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8张PPT。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第10课:战国百家争鸣学习目标检查预习导入新课当堂检测概括归纳、总结提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目标:1.识记:了解“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能说出主要学派名称及其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
2.理解:比较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学派思想主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百家争鸣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3.认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创造的思想文化成果是中华民族和人类世界宝贵的精神财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儒家、墨家、道家、法家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百家争鸣的影响。
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和影响;各家学派思想主张的区分。重点:难点:检查预习:一、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时期,社会经历着深刻的变化,一些学者纷纷著书立说,聚众讲学,阐述自己的主张,传播自己的观点,产生了一大批思想家史称 。学者们因观点不同形成众多的学派,史称 。最重要的学派有 、 、 、 。此外还有纵横家、兵家和农家。各学派围绕当时社会问题,相互批评,激烈辩论,彼此影响,形成 的局面,使学术思想空前地活跃起来。检查预习:二、战国著名思想家1、墨子:名 , 学派创始人,主张“ ”“ ”,反对侵略战争。
2、孟子:名 , 学派的重要代表,主张实行“ ”,以德服人,强调治国要遵循“ ”的原则,提倡做人的 ,认为爱有“差等”。
3、庄子:名 ,是战国时期 学派的最著名的代表,主张无为而治,“ ” 是其思想核心。
4、荀子:名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又一重要代表。 是荀子思想的一大特点。在天人关系上,主张“ ”,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论思想家。
5、韩非子: 学派的集大成者,主张依法治国,建立“ ”的统一国家, 全面加强君权。检查预习:三、百家争鸣的影响 说一说: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对当时 和以后中国的影响。导入新课:战国时期,七雄兵马攻城略地,相互厮杀。与此同时,各派学者唇枪舌剑,彼此交锋。文韬武略,交相辉映,凸显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在本课中,让我们走进这个时代的思想学术天地,领会各派学说的精髓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百家争鸣的含义:
2、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问题
材料一:源于春秋战国的成语:礼崩乐坏、问鼎中原、卧薪尝胆、退避三舍、合纵连横、围魏救赵等
材料二: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国变法,改革土地制度“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推行县制。
材料三: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先后传授弟子3000人,学业优秀者72人,时称“七十 二贤”。
材料四:战国时代的君主们竞相招贤纳士,对他们敬礼有加。
活动一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据以上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社会的转变”的表现是: ①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 ②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 ③私学推动思想文化的传播,各种思想交相辉映 ④新兴阶层出现并壮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面对这种社会状况,假如你是春秋战国的一员,你将作何打算?(请从以下社会角色中选择说明:诸侯、百姓、学富五车的士、旧贵族、新兴地主)
(3)这些变化和百家争鸣有何关系?归纳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综上,你对百家争鸣的出现有何认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活动二 战国著名思想家1、绘制一张“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的表格。(包括主要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思想主张、著作等内容)梳理各学派发展脉络。
2、根据表格内容比较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在治国方略、天人关系等方面的主张有何不同?你认为哪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最有用的?为什么?
3、诸子百家中对中国影响最深远的是儒家。儒家经孔子创立,孟子、荀子发展,后世打造,成为中国的主流思想。通过学习,你能试着概括出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内容吗?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 对号入座——诵读下列诸子名言,你能准确说出是谁说的吗?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 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兼相爱,交相利”。
“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
2)、古为今用——诸子百家的思想对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有哪些启发和借 鉴?
3)、 现实应用——某校存在一些不良的校风,比如有的同学不爱护学校公共财物。你怎样应用诸子观点来改善不良校风,使同学们自觉去保护好学校的公共财物呢?
4)、你还知道诸子百家中哪些其他学派?能举出一些战国时期活跃在政治、外交、军事、文学等领域的名人吗?▲拓展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活动三:百家争鸣的影响: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能理解并概括出百家争鸣有哪些深远的影响?
1、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众多学者活跃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等领域,为当时的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2、百家争鸣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书写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儒家学说成为后世中国的主流思想,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成果,丰富了中华民族和人类世界的精神宝库,这一时期的思想理念,至今仍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 概括归纳、总结提升 “时代大变动,百家来争鸣。孟子倡民本,性善施仁政;荀子主性恶,礼法须并用;乱世不用儒,后代成正宗。消极数庄周,弃世出人生;无为转有为,休养人性命。口讷韩非子,法家集大成;发展和集权,法治大一统;墨子最博爱,尚贤与非攻;当时流行广,后代成泡影。百家影响远,中华文明成。”诸子百家的思想如巍巍泰山,是祖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中华文化继续发扬光大!当堂检测1.推动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因素是
A.新兴地主的产生B.频繁的争霸战争C.社会大变革 D.井田制瓦解
2.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3.在编演“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扮演孟子的同学所说的台词应当是
A.“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B.“兼爱,非攻”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以法治国”“法不阿贵”
4.下列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的是
A.孔子的儒家学说 B.老子的道家学说
C.墨子的墨家学说 D.孙子的兵家学说
5.战国时期,墨家曾显赫一时,最深刻的社会根源是
A.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深得人民拥护
B.墨子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深得世人支持
C.封建经济发展,小生产者队伍壮大
D.新兴地主阶级支持墨子主张当堂检测6.天气转冷,四位同学讨论穿衣问题。甲说:“天冷多穿一点, 天热少穿一点,穿衣应合乎四季的变化。”乙说:“穿衣服要依身份与地位而定, 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说:“讲究穿着是一种浪费, 穿着简单朴素为好。”丁说:“何必麻烦, 按学校规定, 大家都穿校服不就好了吗?”他们四人的说法恰好与春秋战国的四种思想相吻合,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甲-儒 乙-法 丙-墨 丁-道
B.甲-道 乙-墨 丙-法 丁-儒
C.甲-道 乙-儒 丙-墨 丁-法
D.甲-儒 乙-墨 丙-法 丁-道
7.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灭人欲当堂检测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尽心》
材料二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行。论世之事,因为之备,故明主之道,一法而不求智,固术而不慕信。
材料三 若使天下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贱?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人之国若其国,谁攻?
(1)材料一是谁的主张?其思想源于何人?这一学派在后世的地位如何?
(2)材料二是谁的观点?联系材料概述其主张。
(3)材料三是战国时期有较大影响的某一学派的观点,指出这一学派的名称及其材料表达的观点?试列出该学派的一些其他思想主张。
(4)上述材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文化现象,指出这一现象的历史称谓并说明其意义。 ──《五蠹》──《公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