+5O2==P2O5
D.CO2+Ca(OH)2===CaCO3↓+H2O
3.在化学反应2Mg+O2===2MgO中,镁、氧气和氧化镁的质量比依次是()
A.3:2:5
B.2:1:2
C.3:2:4
D.6:
2:5
4.葡萄糖发生的氧化反应可表示为C6H12Ox+6O2===6CO2+6H2O,
x的值为(

A.3
B.6
C.9
D.12
5.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2H2+O22H2O的读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了水
B.每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两个水分子
C.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D.两个氢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水分子
模块四
小结评价
【本课知识】:写出化学方程式:2Mg+O2===2MgO的意义。
【我的困惑】: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时1
质量守恒定律
【学习目标】
1、记住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宏观表现和微观本质;
3、学会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和解释某些现象。
【学习方法】探究学习  小组合作
【学习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微观本质。    
【学习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学习过程】
模块一  预习反馈
1.化学反应中
,等于
的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的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
成新分子。
3.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
没有改变,
没有增减,
也没有改变。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模块二  合作探究
学点一、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假设】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实验方案一
:白磷燃烧前后的质量测定
实验步骤:
1.称量装有少量白磷的密闭容器的质量。
2.加热锥形瓶。
3.冷却后第二次称量。
①根据
现象判断已经发生反应。
②天平
平衡。
实验方案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完成书上的表格)
无数个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
。具有普遍意义。
【拓展】: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质量守恒定律描述的是化学变化而不是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质量守恒定律描述的是质量而不是体积。
质量守恒定律描述的是所有化学反应。(即所有化学反应都遵守)
实验方案三、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有气泡产生,剩余物质量比原来反应物的质量减小。
【讨论1】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后,剩余物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比原来反应物的质量减小,这个反应会违反质量守恒定律吗?
为什么?
m1=m2>m3
分析以上问题及实验中m3质量减少的原因。
【讨论2】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细铁丝的质量
四氧化三铁,为什么?(填“<、=、>”)(下同)
2、镁也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那么镁的质量
氧化镁的质量。
实验方案四、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讨论3】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
2、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会出现什么实验结果?
【拓展】:分析上述问题,并分析定律内容的关键字词,如“参加”是指真正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生成物的质量”包括沉淀、气体等全部的生成物质。
学点二、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
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呢?
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请用原子、分子的观点分析这一变化的过程。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
分子
原子
新分子
新物质
分子分解成
,分子种类改变;
原子不能再分,原子种类

结论:
1.质量守恒的原因: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种类
,原子质量
,原子数目

2.元素
不变,
不变

3.物质的质量总和

模块三  形成提升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
L氢气和1
L氧气反应能生成2
L水
B.蜡烛完全燃烧后,蜡烛没有了,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C.只有固体、液体间的物质反应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铁丝和氧气的质量之和。
E.100g冰加热后变成100g水,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在A
+
B
===
C
+
D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应中,5
gA物质跟4
g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
gC物质和

克D物质,你是根据

定律进行上述计算的。
【拓展总结】:
不变
宏观
不变
不变
六个不变
不变
微观
不变
不变
化学反应前后
一定改变
两个一定改变
一定改变
可能改变
两个可能改变
可能改变
【拓展拔高】:
1.
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

A.一定含碳元素和氢元素,不含氧元素
B.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C.一定含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氢元素与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1
2.:将24.5g氯酸钾与2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得到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6.9g,则反应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
,同时生成氯化钾
。(提示: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了氯化钾固体和氧气)
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X
、Y、
Z、
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的质量如下: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2
2
84
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4
0
14
(1)试推断反应后该密闭容器中X的质量为
(2)该容器中所发生的反应的表达式:
(3)该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为(

A.
分解反应
B.化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4.成语“点石成金”,本意为古代方士的一种法术,既能使石头变成黄金。现比喻能化腐朽为神奇。有人说他能把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变成黄金,请你用化学知识说明石灰石不能变成黄金的道理:

5.植物的光合作用表示为:二氧化碳
+
水→葡萄糖
+
氧气。则生成的葡萄糖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6.某有机物1.6g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2.2g二氧化碳和1.8g水,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中只含C,H两种元素
B.该有机物中一定含C,H元素,可能含O元素
C.该有机物中一定含C,H,O三种元素
D.该燃烧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7.环保部门常用I2O5测定空气受到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表达式I2O5+5CO=I2+5
X,根据生成X的多少,可以判断CO的含量,则X的化学式为
。你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

模块四
小结评价
【本课知识】:
质量守恒的原因:

【我的困惑】:
细沙
气球
白磷
稀盐酸
碳酸钠溶液
气球
弄破气球
CO2



称量m1
称量m2
称量m3
分解
重新组合化分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