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上册精品教学课件-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上册精品教学课件-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10-11 10:1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九年级上册 “她”虽然不是必需的,但却很重要,“她”的诞生为人类驱散了黑暗和寒冷,带来了光明和温暖,可“她”一旦生气就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她”的发现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你知道“她”是谁吗?(猜一个字)猜猜“她”是谁?—火燃烧的现象你已经知道 燃烧与灭火什么是燃烧?-------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一、燃烧的条件石头木块点不着点燃了[实验一]总结:物质必须具有可燃性[实验二]熄灭了总结: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实验三]纸条木块很快燃烧了很久才燃烧总结: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即可燃物的着火点)燃烧的条件1. 物质必须具有可燃性2. 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3. 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物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 、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燃烧是一种物理变化
B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C有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D凡是燃烧的物质一定有火焰产生
2、物质燃烧必须 条件:(1)物质要具有 ;(2)可燃物要与 ;(3)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要的 ,这个温度称为可燃物的 。B同时满足三个可燃性氧气接触 最低温度着火点燃烧的条件:
步骤:在500 mL的烧杯中注入400 m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如上图所示),观察现象。 着火点:着火点是物质燃烧达到最低温度。
白磷 40℃ 红磷 240℃分析:
1、A与B的温度谁高( )
2、 A与B都接触空气吗? ,
3、 A与B有什么不同? ,
一样是着火点不一样物质能够产生燃烧的条件之一:
温度必须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燃烧需要三个条件:三个条件缺一不可!阅读书本82页,理解什么是缓慢氧化什么是自燃?自燃缓慢氧化火灾现场火灾现场灭火原理一:消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灭火原理三: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灭火原理二:隔绝氧气或空气二、灭火原理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思考:
1、柴草发生火灾时用水可以救灭火的原因:
水可以降低火场内的温度,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2、保存白磷的方法是将白磷放到水中,原因是:
白磷着火点低,水的作用是将白磷与空气隔绝3.森林着火,是把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段树木砍掉
树木是可燃物,清除前方可燃物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三、爆炸与防爆安全爆炸: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的现象。爆炸的条件:①在有限的空间内
②产生急速的燃烧
③有气体生成2.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禁止烟火禁止带火种禁止燃放鞭炮禁止吸烟当心火灾—— 禁止放易燃物质 当心爆炸—— 当心火灾——
易燃物质 爆炸性物质 氧化物检查站:为什么燃烧的蜡烛一吹就灭,而煤炉火用扇子扇,却扇越旺? 分析:
蜡烛燃烧放出的热量少,用嘴吹会使产生的热量随空气的流动而散失,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所以蜡烛熄灭。
在煤炉中燃料多,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扇风不会使煤炉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而扇风时又使空气流通,补充了氧气,所以会越扇越旺。 煤是一种常用的化石燃料,家庭用煤经过了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以前人们把煤粉加工成略大于乒乓球的球体,后来人们把煤粉加工成圆柱体,并在圆柱体内打上一些孔(如下图)。请你分析这种变化的优点
是: 。使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燃烧更为充分 【体验收获】今天作业社会实践 :请你通过询问他人、走访消防部门、查阅报刊杂志等方式,了解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通常采用的灭火方法,将调查结果填入下表,并与同学们交流,讨论。祝同学们学习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