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6张PPT。1.3 物质的变化九年级上册温故知新1.化学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
2.试管和烧杯的用途是什么?
3.为什么要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物质加热?
4.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后,发现试管炸裂 了,其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千姿百态的物质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变化着。 同学们能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质的变化吗?节日焰 火钢 铁 生 锈牛奶变质燃 烧观察活动 火柴梗
形状变化 水的
状态变化 石蜡
形状、状态变化 玻璃
形状变化 食糖
状态变化无无无
无
无
火柴梗被折断
水气化
水固化火柴梗
水
石蜡石蜡融化成液体玻璃玻璃破碎食糖溶解食糖(一)物理变化
1、概念:物质发生变化时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3、举例:物质三态的变化、形状的变化、溶解、蒸发、灯泡发光 2、特征 :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液、固)的变化演示实验1-5、1-6火柴梗明亮的火焰;发光、发热黑色固体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热白色粉末
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二)化学变化
1.概念:物质发生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3.举例:燃烧、生锈、呼吸作用、光合作用、酿酒酿醋2.特征:有新物质生成。(三)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如:镁带燃烧
镁 +氧气 氧化镁三个注意:
1、反应前的物质写在左边;
2、生成的物质写在右边;
3、用箭头连接,将反应条件写在箭头的上方
4、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不止一种时,用 “+”连接。练习写文字表达式
1、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四)观察化学实验的方法:反应前的现象反应进行时的现象反应后的现 象1、实验前观察反应物:颜色、状态、气味等2、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实验现象:如有无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3、实验后观察生成物:如颜色、状态、气味等注意分清现象和结论:
现象:用眼看、鼻闻、耳听、手摸等各种感觉形式去感知,是直接作用于我们感觉器官的客观事实。
结论:根据现象进行分析,经推理得出。演示实验1-3、1-4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的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生成沉淀固体迅速溶解,产生大量气泡白色固体消失
无色气体生成化学变化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生成化学变化明亮的火焰;发光、发热黑色固体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热白色粉末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碳酸氢钠(白色固体)
稀盐酸(无色液体) 氢氧化钠和氯化镁水溶液(无色液体)火柴梗镁条(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思考:但是如果有这些现象,能不能说明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为什么?试举例说明(五)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区别与联系 2.二者的联系: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是相互联系的,二者常常同时发生1.二者的本质区别:是否生成新物质今天作业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征分别是什么?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祝同学们学习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