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一年级上北京版4.6《古朗月行》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一年级上北京版4.6《古朗月行》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10 21:0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古朗月行》教案
教学目标:
1、展开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意境。
2、理解诗中蕴含的政治讽喻意义。
教学重难点:
1、
展开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意境。
2、
理解诗中蕴含的政治讽喻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1
猜迷
2
说说学过的和“月”有关的诗歌
3
《静夜思》几乎是我们所有人对唐诗最
( http: / / www.21cnjy.com )初最深刻的记忆了。而我们对于李白的的认识最早也是缘于他的这首明月诗了。“明月诗人”是中国诗人所向往的最高桂冠,中国历史最终馈赠给人类的三大“明月诗人”当中,李白的明月最是雄奇飘逸(苏轼的名誉最富于情思,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的明月则无人企及、无法超越)。。。今天我们将学习李白的另外一首明月诗:《古朗月行》。
二、美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注意字音、重音和节奏。
2、指明学生朗读,正音正字。韵律。
3、听教师示范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4、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诗歌。
5、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通过这几遍朗读,同学们了解到诗歌的大意了吗?结合课下注解疏通文意
三、品读诗歌,理解诗歌意境。
读过诗后,在你的脑海中会出现怎样的画卷?你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明确:诗歌描绘了月由圆到缺的变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情感变化。)
1、诗中哪些句子描绘了月由圆到缺的变化。
明确: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2
诗人是怎样描写圆月的?
明确:白玉盘
瑶台镜
看见仙人桂树玉兔
3、诗人对于这轮明亮的圆月有着怎样的情感?
明确:惊奇、无比喜爱。在诗人心中,圆月就是光明的象征。
4、请学生朗读1-8句,体会诗人对圆月的喜爱之情。
5、月亮由圆变缺从哪里体现出来的?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明确:描绘了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的情形。
6、这时候诗人的情感又有怎样的变化?诗中是如何描绘的
明确: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7、全班齐读9-14句,体会诗人矛盾重重而又忧心如焚的情感。
四、质疑探究,探究诗歌主旨。
1、学生自读诗歌,找出诗歌中不理解的问题。
2、学生质疑,互动答疑:
问题预设:
(1)诗中为什么要引入神话传说?
明确:按古代神话传说,勾勒了一幅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态的画面:当月亮初生时,仙人和桂树影影绰绰,一轮圆月中白兔在捣药。展现了月亮初生时的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21教育网
(2)诗中为什么要提到后羿?
明确:表现出诗人的感慨和希望。古代后羿射日,使天,人都免除了灾难。而现实中缺少这样的英雄,是希望有这样的英雄来扫除天下。
(3)诗人这样喜爱圆月,为什么还要写月由圆到蚀呢?
明确:“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是对当时朝政黑暗而发。通篇作隐语,化现实为幻景,以蟾蜍蚀月影射现实,说得十分婉转曲折。
3
教师小结:这首诗,大概是李白针对当时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黑暗而发的。唐玄宗晚年沉湎声色,宠幸杨贵妃,权奸、宦官、边将擅权,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诗中“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似是讽刺这一昏暗局面。沈德潜说,这是“暗指贵妃能惑主听”。(《唐诗别裁》)然而诗人的主旨却不明说,而是通篇作隐语,化现实为幻景,以蟾蜍蚀月影射现实,说得十分深婉曲折。诗中一个又一个新颖奇妙的想象,展现出诗人起伏不平的感情,文辞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发人深思,体现出李白诗歌的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拓展训练
1比比看,那个小组背出的和“月亮”有关的诗歌最多。
2
教师推荐积累
《把酒问月》【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3
当堂背诵诗歌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