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1张PPT。中国空间站——“天宫”升入太宫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天宫二号是一个长期在轨自动运行、短期载人的飞行器,用于进一步验证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及进行一系列空间试验的空间实验室。主要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我国空间科学实验的重大战略工程之一,1992年9月21日,中国政府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
第二步,在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并利用载人飞船技术改装、发射一个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第三步,建造载人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简介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起飞
2001年1月10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二号飞船。
2002年3月25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三号飞船。
2002年12月30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舟”四号无人飞船。神州五号实现了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9时09分50秒,“神舟”五号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是38岁的杨利伟。他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14圈,经过21小时23分、60万公里的安全飞行后,他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杨利伟,男,汉族, 大学文化程度,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他历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中共十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杨利伟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之久。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1]2014年9月15日,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在北京闭幕,杨利伟被授予列昂诺夫奖。[2]神州六号实现多人多天航天飞行2005年10月12日,我国进行了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发射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第一次将我国两名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同时送上太空,进行“多人多天”的飞行任务。神舟六号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神州七号首次实现太空行走2008年9月25日,我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 27日,翟志刚身着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身着俄罗斯“海鹰”舱外航天服的刘伯明的辅助下,进行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中国随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神七三名航天员分别是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神州八号实现首次在轨交会对接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承载着首次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八号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6时07分进入轨道,开始“追赶”天宫。
2011年11月3日凌晨1时36分,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对接;11月14日20时许神舟八号完成与天宫一号的二次交会对接。神州九号实现首次手控交会对接2012年6月16日,我国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驾乘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在顺利完成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自动交会对接和手控交会对接,并进入天宫一号圆满完成一系列科学实验后,于6月29日安全返回地面。神九航天员:景海鹏 、刘旺、 刘洋1:景海鹏,男,汉族,山西省运城市人,中共党员,硕士学位。1966年10月出生,1985年6月入伍,1987年9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大校军衔。曾任空军某师某团司令部领航主任,安全飞行120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
2:刘旺,男,汉族,山西省平遥县人,中共党员,硕士学位。1969年3月出生,1988年8月入伍,1988年6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大校军衔。曾任空军某师某团某飞行大队中队长,安全飞行1000小时,被评为空军二级飞行员。
3:刘洋,女,汉族,河南省林州市人,中共党员,学士学位。1978年10月6日出生,1997年8月入伍,2001年5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四级航天员,少校军衔。刘洋成为第一位飞天的中国女航天员。神州十号实现首次中国人太空授课2013年6月11日,我国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驾乘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中国飞天英雄中国载人空间站宇航员喝水宇航员要想喝到水,得使用一种带吸管的塑料杯。用敞口杯,水在太空里就成了水珠,在空间里不是流动,而是滚动,想这样喝水,就要用嘴去捉住后才能“吸”到嘴里航天员在太空中不是走,而是飘为了能平稳地走路,宇航员都穿鞋底带钩的鞋子,好牢牢地钩住带网格的地板。航天员在太空洗澡在宇宙飞船里 洗澡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从喷头喷出的水总是漂浮在空 中。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科学家设计了一种特殊的淋浴器,它可以把喷出来的水朝一个方向吸。寻找身边的科技寻找身边的科技XUNZHAOSHENBIANDEKEJI寻找身边的科技寻找身边的科技衣食住行其他科技产品的不断改进和创新,极大的改善和提高着我们的生活质量。
面条是日本人的传统食品。为了能吃到一碗热面条,他们宁愿在饭馆前排成一条长龙。这个现象被安藤百福注意到了。他想:"做面条太费时间,为什么不可以让它更简便呢?那样人们就不用排队了。"安藤百福马上开始试制方便面。
他在开发之际设定了五个条件:
1.必须简便;
2.必须可口、有营养;
3.必须能在常温下长期存放;
4.必须卫生;
5.必须廉价。
经过反复试验第一批方便面条于1958年8月第一次上市销售。
小小发明家寻找生活中某一件物品存在的不足之处
提出改进方案或措施,你的方案要有改进的可能性
进行创造设计,可以写、画,或用其他办法
送给每一位科技爱好者的一句话:
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用双眼去发现,用双手去创造,让科技伴随我们一起成长。科技小发明一、什么是科学小发明科学小发明,是指青少年在日常学习、生活、劳动中,对那些感觉到用起来不称心、不方便的东西或方法,运用自己学过的科学知识,设计、制造出目前还没有的更称心、更方便的新物品或新方法。它同"大发明"比较起来,选择的范围比较窄,解决的问题比较单一,使用的材料比较好找,所花的经费也不多,所以称为"小发明"。 小发明作品的“三性”1.新颖性
2.创造性
3.实用性小发明作品的“三性”1.新颖性
2.创造性
3.实用性 1.新颖性。 新颖性是指你在完成这个小发明之前,还没有出现过同样内容或技术的产品。也就是说,你既在街上的商店里买不到同样的产品,也没有在书刊、广播电视中看或听到过介绍;同样的发明,既没有由他人向专利局提出过申请并记载于专利申请文件中,也没有由他人申报参加各级发明创造比赛。但是,如果你在别的发明上增加了新的功能、新的方法、新的用途,或是将原有的几件物品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新个体,增加了新的功能,那也算具有新颖性。好客鞋好客鞋发明过程一天,魏强同学跟爸爸到一个朋友家做客,一进门就把他给难住了:主人家铺着地毯,不换鞋显得不礼貌。换鞋吧,脚又有臭味。回家后,魏强就想:如果有一种拖鞋,不用脱下脚上的鞋就能穿,那该多好!后来,他从旅游鞋上的尼龙搭扣得到启发:将拖鞋上的鞋袢装上尼龙搭扣,一按就搭上,一掀就拉开,要肥要瘦不就可以调节了吗?于是他找来一双旧拖鞋,剪开鞋袢,缝上尼龙搭扣,做成了"好客鞋"。这项小发明在第四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中获得了三等奖。分析: 魏强的小发明只不过是将尼龙搭扣这项别人的发明移植到拖鞋上,但使拖鞋有了新的功能,尼龙搭扣也有了新用途,这项小发明也就具备了新颖性。2.创造性 创造性是指小发明同原来的同类产品已有的技术相比,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方便肥皂盒方便肥皂盒 ????一般的肥皂盒有点水,肥皂就会发粘,不容易取出来,肥皂的寿命也很短。天津的范平同学利用杠杆原理发明了方便肥皂盒。打开肥皂盒,肥皂就会立起来。它和同类产品相比,技术上要先进一些,获得了第一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一等奖。 3、实用性 实用性是指该发明能够制造或使用,并且产生积极的效果。小发明要能够做成实实在在的物品,不能只是想法或设计图纸,而且还要能够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防
虫
树
裙防虫树裙 山西临县盛产枣子,但枣曲虫对枣子的危害很大。刘艳同学仔细观察枣曲虫的生长活动规律,发现雌虫要爬上树干与雄虫交配再残害树叶、树果。他就想了一个办法,在树干的半腰围一圈硬塑料片,内层涂上除虫药膏,使雌虫上不了树。这种简单巧妙的防虫树裙,实用性强,受到了枣农的欢迎,荣获第六届全国青少年发明比赛一等奖。 小发明的步骤:1.选题
2.构思设计
3.制作.改进
4.成功一.确定发明对象搞小发明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发明的对象,考虑研究什么问题,这就是选题。对青少年来说,应从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学校、家庭及周围的生活圈中去寻找发明题材。如当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时,你肯定会说:"要是有某某东西就好了。"这个你想的所要发明的东西就可作为发明对象。不过,同学们在选题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设计制作能力,不要空想办不到的发明。二.构思设计体裁选好后,接着是构思设计。也就是根据基本的科学原理和经验,设计出选题对象的形态、结构、方法与实施方案。构思时尽可能想出多套设计方案,再根据可行性与实用性精选出最佳结构方案。方案以取材简单、巧妙易行、缺点最少为好。 三.制作.改进 构思成熟后,就可以开始制作了。制作时应尽可能利用现有条件,在少花钱甚至不花钱的前提下制作出精巧的作品。某些技术上的问题,可以向老师和家长请教,有时还可以找一些有关厂家帮助制作部分部件。
小发明样品完成后,还要进行实践检验与改进。即将作品拿去使用一段时间,在使用中发现问题,并向家长老师和同学广泛征求意见,看还有没有改进或不合理的地方。然后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对小发明加以改进。几乎每件优秀的小发明都是"改"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