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反击匈奴开辟丝路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反击匈奴开辟丝路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0-11 10:1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7张PPT。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28日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丝绸之路开通的原因是为了对匈奴的作战你知道吗? 西汉汉武帝时张骞从长安带队出使西域,联合大月氏人,共同抗击匈奴。首次开拓丝绸之路,被称为“凿空之旅”。反击匈奴 开辟丝路匈奴的兴起
汉匈战争与昭君出塞
丝绸之路的开辟第13课  知道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战争巩固了“大一统”政权。知道“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1.知道匈奴的兴起及其对西汉王朝形成的威胁,了解西汉前期汉匈关系的主要形式。知道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战争。知道呼韩邪单于与昭君出塞的史实。知道张骞出使西域和西域都护府的设置在开辟丝绸之路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2.结合“秦朝的统一”一课中对于秦代匈奴情况的介绍,掌握秦汉之际匈奴兴起的历史脉络。 3.通过观察“西汉骑兵俑”文物照片,使学生了解历史的多种呈现方式,并学会从中提取有价值的历史信息,即西汉前期修养生息政策使得西汉国力增强,在与匈奴长期作战的影响下,西汉骑兵的数量和战斗力也都有很大提高。
4.通过对汉武帝之前与之后汉匈和亲政策变化的探讨,使学生学会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结合具体的历史条件来考察历史问题。
5.通过对张骞出使西域和西域都护设置作用的探讨,使学生了解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时序关系和相关性,逐步提高对历史的宏观理解能力。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友好交往和协调发展是我国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2.使学生了解国家疆域变迁的情况,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3.学习张骞、班固勇于开拓、坚毅果决、忠于国家的精神。知道昭君出塞促进了汉匈人民的友好相处,所以受到历代人民的赞扬和歌颂。通过对这些伟大历史人物事迹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教育,使学生竖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通过对丝绸之路的学习,了解汉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情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新形势下开展国际经贸合作与文化交往的必要性的认识。重点:
  西汉前期汉匈关系的主要形式。
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战争,以及汉武帝之后汉匈关系的转变。
张骞出使西域和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难点:
1.从西汉前期对匈奴的妥协推让,到汉武帝时期果断的武力反击,要理解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需要结合前一课的内容,学生把握起来也许存在一定困难。
2.怎样说明汉武帝反击匈奴战争的正义性,也是需要教师细加斟酌的地方。
3.对于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意义,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这是一条贸易之路,此外,丝绸之路还是一条政治交往之路、文化交流之路,这种说法比较抽象,需要教师结合实例作适当解释。长平之战刘邦与冒顿一、匈奴的兴起二、汉匈战争与昭君出塞 公元前133年,马邑之谋,解开了反击匈奴的序幕。前127年,卫青夺取河套。前121年,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北击单于。霍去病墓西汉疆域图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昭君出塞昭君出塞背景 1.汉匈大战,匈奴战争受挫、经济困难 2.呼韩邪单于主张与汉修好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原为汉宫宫女。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曾三次进长安入朝,并向汉元帝请求和亲。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三、丝绸之路的开辟1.汉初的西域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3.西域都护的设置1.汉初的西域长安玉门关阳关葱岭巴尔喀什湖北 山南 山 你能说说西域的地理范围吗?西 域 提示:西汉时期西域是指现在的新疆地区,也就是现在的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地区。 学生活动:
介绍一下西汉初年西域的基本情况。2.张骞两次通西域(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2)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两次出使西域有何不同?提示:
第一次,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还被扣留了一年多。
第二次,完全达到了目的,建立了汉朝和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 想一想: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有什么历史意义? 提示:获知了西域的情况,了解到了西域人民想和汉朝交往的愿望。畅想天地
  想象一下,张骞拜别汉武帝时,汉武帝会说些什么?张骞会怎么回答呢?张骞出使西域拜别汉武帝图长安河西走廊 提示:公元前138年张骞从长安出发出使西域,公元前126年返回长安,前后一共经历了12年;我们应该学习张骞锲而不舍和执著追求的精神。疏勒
龟兹玉门关阳关大宛番兜城蓝氏城莎车于阗楼兰陇西 现在请你帮汉武帝草拟一份诏书:招募人员自愿赴大月氏。
要求:要写明目的,所招人才的条件,可能会遇到的危险等。 提示:访问了西域的许多国家,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回访长安。这次出使,建立了汉朝和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双方的交往日趋频繁。3.西域都护的设置 想一想:为什么说西域都护的设置是今新疆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公元前60年——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归属中央政权 提示:公元前60年;标志着今新疆开始隶属中央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提示:在西汉初年,中原地区和西域几乎处于隔绝状态,到公元前60年,西汉西域都护管辖西域的军政事务之后,西域正式归属中央的管辖。二、丝绸之路1.丝绸之路的开辟2.东西方文化交流1.丝绸之路的开辟 提示:丝绸之路的起点是西汉的长安,途经河西走廊和现在的新疆地区;在这条商路上主要以丝绸贸易为主,因此称为“丝绸之路”。2.东西方文化交流议一议:
丝绸之路开辟后,哪些东西由中国传到西方?哪些东西由国外传入中国?
丝绸之路的开辟有什么历史意义? 提示: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丰富了中国和中亚、西亚各国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讲一讲:
你知道“投笔从戎”的故事吗?说说你对班超投笔从戎的看法。三、班超经营西域《后汉书·班超传》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班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班超是东汉一个很有名气的将军,他从小就很用功,对未来也充满了理想。有一天,他正在抄写文件的时候,写着写着,突然觉得很闷,忍不住站起来,丢下笔说:“大丈夫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怎么可以在这种抄抄写写的小事中浪费生命呢!” 洛阳班超出使西域路线图 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达波斯湾海岸之后,当地的商人为了从中赚取中间利润故意夸大海路的险恶,以阻止汉朝同大秦的直接通商,甘英只好返回。东汉时中国与欧洲的直接往来。 公元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臣从海道来到中国,这是欧洲国家和我国直接往来的最早记录。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班超经营西域巩固丝绸之路 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知识巩固1.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的皇帝是 ( )A.汉高祖 B.汉武帝 C.汉文帝 D.汉光武帝B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经历了 ( )A.10年 B.11年 C.12年 D.13年D3.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是在 ( )A.公元前138年 B.公元前119年
C.公元前60年 D.公元前116年C长安今新疆地区河西走廊西亚中亚南亚大
秦填图:请结合地图填出丝绸之路的途经地点。自己动手 参考现在的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数一数,丝绸之路经过我国哪些省份和哪些国家?能力拓展 提示:交流 合作发展 共创和谐社会  2006年11月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有什么意义?中非合作论坛会徽 图为2006年11月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会场。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