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汉武帝“大一统”第12课文景之治
汉武帝“大一统” 了解“文景之治”,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了解西汉初建时经济凋敝的情况,知道汉初统治者为了休养生息而采取的“无为而治”政策。了解“文景之治”的具体内容,知道“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盛世。了解汉武帝即位之初西汉政府面临的主要问题
2.了解“大一统”的含义。知道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 3.了解从“无为而治”到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之间的发展脉络。初步学会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对国家政策进行考察,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国家政策的时效性。
4.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如《史记》、《汉书》等基本的文献材料,画像砖等图片资料,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定的历史情景想象。
5.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可以将《史记》、《汉书》中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基本史料介绍给学生,有条件的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译注本选读原著中部分可读性较强的精彩段落,从而使学生了解课文中的论断都是有据可依的,培养学生重证据的历史意识。1.通过对“文景之治”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盛世”的概念有所了解。
2.无为而治政策缓和了政府与百姓之间的矛盾,使得社会稳定,人民生活相对富足。由此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丰富性。
3.通过对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背景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当社会问题积攒到一定程度时,只有改革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4.通过对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汉武帝开创了许多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的制度,汉武帝奉行的“大一统”思想成为以后历代封建政权建设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理论基础。
5.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重要保证。重点:
文景之治的背景和内容。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难点:
“无为而治”的统治思想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些困难。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比较多,记忆起来可能存在困难。 历史长河中你所知道的汉朝有哪些著名的皇帝以及他们的主要事迹?前202年公元9年公元25年公元220年西汉(长安)王莽建新东汉(洛阳)历史长河建立统一王朝文景之治大一统 汉初统治者是如何扭转经济凋敝状况的?以德化民提倡节俭关心农耕一、文景之治 西汉建立初期,面临的是一种怎样的经济形势?经济凋敝社会残破满目疮痍 牛车汉代牛耕图二、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汉武帝分封诸侯尾大不掉
加强对地方豪强的控制诸子百家
说三道四王国
监察思想汉武帝的烦恼西汉前期形式 西汉的诸侯国势力很大,汉武帝为什么会烦恼······ 西汉的诸侯国势力强大,威胁中央政权,他该怎么办呢?主父偃“推恩令” 没有费一兵一卒就解决了王国问题,诸侯国对皇帝更是感恩戴德,从而加强了中央王朝的统治,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推恩令”妙在哪儿?王国问题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问题 儒术:以儒家学说为主,又加入法、道二家的某些混杂的思想主张。 材料: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儒家
施行仁政,以德治国道家
与民休息,无为而治法家
严刑律法,以法治国议一议! 为了使儒家思想深入人心,汉武帝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提示:通晓儒学成为选拔官吏的主要条件;设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何意义? 提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统治长达2000多年!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除京师附近七郡外,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 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凉州(雍州)、益州(梁州)、幽州、并州,并改其中的梁州为益州,雍州为凉州。另外有朔方、交趾二郡,仍沿用其名,称朔方刺史部、交趾刺史部,共称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部”汉代十三刺史部措施意义条件文景之治汉武帝雄才大略 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条件对我国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有何启示?课堂小结 提示: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更能促进国家统一。课堂练习1.汉朝,颁布“推恩令”的帝王是( )
A.汉文帝 B.汉景帝
C.汉武帝 D.汉高祖
2.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开始于( )
A.春秋后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初年 D.西汉盛期CD课堂练习3.我国古代最高学府是( )
A.大学 B.太学
C.中学 D.国子监
4.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 )
A.贾谊 B.东方朔
C.董仲舒 D.主父偃BC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