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轩尼诗(Hennessy)白兰地(Brandy)的分类:
存放二年以上 —— V. S .
存放四年以上 —— V.O.S.P.
存放七年以上 —— Napoleon
存放十二年以上 —— X.O.拿破仑的“单用圆规四等分圆”的问题如何解决? 拿破仑逝世至今,近半个世纪以来,一直是各国的政治家、史学家、军事学家和文学家频繁研究和评述的对象……世界各国出版的有关拿破仑的著作,论文和资料估计在10万种以上,至少有9个国家拍摄过拿破仑的电影达70多部。有人称他是“继亚历山大、恺撒以后最伟大的人物”、“世纪的巨人”、“法国革命的体现者”、“历史上最惊人的奇才之一”。也有人骂他为“匪徒”、“暴君”、 “篡位者”、“法国革命的扼杀者”。……各派观点分歧仍然严重地存在着。
——《法国通史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一、荒野雄狮1、出身1769年出生于科西嘉岛,家道破落(3)独特的个性:2、少年经历(1)求学:(2)思想: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3、机遇垂青(1)崭露头角:
(2)声名大震:沉默寡言,勇敢好斗,勤奋好学,坚韧, 雄心勃勃1793年,土伦之役1795年,平息保王党叛乱,挽救
共和国 法国大革命历程
1789.7.14 攻占巴士底狱
1792.8 巴黎人民第二次武 装起义——吉伦特派
1793.5-6 巴黎人民第三次武装起义——雅各宾派
1794.7.27 热月政变
——督政府
1799.11.9 雾月政变
1804.12 法兰西第一帝国成立
1815.6 滑铁卢战役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言》攻占杜伊勒里宫处死路易十六罗伯斯庇尔丹东马拉 1794年
热月政变二、军事征程(一)从军显露:
1、1793年,围攻土伦;
2、1795年,平息巴黎保王党人叛乱;
(二)前期作战:
3、1796年,北意战争,击败反法同盟军;
⑴原因:法国大革命不仅打破法国封建统治,也震动欧洲封建统治,
⑵结果:拿破仑军队以少胜多,第一次反法同盟失败
⑶影响:捍卫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和共和国统治;打击欧洲封建势力二、军事征程(二)前期作战:
3、1796年,北意战争,击败反法同盟军;
4、1798年,远征埃及;
原因:切断英国与殖民地印度的交通线
5、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
过程:拿破仑潜回巴黎,发动政变,推翻督政府,建立执政府,从第一执政→终身执政
实质:资产阶级军事独裁二、军事征程(二)前期作战:
6、连克强敌;
① 粉碎第二次反法同盟(奥、英)1799
迫使奥、英承认法国在欧洲占领的领土
② 粉碎第三次反法同盟(俄、英、奥)1805
1805年 奥斯特里茨战役,“三皇(俄、奥、法)会战”,
拿破仑军事才能发挥到极致
③ 粉碎第四次反法同盟(俄、英、普、奥)1806
重创普鲁士;“拿破仑呵了一口气,就吹掉了普鲁士。”
④ 粉碎第五次反法同盟(英、奥)1810
奥地利公主嫁给拿破仑
——拿破仑控制了除英、俄外的几乎整个欧洲,登上欧洲大陆霸主宝座。 奥斯特里茨之战评价拿破仑前期战争捍卫法国革命成果和国家主权(1)作战目的:
(2)作战性质:
(3)作战意义:正义战争 在欧洲大陆上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动摇欧洲封建统治秩序。二、军事征程(三)后期作战:(1810—1815)
7、1812年,60万大军进攻俄国;
8、1813年,与英、俄、普第六次反法同盟会战;
⑴原因:
英俄要挫败法霸权
其他欧洲国家要摆脱帝国统治,是“民族之战”
⑵过程:
莱比锡大会战,法军惨败
⑶影响:
拿破仑军事力量遭到毁灭性打击,
第一帝国覆亡,波旁封建王朝复辟二、军事征程(三)后期作战:(1810—1815)
7、1812年,60万大军进攻俄国;
8、1813年,与英、俄、普第六次反法同盟会战
9、1815年,与英、俄、普、奥第七次反法同盟交战
原因:
1815年,拿破仑重返巴黎,推翻波旁王朝,再登皇位
过程:
滑铁卢战役,法军惨败评价拿破仑后期作战1)作战目的:扩大统治范围,发展霸权利益
2)作战性质: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3)作战结果:被反法同盟与欧洲民族之战击败
(对外侵略战争,带去灾难,招致反抗,致使帝国覆灭)拿破伦的对外战争具有多重性质,如何分析 ①一方面前期对外战争捍卫了大革命的成果,将大革命成果不同程度地推广到大军所到之处,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极大地动摇了欧洲封建势力。 ②同时,为了他个人及他代表的大资产阶级集团的利益而与欧洲强国进行的战争,又具有争霸的性质。 ③他对欧洲一些弱小国家和民族的战争,对民族反抗的镇压,又带有侵略的性质。三、拿破仑统治(一)上台执政:
“雾月政变”——建立起军事独裁统治(1799年)
(二)建立帝国(1804年)(三)改造法国
政策:
①用人方面:用人唯贤,鼓励重用人才
②宗教方面:宗教宽容:承认天主教为国教
③政治方面:精简编制;将政府改革成高效的军事体
制;剥夺人民民主权利
④经济方面:建立法兰西银行,整顿国家财政,扶植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⑤军事方面:废除雇佣兵制,实行征兵制
⑥法律方面:颁布民法典即《拿破仑法典》三、拿破仑统治 拿破仑晚年说过:“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法典》条例举例
第537条第1款规定:“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545条规定:“任何人不得被强判出让其所有权;但因公用,且受公正并事前的补偿时,不在此限。" 思考:
《拿破仑法典》
有何历史影响?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以法律条文形式被确定下来;
打击封建势力,保护资本主义势力;
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广泛传播;采用、仿效法国民法典的国家和地区
1、拿破仑帝国范围
2、法国海外殖民地
3、曾经处于西班牙殖民者统治下的拉丁美洲
4、曾经处于英国殖民者统治下的一些阿拉伯国家
5、从未受过欧洲殖民者统治的非欧洲国家
(三)改造法国
政策:
①用人方面:用人唯贤,鼓励重用人才
②宗教方面:宗教宽容:承认天主教为国教
③政治方面:精简编制;将政府改革成高效的军事体
制;剥夺人民民主权利
④经济方面:建立法兰西银行,整顿国家财政,扶植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⑤军事方面:废除雇佣兵制,实行征兵制
⑥法律方面:颁布民法典即《拿破仑法典》
⑦对外方面:大陆封锁令;三、拿破仑统治⑦对外方面:大陆封锁
原因:为了孤立和击败英国,争夺欧洲霸权
拿破仑军事上的胜利,使自我意识极度膨胀,作出狂妄的决策
过程:1806年——“大陆封锁令”
内容:绝对禁止欧洲大陆与英国人通商
影响:既打击英国,也葬送法国(埋下失败的隐患) 影响:帝国的建立,是拿破仑以军事起家,又以军事来巩固统治的必然产物,也是革命曲折的反映。它虽然违背了人民要求的大革命时代建立起来的共和政体,但暂时符合社会上层,尤其是大资产阶级要求稳定和保护既得利益的愿望,捍卫和巩固大革命的成果,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四、走向末日1、1806年,大陆封锁——埋下失败隐患;
2、1812年,东侵俄国——帝国由盛而衰,是帝国崩溃的起点;
3、1813年,莱比锡大会战——帝国开始瓦解;
4、1814年,反法同盟军开进巴黎,法兰西第一帝国覆亡;
5、1815年,“百日政权”
6、1821年,拿破仑在胃痛中结束一生。夺权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执政府。称帝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对内颁布《法国民法典》把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在法律上确定下来,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法典。对外多次反击欧洲反法联盟并侵略多国及与英俄争霸。结局1815年滑铁卢之战后“百日”政权结束。 1、功:
对内:采取措施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对外:前期作战——打击封建复辟势力,捍卫革命成果,使革命思想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促进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2、过:
对内:专制独裁,取消民主,镇压人民
对外:后期侵略战争,争夺霸权
——导致其政权最终失败
3、总体:法国资产阶级阶段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
政治家。五、评价拿破仑 1、恩格斯说:“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会由另外一个人扮演的,这点由下面的事实可以证明,即每当需要这样一个人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如凯撒、克伦威尔等。”这段话的含义是
A. 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并不重要
B. 英雄人物适应时代需要而产生
C. 英雄人物的活动是受历史规律支配的
D. 英雄人物的出现是历史的偶然
2、 拿破仑帝国走向衰落始于
A. 颁布大陆封锁令 B. 远征俄国
C. 莱比锡之战 D. 滑铁卢战役3、法兰西第一帝国的覆亡说明了
A.军事独裁专政不符合资产阶级要求
B.拿破仑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C.法国封建统治的根深蒂固
D.欧洲大陆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还比较弱
4、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拿破仑对欧洲历史发展所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 ( )
A. 强化君主制度,此后俄德意均保留君主制
B. 重创俄国势力,使它向西扩张受到遏制
C. 以武力及法典推广法国大革命的观念
D. 刺激英国经济的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重要条件5、华盛顿与拿破仑在下列措施中的不同之处是
A. 任用有才能的人
B. 注重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C. 实行征兵制
D. 建立银行6. 拿破仑战争的进步性表现在
①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②削弱了封建势力
③在莱比锡进行“民族决战”
④多次与反法联盟作战,防止波旁王朝的复辟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