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一、趣味游戏:钢球碰鼻
注意事项:
1、手握铁球,水平拉离平衡位置,确保铁球摆动过程与竖直杆不相碰。
2、使铁球贴近鼻子,摆线处于伸直状态自由释放铁球。
3、放开铁球后,保持头不动,看会发生什么情况?
A
O
B
二、知识回顾
1、动能: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2、重力势能:由物体所处位置的高度决定的能量。
3、弹性势能
4、动能定理:合力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5、重力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三、机械能
1.定义:物体在某状态时的动能与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机械能。
注:机械能具有相对性,其大小与参考平面和参考系的选择有关,机械能是标量。
滚摆实验
2、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动能与势能之间的转化通过什么来实现的?
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1】如下图中,质量为m的物体均从高为h1的A点运动到高为h2的B点,求这四个过程中重力对物体做的功?
结论: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问题2】.若物体在A点的速度为v1,所有阻力均不计,求物体到达B点的速度为V2
由动能定理知:
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EK1+EP1 = EK2+EP2 即E1=E2
2、表达式:
1、内容:
四、机械能守恒定律
3.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什么?
1.只有重力做功
2.只有弹力做功
是不是物体只受重力呢?
判断:机械能守恒吗?
1)抛体运动
2)匀速向上运动
3)离心轨道(光滑)
G
G
T
G
N
G
T
课前回顾:钢球碰鼻
五、典例分析
一跳水运动员站在h=10m的高台上做跳水表演,已知运动员跳离跳台时的速度V0=5m/s,求运动员落至水面时速度V的大小。(忽略运动员身高的影响和空气阻力,取g=10m/s2)
解:以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从跳离跳台到落至水面,因为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有
所以运动员落至水面时的速度V的大小为 V=15m/s
一跳水运动员站在h=10m的高台上做跳水表演,已知运动员跳离跳台时的速度V0=5m/s,求运动员落至水面时速度V的大小。(忽略运动员身高的影响和空气阻力,取g=10m/s2)
解题步骤
1、分析所研究的物理现象是否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2、确定研究对象的物理现象的初、末状态,选定参考平面,分析物体处在初、末状态时的机械能;
3、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方程求解。
【小结】
2.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
1.机械能守恒定律
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发生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3.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解题步骤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探究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课题】探究机械能守恒定律
【教学时间】40分钟
【教学对象】高一学生
【教材】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四章第四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机械能,知道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2.正确推导重物自由下落过程中的机械能守恒,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知道它的含义和适用条件;
3.会根据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能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在具体的问题中判定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守恒;
2.能根据动能定理和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间的关系,推导出机械能守恒定律。
3.掌握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领会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优越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积极合作的态度、敢于提出问题的胆识、准确的表述能力。
2.经历机械能守恒定律理论推导过程,体会科学思维和方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
1.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论推证和实验验证过程。
2. 掌握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3.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简单运用。
【教学难点】
1.如何让学生从事例中感受和猜想物体的机械能转化遵循什么规律。
2. 根据动能定理的推理分析过程归纳总结出机械能守恒定律、定律条件的实质性理解。
【教学方法】
情景创设法、分析推证法、交流讨论法。
【教具】
多媒体、滚摆、单摆、离心轨道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趣味实验导入:钢球碰鼻
提问:为什么钢球总是碰不到这位同学的鼻子呢?
学了今天的知识,告诉你答案
2、知识回顾:动能和重力势能的概念、动能定理、重力做功与重力热能的变化关系。
3、引出机械能。
4、机械能:物体在某状态时的动能与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机械能。
注:机械能具有相对性,其大小与参考平面和参考系的选择有关,机械能是标量。
(二)情景创设
1、滚摆实验
(1)引导学生演示滚摆实验,得出结论: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视频,描述它们的动能、重力势能是如何变化和转化的?
生:水从高处下落: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撑高跳:运动员上升的过程中,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减小的动能转化为增加的重力势能。下降过程则反之。
提问:动能与势能的转化通过什么来实现的?
讨论交流得出:通过重力或者弹簧弹力做功。
通过以上事例的分析,你猜想减小的重力势能与增加的动能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学生推导。
(三) 理论推导
【问题1】如下图中,质量为m的物体均从高为h1的A点运动到高为h2的B点,求这四个过程中重力对物体做的功?
【问题2】.若物体在A点的速度为v1,所有阻力均不计,求物体到达B点的速度为V2。
(四)机械能守恒定律
1、内容: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互相转化,而且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即:E=EK+EP=恒量
2、条件:只有重力做功
3、典例分析
例 : 一跳水运动员站在h=10m的高台上做跳水表演,已知运动员跳离跳台时的速度V0=5m/s,求运动员落至水面时速度V的大小。(忽略运动员身高的影响和空气阻力,取g=10m/s2)
解:以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从跳离跳台到落至水面,因为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有
4、解题步骤:
(1)分析所研究的物理现象是否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2)确定研究对象的物理现象的初、末状态,选定参考平面,分析物体处在初、末状态时的机械能;
(3)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方程求解。
结论: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