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六年级下人教新课标6.2几何图形课件(1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六年级下人教新课标6.2几何图形课件(14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10-10 20:5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小学几何图形对称1、轴对称图形:长方形(2条对称轴),正方形(4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1),等边三角形(3),等腰直角三角形(1),等腰梯形(1),圆(无数条对称轴)。
2、中心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180度后,能够与原来的图形本身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如平形四边形就是中心对称图形。点与线1、点: 线和线相交于点。
2、直线: 某点在空间中或平面上沿着一定方向和相反方向运动,所画成的图形,叫做直线。直线是向相反方向无限延伸的,所以它没有端点,不可以度量。 (可以用表示直线上任意两点的大写字母来记:直线AB,也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直线a)
3、 射线:由一个定点出发,向沿着一定的方向运动的点的轨迹,叫做射线。这个定点叫做射线的端点,这个端点也叫原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不可以度量。(射线可以用表示他端点,和射线上任意一点的两个大写字母表示:射线OA)
4、线段:直线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线段。这两点叫做线段的端点,线段有长度,可以度量。(线段可以用两个端点的大写字母表示:线段AB,也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线段a)
5、线段的性质:在连接两点的所有线中,线段最短。
角1、定义: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组成角的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角的大小与夹角两边的长短无关。
2、角的分类: 直角:90度的角叫做直角
平角:平角是180度。
锐角: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
钝角:大于90度的角叫做钝角
周角:周角是360度。
1周角=2平角 1平角=2直角
垂直于平行1、平行线: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3、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线段最短。
4、平行线间的距离:从一条直线上的一点向它的平行线作一条垂线,这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平行线间的距离。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即,平行线间的垂线的长度都相等。
三角形1、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性质:(1)三角形任何两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
(2)三角形的任何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3、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分类:(1)按边分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正三角形)。
(2)按角分: 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合称为斜三角形)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或 S=1/2ah) 周长:三条边相加
长方形(矩形)1、定义: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叫做长方形。
2、性质: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并且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长度相等,又互相平行分。
3、周长: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4、正方形:长和宽相等的长方形,叫做正方形。正方形又是特殊的长方形。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平行四边形与菱形1、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性质:平行四边行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组对边间的距离,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高垂直的一边,叫做平行四边行的底。
3、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4、菱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对角相等。 梯形1、定义: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在梯形中,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叫做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腰。梯形的两底之间的距离,叫做梯形的高。
2、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3、直角梯形:一条腰垂直于底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4、梯形的中位线:梯形两腰中点的连线。梯形中位线平行于上、下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5、梯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中位线×高 S=1/2(a+b)h =mh 圆1、定义:在平面上,以一个定点为中心,以一定长度为距离而运动一周形成的轨迹。这个定点叫做圆心,用字母O表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用字母r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用字母d表示。
2、圆的性质: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
3、圆周率:圆的周长与这个圆的直径长度的比。希腊字母“π”表示。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一般取它的近似值,即π=3.14. 约在2000年前中国的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就有“周三径一”的说法。约1500年前,中国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他计算出圆周率应在:3.1415926和3. 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值精确到7位小数的人。
4、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C=πd 或 C=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的平方 S=πr的平方 圆环和扇形1、定义:两个半径不相等的同心圆的圆周之间所夹的平面部分。
2、圆环(环形)面积等于外圆的面积减去内圆的面积。
3、扇形:由圆心角和圆心角所对的弧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4、扇形面积:扇形面积等于所在圆的面积除以360,再乘以圆心角的度数值。用n表示圆心角的度数,S=πr的平方/360×n。 长方体和正方体1、定义: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也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形的长,宽,高。
2、表面积: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总和叫做它的表面积。长方体表面积=(长×高+长×宽+宽×高)×2
3、长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底面积×高 V=abh 或 V=sh
4、正方体: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也叫立方体)。正方体六个面都是正方形,12条棱长度都相等,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5、表面积: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棱长×棱长×棱长 V=a ×a×a或 V=a的立方 圆柱和圆锥1、定义:用长方形的一边作轴,并旋转360度,所得的几何体,叫做圆柱。
2、组成:圆柱的上下两个面是相等的圆,叫做圆柱的底面;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曲面部分称为侧面。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3、圆柱的表面积=2底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4、圆锥:用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轴,把它旋转360度,所得的几何体,叫做直圆锥,简称圆锥。
5、组成:圆锥的底面是圆形;圆锥的顶点到底面的距离,叫做圆锥的高;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周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叫圆锥的母线。
6、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V=1/3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