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原题卷+解析卷+答题卡+答案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原题卷+解析卷+答题卡+答案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3.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10-10 10:50:23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单元测试题 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反应符合如图所示的反应是(  ) A.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B.氢气燃烧 C.浓硫酸的稀释 D.Ba(OH)2?8H2O和NH4Cl (固体)混合
【分析】
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或与水、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铝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工业制水煤气、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
【解答】
A.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 B.燃烧是放热反应,故B错误; C.浓H2SO4溶于水为放热过程,不是化学反应,故C错误; D.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固体反应是吸热反应,故D正确. 故选D.2·1·c·n·j·y
【答案】D
2.某反应的△H=+100kJ?mol-1,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反应活化能不小于100kJ?mol-1 B.正反应活化能小于100kJ?mol-1 C.逆反应活化能一定小于100kJ?mol-1 D.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小100kJ?mol-1 【分析】
根据在可逆反应过程中活化能有正反应和逆反应两种,焓变与活化能的关系是△H=正反应的活化能-逆反应的活化能;△H>0,则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解答】
A、某反应的△H=+100kJ?mol-1,则正反应的活化能-逆反应的活化能=+100kJ?mol-1,正反应活化能不小于100kJ?mol-1,故A正确; B、某反应的△H=+100kJ?mol-1,则正反应的活化能-逆反应的活化能=+100kJ?mol-1,正反应活化能不小于100kJ?mol-1,故B错误; C、某反应的△H=+100kJ?mol-1,则正反应的活化能-逆反应的活化能=+100kJ?mol-1,无法确定逆反应活化能的大小,故C错误; D、某反应的△H=+100kJ?mol-1,则正反应的活化能-逆反应的活化能=+100kJ?mol-1,即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大100kJ?mol-1,故D错误; 故选A.
【答案】A
3.已知反应A+B=C+D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吸热反应 B.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 C.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D.反应中断开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高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 【分析】
化学上把有热量放出的反应叫做放热反应,把吸收热量的反应叫做吸热反应,从图象可见,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能量,反应吸热.
【解答】
A、反应物能量大于生成物,反应吸热,故A正确; B、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如氯化铵和氢氧化钡反应吸热,不需要任何条件,故B错误; C、生成物能量高于反应物,故C正确; D、反应吸热,反应物键能大于生成物键能和,故D正确; 故选B.21*cnjy*com
【答案】B
4.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 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黄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B.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 kJ/mol,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H=-285.8 kJ/mol C.Ba(OH)2?8H2O(s)+2NH4Cl(s)═=BaCl2(s)+2NH3(g)+10H2O(l)△H<0 D.已知中和热为57.3 kJ/mol,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溶液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要大于57.3 kJ 【分析】
A、硫蒸气所含能量比硫固体多; B、据燃烧热大过年分析; C、氯化铵和氢氧化钡反应吸热; D、浓硫酸溶于水放热.
【解答】
A、硫蒸气比硫固体所含能量高,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黄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多,故A错误; B、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燃烧放出的热量,热化学方程式中氢气是2mol,故B错误; C、氯化铵和氢氧化钡反应吸热,△H>0,故C错误; D、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故将含0.5?mol?H2SO4的浓溶液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要大于57.3?kJ,故D正确; 故选D.www-2-1-cnjy-com
【答案】D
5.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l)+O2(g)═SO2(g)△H=-293.23kJmol-1,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mol固体S单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293.23 kJ B.1mol气体S单质燃烧放出的热量小于293.23 kJ C.1 molSO2(g)的键能的总和大于1 mol S(l)和1 molO2(g)的键能之和 D.1 molSO2(g)的键能的总和小于1 mol S(l)和1 molO2(g)的键能之和 【分析】
物质由液态转变成固态要放出热量,由液态转变成气态要吸收热量,放热反应中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小于新键形成所放出的能量,据此对各选项进行判断.
【解答】
A.物质由液态转变成固态要放出热量,则1mol固体S单质燃烧放出的热量小于297.23kJ?mol-1,故A错误; B.物质由液态转变成气态要吸收热量,则1mol气体S单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297.23kJ?mol-1,故B错误; C.放热反应中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小于新键形成所放出的能量,则1molSO2的键能总和大于1molS和1molO2的键能总和,故C正确; D.放热反应中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小于新键形成所放出的能量,则1molSO2的键能总和大于1molS和1molO2的键能总和,故D错误; 故选C.
【答案】C
6.下列关于能量转换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白炽灯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煤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 【分析】
A、白炽灯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B、光合作用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电解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物质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
【解答】
A、白炽灯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故A错误; 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在生物体内储存,故B正确; C、电解装置将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C正确; D、物质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释放出来,故D正确; 故选A.【来源:21cnj*y.co*m】
【答案】A
7.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的是(  ) A.2H2(g)+O2(g)═2H2O(l);△H1 2H2(g)+O2(g)═2H2O(g); △H2 B.S(g)+O2(g)═2SO2(g); △H1 S(s)+O2(g)═2SO2(g); △H2 C.C(s)+1/2O2(g)═CO(g); △H1 C(s)+O2(g)═CO2(g);△H2 D.H2(g)+Cl2(g)═2HCl(g); △H1 1/2H2(g)+1/2Cl2(g)═HCl(g); △H2 【分析】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液态水变为气态水的过程是吸热过程; B、固体硫变为气态硫需要吸收热量; C、碳单质完全燃烧放热多于不完全燃烧放的热. D、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加倍,焓变数值加倍.21cnjy.com
【解答】
A、物质的燃烧反应是放热的,所以焓变是负值,液态水变为气态水的过程是吸热的,故△H1<△H2,故A错误; B、物质的燃烧反应是放热的,所以焓变是负值,固体硫变为气态硫需要吸收热量,硫蒸气燃烧放热多,所以△H1<△H2,故B错误; C、碳单质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热多于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放的热,反应的焓变是负值,故△H1>△H2,故C正确; D、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加倍,焓变数值加倍,该化合反应是放热的,所以焓变值是负值,2△H1=△H2,△H1<△H2,故D错误; 故选C.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答案】C
8.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在反应中,破坏1mol氢气中的化学键消耗能量为Q1KJ,破坏1mol氧气中的化学键消耗能量为Q2KJ,形成1molO-H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Q1+Q2>4Q3 B.Q1+Q2<Q3 C.1mol氧气和2mol氢气的总能量高于1mol水的总能量 D.1mol氧气和2mol氢气的总能量低于1mol水的总能量 【分析】
化学反应中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热△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放热反应的△H<0,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据此计算.【出处:21教育名师】
【解答】
破坏1molH-H消耗的能量为Q1kJ,则H-H键能为Q1kJ/mol,破坏1molO═O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则O═O键键能为Q2kJ/mol, 形成1molO-H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则H-O键能为Q3kJ/mol, 反应热△H=2Q1kJ/mol+Q2kJ/mol-4×Q3kJ/mol=(2Q1+Q2-4Q3)KJ/mol, 由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热△H<0,即(2Q1+Q2-4Q3)<0,所以2Q1+Q2<4Q3, 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即1mol氧气和2mol氢气的总能量高于1mol水的总能量; 故选C.
【答案】C
9.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如图为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mo N2(g)和1mo O2(g)完全反应放出的能量为180kJ B.通常情况下,N2(g)和O2(g)混合能直接生成NO C.1mol N2(g)和1mol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molN(g)具有的总能量 D.NO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分析】
A、分析能量变化黑球代表氧原子,依据反应焓变=反应物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生成物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计算判断; B、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才能反应; C、依据A计算的焓变判断反应能量变化,结合反应前后能量守恒分析; D、一氧化氮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
【解答】
A、焓变=反应物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生成物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N2+O2═2NO,△H=946kJ/mol+498kJ/mol-2×632kJ/mol=+180kJ/mol,反应是吸热反应,故A错误; B、通常情况下,N2(g)和O2(g)混合不能直接生成NO,需要放电条件,故B错误; C、由图中数据可得反应物键的断裂吸收(946+498)=1444kJ/mol的能量,生成物键的形成放出2×632=1264kJ/mol的能量,故该反应是吸热反应,依据能量守恒,1molN2(g)和1mol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mol NO(g)具有的总能量,故C正确; D、一氧化氮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不是酸性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C.
【答案】C
10.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浓H2SO4稀释 ④固体NaOH溶于水 ⑤H2在Cl2中燃烧 ⑥高温制取水煤气(  ) A.②③④⑤??B.②③④???C.②⑤????D.①③⑤ 【分析】
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或与水、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铝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工业制水煤气、碳(一氧化碳、氢气等)还原金属氧化物、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
【解答】
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是物理变化,故①错误; ②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②正确; ③浓H2SO4稀释是物理变化,故③错误; ④固体NaOH溶于水是物理变化,故④错误; ⑤H2在Cl2中燃烧是放热反应,故⑤正确; ⑥碳与水高温制取水煤气是吸热过程,故⑥错误. 故选C.
【答案】C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C.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如常温、加热等)也能发生 D.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高低 【分析】
A.化学反应在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有的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反应条件; C.有的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如常温、加热等)能发生; D.反应的能量变化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高低.
【解答】
A.化学反应中除了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还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所以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的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即放热和吸热,故A正确; B.有的放热反应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故B错误; C.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如常温、加热等)也能发生,如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在常温下就能进行,碳能与二氧化碳属于吸热反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故C正确; D.化学反应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依据能量守恒分析判断反应能量变化,故D正确; 故选B.
【答案】B
12.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O(l) △H=-57.3kJ/mol,向1L 1mol?L-1的下列溶液中分别加入1L 0.5mol?L-1的Ba(OH)2溶液:①稀醋酸;②稀硫酸;③稀盐酸,完全反应的热效应分别为△H1、△H2、△H3,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 A.△H1>△H2>△H3????????B.△H1<△H3<△H2 C.△H2<△H3<△H1????????D.△H1=△H3>△H2 【分析】【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5℃,101k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注意弱电解质的电离吸热,硫酸根和钡离子反应释放热量来解答.
【解答】
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OH-(aq)=H2O△H=-57.3kJ/mol,分别1L1mol?L-1的下列溶液中分别加入1L0.5mol?L-1的Ba(OH)2溶液:①稀醋酸;②稀硫酸;③稀盐酸,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之间反应放热,则放出的热量最高,焓变最小,稀盐酸是强的稀酸,所以碱的量一定的条件下,放出的热量等于中和热,稀醋酸是弱酸,电离需要吸热,放出的热量最小,所以焓变最大,即△H1>△H3>△H2, 故选C.
【答案】C
把下列物质分别加入盛水的锥形瓶内,立即塞紧带U 形管的塞子.已知U形管内预先装有少量水且液面相平(为便于观察,预先染成红色),加入下列(  )物质后,发生如图所示变化. ①NH4NO3晶体; ②浓H2SO4; ③NaOH粉末; ④NaCl晶体 ⑤Na2O2固体; ⑥生石灰.
A.①②④⑤??B.①②③???C.③④⑤???D.②③⑤⑥ 【分析】
根据U形管中现象的实质是锥形瓶内的气压高于大气压,锥形瓶内气压增大的原因,可能是化学反应生成了气体,也可能是物质溶解或化学反应放出热量,还可能是既生成气体又放出热量,据此分析来解答.
【解答】
U形管中现象的实质是锥形瓶内的气压高于大气压,锥形瓶内气压增大的原因,可能是化学反应生成了气体,也可能是物质溶解或化学反应放出热量,还可能是既生成气体又放出热量, ①硝酸铵晶体溶于水吸收热量,锥形瓶内的气体压强减小,故①错误; ②浓硫酸溶于水放热,锥形瓶内的气体压强增大,故②正确; ③NaOH粉末溶于水放热,锥形瓶内的气体压强增大,故③正确; ④氯化钠与水不反应,气体体积不变,故④错误; ⑤Na2O2与H2O反应2Na2O2+2H2O═4NaOH+O2↑,生成O2并放出热量,锥形瓶内的气体压强增大,故⑤正确; ⑥生石灰与H2O反应CaO+H2O=Ca(OH)2,放出热量锥形瓶内的气体压强增大,故⑥正确; 故选D.
【答案】D
14.通常人们把拆开1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或形成1mol某化学键所释放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已知热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g)△H=-92.4kJ/mol请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和表中数据计算N≡N键的键能x约为(  )
化学键
H-H
N≡N
H-N
键能
436 kJ/mol
x
391kJ/mol
A.431kJ/mol? B.946kJ/mol? C.649kJ/mol? D.869kJ/mol 【分析】www.21-cn-jy.com
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减去新键生成释放的能量值即为反应热,1molN2含有1molN≡N,1molH2含有1molH-H,1molNH3含有3molN-H,依据△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进行计算.21·世纪*教育网
【解答】
已知:H-H键能为436kJ/mol,N-H键键能为391kJ/mol,令N≡N键的键能为x,对于反应N2(g)+3H2(g)=2NH3(g)△H=-92.4kJ/mol,反应热=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故△H=xkJ/mol+3×436kJ/mol-2×3×391=-92.4kJ/mol 解得:x≈945.6kJ/mol, 故选B.
【答案】B
15.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 ①天然气 ②核能 ③石油 ④太阳能 ⑤风能 ⑥氢能.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⑤???D.②④⑥ 【分析】
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风能、氢能、生物质能等都是新能源.
【解答】
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能源,对环境的污染较重,不能再生,不是新能源,常见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风能、氢能、生物质能等,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 故选B.
【答案】B
16.下列有关能量转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B.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 C.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热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 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 【分析】
A.煤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B.植物在光合作用中的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将光能(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C.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化学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 D.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
【解答】
A.煤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故A错误; B.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植物死后,其尸体的一部分被腐生细菌或是真菌分解,剩下的植物的这些残骸经过一系列的演变形成了煤炭.所以煤中储存的能量来源于植物,植物中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能(或光能),所以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故B正确; C.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化学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故C错误; 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故D错误; 故选B.【版权所有:21教育】
【答案】B
17.18g碳单质与标准状况下22.4LO2反应放出热量是Q1kJ,已知由碳单质生成1molCO2气体放热Q2 kJ.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碳燃烧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s)+1/2O2(g)═CO(g)△H=(Q1-0.5Q2)kJ/mol B.由碳燃烧生成1molCO放出的热量是(Q1-0.5Q2)kJ C.由碳燃烧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C(s)+O2(g)═2CO(g)△H=(Q2-2Q1)kJ/mol D.碳和C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s)+CO2(g)═2CO(g)△H=(2Q2-2Q1)kJ/mol 【分析】
已知由碳单质生成1molCO2气体放热Q2kJ,则C燃烧生成CO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O2(g)═CO2(g)△H=-Q2kJ/mol; 18g碳单质的物质的量为=1.5mol,标准状况下22.4LO2的物质的量为1mol,二者反应生成CO和CO2,反应放出热量是Q1kJ, 设18gC燃烧生成的CO为xmol,生成CO2为ymol, 则x+y=1.5mol,x+2y=2mol,解得x=1mol,y=0.5mol,所以生成1molCO放热为Q1-0.5Q2kJ,据此结合选项分析.
【解答】
已知由碳单质生成1molCO2气体放热Q2kJ,则C燃烧生成CO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O2(g)═CO2(g)△H=-Q2kJ/mol; 18g碳单质的物质的量为=1.5mol,标准状况下22.4LO2的物质的量为1mol,二者反应生成CO和CO2,反应放出热量是Q1kJ, 设18gC燃烧生成的CO为xmol,生成CO2为ymol, 则x+y=1.5mol,x+2y=2mol,解得x=1mol,y=0.5mol,所以生成1molCO放热为Q1-0.5Q2kJ, A.生成1molCO放热为Q1-0.5Q2kJ,所以由碳燃烧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s)+1/2O2(g)═CO(g)△H=-(Q1-0.5Q2)kJ/mol,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由碳燃烧生成1molCO放出的热量是(Q1-0.5Q2)kJ,故B正确; C.生成1molCO放热为Q1-0.5Q2kJ,则由碳燃烧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C(s)+O2(g)═2CO(g)△H=(Q2-2Q1)kJ/mol,故C正确; D.C燃烧生成CO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O2(g)═CO2(g)△H=-Q2kJ/mol,碳燃烧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C(s)+O2(g)═2CO(g)△H=(Q2-2Q1)kJ/mol,所以由盖斯定律可知,C(s)+CO2(g)═2CO(g)△H=(2Q2-2Q1)kJ/mol,故D正确. 故选A.
【答案】A
18.在1200℃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 ①H2S(g)+O2(g)═SO2(g)+H2O(g)△H1 ②2H2S(g)+SO2(g)═S2(g)+2H2O(g)△H2 ③H2S(g)+O2(g)═S(g)+H2O(g)△H3 ④S(g)═S2(g)△H4 则△H4的正确表达式为(  ) A.△H4=(△H1+△H2-3△H3)????B.△H4=(3△H3-△H1-△H2) C.△H4=(△H1+△H2-3△H3)????D.△H4=(△H1-△H2-3△H3) 【分析】
根据盖斯定律,将热化学方程式①+②-③×3可得④S(g)═S2(g),据此可计算出焓变△H4.
【解答】
①H2S(g)+O2(g)═SO2(g)+H2O(g)△H1 ②2H2S(g)+SO2(g)═S2(g)+2H2O(g)△H2 ③H2S(g)+O2(g)═S(g)+H2O(g)△H3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③×3可得④S(g)═S2(g)△H4=+△H2+△H1-3△H3=(△H1+△H2-3△H3), 故选A.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6分)
19.(12分)指出下列变化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1)学校燃烧煤煮饭 ______ , (2)给手机的电池充电 ______ , (3)用蓄电池点亮灯泡 ______ , (4)电解水得到O2和H2 ______ .
【分析】
根据化学与热能、光能、电能、太阳能等之间相互转化分析,原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解答】
学校燃烧煤煮饭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释放出来,故答案为: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2)给手机的电池充电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答案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3)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用蓄电池点亮灯泡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答案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4)电解水得到O2和H2,是利用电解池在通电条件下让水发生分解反应,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答案为:电能变化学能.
【答案】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2)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3)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4)电能变化学能.
20.(12分)今有两个氢气燃烧生成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H2(g)+1/2O2(g)═H2O(g)△H=a kJ/mol 2H2(g)+O2(g)═2H2O(l)△H=b kJ/mol 请回答下列问题:(提示:|b|表示b的绝对值) (1)若2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则放出的热量 ______ |b|kJ(填“>”、“<”或“=”) (2)反应热的关系:2a ______ b(填“>”、“<”或“=”). (3)若已知H2(g)+1/2O2(g)═H2O(g)△H=-242kJ/mol,且氧气中1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kJ,水蒸气中1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kJ,则氢气中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的热量为 ______ .21·cn·jy·com
【分析】
(1)从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能量不同进行分析; (2)根据盖斯定律计算2H2O(g)═2H2O(l)的反应热,判断反应热,进而进行比较; (3)根据反应热等于反应物的总键能减去生成物的总键能计算.  21*cnjy*com
【解答】
(1)液态水生成气态水时要吸热,由2H2(g)+O2(g)═2H2O(l)△H=b?kJ/mol可知,若2molH2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则放出的热量小于|b|kJ,故答案为:<; (2)已知:①H2(g)+1/2O2(g)═H2O(g)△H=a?kJ/mol;②2H2(g)+O2(g)═2H2O(l)△H=b?kJ/mol, 利用盖斯定律,将①×2-①, 可得:2H2O(l)═2H2O(g);△H=(2a-b)kJ/mol, 因液态水生成气态水时要吸热,则 2a-b>0, 所以:2a>b, 故答案为:>; (3)已知H2(g)+1/2O2(g)═H2O(g)△H=-242kJ/mol,设H-H键断裂时吸收的热量为xkJ, 根据反应热等于反应物的总键能减去生成物的总键能,则x+×496-2×463=-242, 则x=436, 故答案为:436.
【答案】
(1)<; (2)>; (3)436.
21.(10分)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4g硫粉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放出37kJ的热量: ______ (2)9g铝与足量氯气化合生成固体氯化铝,放出热量274.2kJ: ______ .
【分析】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解答】
(1)4g硫粉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放出37kJ的热量,所以32g硫粉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放出296kJ的热量,则热化学方程式为:S(s)+O2(g)═SO2(g),△H=-296kJ/mol, 故答案为:S(s)+O2(g)═SO2(g),△H=-296kJ/mol; (2)9g铝与足量氯气化合生成固体氯化铝,放出热量274.2kJ,所以54g铝与足量氯气化合生成固体氯化铝,放出热量1645.2kJ,则热化学方程式:2Al(s)+3Cl2(g)═2AlCl3(s),△H=-1645.2kJ/mol, 故答案为:2Al(s)+3Cl2(g)═2AlCl3(s),△H=-1645.2kJ/mol.
【答案】
(1)S(s)+O2(g)═SO2(g),△H=-296kJ/mol; (2)2Al(s)+3Cl2(g)═2AlCl3(s),△H=-1645.2kJ/mol.2-1-c-n-j-y
22.(12分)乙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3L完全燃烧需相同状况下的O210L.求: (1)乙烷和乙烯的体积比. (2)燃烧标况下672L该混合气体,求放出的热量.(已知乙烷和乙烯的燃烧热△H分别为-1559.8kJ/mol、-14411.0kJ/mol)
【分析】
(1)设乙烷的体积为a?L,乙烯的体积为b?L,根据二者总体积及消耗氧气体积列方程计算; (2)计算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进而计算乙烷、乙烯物质的量,再根据燃烧热计算放出的热量. 21教育网
【解答】
(1)设乙烷的体积为a?L,乙烯的体积为b?L, 由二者总体积,可得:a+b=3? 根据反应式CxHy+(x+)O2xCO2+H2O,可得:3.5a+3?b=10, 联立方程,解得a=2??b=1????? 即V(乙烷):V(乙烯)=2:1 答:乙烷和乙烯的体积比为2:1. (2)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为:=30?mol 放出热量为:30?mol××1559.8?kJ/mol+30?mol××1411.0?kJ/mol=45306?kJ, 答:放出热量为45306?kJ.
【答案】
(1)2:1. (2)45306?kJ.
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B
D
C
A
C
C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B
C
D
B
B
B
A
A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6分)
19.(12分)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2)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3)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4)电能变化学能.
20.(12分)
(1)<; (2)>; (3)436.
21.(10分)
(1)S(s)+O2(g)═SO2(g),△H=-296kJ/mol; (2)2Al(s)+3Cl2(g)═2AlCl3(s),△H=-1645.2kJ/mol.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2.(12分)
(1)设乙烷的体积为a?L,乙烯的体积为b?L, 由二者总体积,可得:a+b=3? 根据反应式CxHy+(x+)O2xCO2+H2O,可得:3.5a+3?b=10, 联立方程,解得a=2??b=1????? 即V(乙烷):V(乙烯)=2:1 答:乙烷和乙烯的体积比为2:1. (2)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为:=30?mol 放出热量为:30?mol××1559.8?kJ/mol+30?mol××1411.0?kJ/mol=45306?kJ, 答:放出热量为45306?kJ.21教育网
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单元测试题 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6分)
19.(12分)
(1)     
(2)      
(3)     
(4)      
20.(12分)
(1)     
(2)      
(3)     
21.(10分)
(1)     
(2)      
22.(12分)
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反应符合如图所示的反应是(  ) A.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B.氢气燃烧 C.浓硫酸的稀释 D.Ba(OH)2?8H2O和NH4Cl (固体)混合
2.某反应的△H=+100kJ?mol-1,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反应活化能不小于100kJ?mol-1 B.正反应活化能小于100kJ?mol-1 C.逆反应活化能一定小于100kJ?mol-1 D.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小100kJ?mol-1
已知反应A+B=C+D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吸热反应 21cnjy.com
B.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 C.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D.反应中断开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高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21·世纪*教育网
4.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 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黄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B.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 kJ/mol,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H=-285.8 kJ/mol C.Ba(OH)2?8H2O(s)+2NH4Cl(s)═=BaCl2(s)+2NH3(g)+10H2O(l)△H<0 D.已知中和热为57.3 kJ/mol,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溶液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要大于57.3 kJ21·cn·jy·com
5.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l)+O2(g)═SO2(g)△H=-293.23kJmol-1,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mol固体S单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293.23 kJ B.1mol气体S单质燃烧放出的热量小于293.23 kJ C.1 molSO2(g)的键能的总和大于1 mol S(l)和1 molO2(g)的键能之和 D.1 molSO2(g)的键能的总和小于1 mol S(l)和1 molO2(g)的键能之和
6.下列关于能量转换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白炽灯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煤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
7.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的是(  ) A.2H2(g)+O2(g)═2H2O(l);△H1 2H2(g)+O2(g)═2H2O(g); △H2 B.S(g)+O2(g)═2SO2(g); △H1 S(s)+O2(g)═2SO2(g); △H2 C.C(s)+1/2O2(g)═CO(g); △H1 C(s)+O2(g)═CO2(g);△H2 D.H2(g)+Cl2(g)═2HCl(g); △H1 1/2H2(g)+1/2Cl2(g)═HCl(g); △H2
8.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在反应中,破坏1mol氢气中的化学键消耗能量为Q1KJ,破坏1mol氧气中的化学键消耗能量为Q2KJ,形成1molO-H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Q1+Q2>4Q3 B.Q1+Q2<Q3 C.1mol氧气和2mol氢气的总能量高于1mol水的总能量 D.1mol氧气和2mol氢气的总能量低于1mol水的总能量www.21-cn-jy.com
9.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如图为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1mo N2(g)和1mo O2(g)完全反应放出的能量为180kJ B.通常情况下,N2(g)和O2(g)混合能直接生成NO C.1mol N2(g)和1mol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molN(g)具有的总能量 D.NO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www-2-1-cnjy-com
10.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浓H2SO4稀释 ④固体NaOH溶于水 ⑤H2在Cl2中燃烧 ⑥高温制取水煤气(  ) A.②③④⑤??B.②③④???C.②⑤????D.①③⑤【出处:21教育名师】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C.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如常温、加热等)也能发生 D.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高低 【版权所有:21教育】
12.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O(l) △H=-57.3kJ/mol,向1L 1mol?L-1的下列溶液中分别加入1L 0.5mol?L-1的Ba(OH)2溶液:①稀醋酸;②稀硫酸;③稀盐酸,完全反应的热效应分别为△H1、△H2、△H3,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 A.△H1>△H2>△H3????????B.△H1<△H3<△H2 C.△H2<△H3<△H1????????D.△H1=△H3>△H2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把下列物质分别加入盛水的锥形瓶内,立即塞紧带U 形管的塞子.已知U形管内预先装有少量水且液面相平(为便于观察,预先染成红色),加入下列(  )物质后,发生如图所示变化. ①NH4NO3晶体; ②浓H2SO4; ③NaOH粉末; ④NaCl晶体 ⑤Na2O2固体; ⑥生石灰. 21*cnjy*com
①②④⑤??B.①②③???C.③④⑤???D.②③⑤⑥
14.通常人们把拆开1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或形成1mol某化学键所释放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已知热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g)△H=-92.4kJ/mol请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和表中数据计算N≡N键的键能x约为(  )
化学键
H-H
N≡N
H-N
键能
436 kJ/mol
x
391kJ/mol
A.431kJ/mol? B.946kJ/mol? C.649kJ/mol? D.869kJ/mol2·1·c·n·j·y
15.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 ①天然气 ②核能 ③石油 ④太阳能 ⑤风能 ⑥氢能.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⑤???D.②④⑥2-1-c-n-j-y
16.下列有关能量转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B.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 C.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热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 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
17.18g碳单质与标准状况下22.4LO2反应放出热量是Q1kJ,已知由碳单质生成1molCO2气体放热Q2 kJ.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碳燃烧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s)+1/2O2(g)═CO(g)△H=(Q1-0.5Q2)kJ/mol B.由碳燃烧生成1molCO放出的热量是(Q1-0.5Q2)kJ C.由碳燃烧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C(s)+O2(g)═2CO(g)△H=(Q2-2Q1)kJ/mol D.碳和C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s)+CO2(g)═2CO(g)△H=(2Q2-2Q1)kJ/mol   21*cnjy*com
18.在1200℃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 ①H2S(g)+O2(g)═SO2(g)+H2O(g)△H1 ②2H2S(g)+SO2(g)═S2(g)+2H2O(g)△H2 ③H2S(g)+O2(g)═S(g)+H2O(g)△H3 ④S(g)═S2(g)△H4 则△H4的正确表达式为(  ) A.△H4=(△H1+△H2-3△H3)????B.△H4=(3△H3-△H1-△H2) C.△H4=(△H1+△H2-3△H3)????D.△H4=(△H1-△H2-3△H3)【来源:21cnj*y.co*m】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6分)
19.(12分)指出下列变化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1)学校燃烧煤煮饭 ______ , (2)给手机的电池充电 ______ , (3)用蓄电池点亮灯泡 ______ , (4)电解水得到O2和H2 ______ .21教育网
20.(12分)今有两个氢气燃烧生成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H2(g)+1/2O2(g)═H2O(g)△H=a kJ/mol 2H2(g)+O2(g)═2H2O(l)△H=b kJ/mol 请回答下列问题:(提示:|b|表示b的绝对值) (1)若2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则放出的热量 ______ |b|kJ(填“>”、“<”或“=”) (2)反应热的关系:2a ______ b(填“>”、“<”或“=”). (3)若已知H2(g)+1/2O2(g)═H2O(g)△H=-242kJ/mol,且氧气中1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kJ,水蒸气中1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kJ,则氢气中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的热量为 ______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10分)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4g硫粉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放出37kJ的热量: ______ (2)9g铝与足量氯气化合生成固体氯化铝,放出热量274.2kJ: ______ .
22.(12分)乙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3L完全燃烧需相同状况下的O210L.求: (1)乙烷和乙烯的体积比. (2)燃烧标况下672L该混合气体,求放出的热量.(已知乙烷和乙烯的燃烧热△H分别为-1559.8kJ/mol、-14411.0kJ/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