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丁蜀学区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无锡市丁蜀学区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11 11:06: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测试初二语文试题卷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五岭逶迤腾细浪,

(2)僵卧孤村不自哀,

(3)山河破碎风飘絮,

(4)橘生淮南则为橘,

(5)
,大渡桥横铁索寒。
(6)
,恨别鸟惊心。
(7)
,夜泊秦淮近酒家。
(8)
,零丁洋里叹零丁。
(9)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像
,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泥nìng
(
)

yùn怒(
)
③qī跷
(
)
④万lài俱寂(
)
3、解释下面文段中的加点字。(4分)
①齐之习辞者也(

②何坐(

③其实味不同(

④圣人非所与熙也(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为避免校园不再发生踩踏事故,教育局要求学校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教育。
B.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的原因是全体市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C.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火爆荧屏,这让很多人谈起了亲子教育的话题。
D.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全校学生排列在操场上,人很多,却很整齐,可说是鳞次栉比了。
B.小沈阳的表演幽默搞笑,每每使大人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孩子更是笑得前俯后仰。
C.初中生活快结束了,同学们面临分别,恋恋不舍,大家期望能萍水相逢在新的校园里。
D.
我问这个东西是干什么的,他一面摆弄着,一面故弄玄虚地说:“待会儿你就明白啦。”
6、
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因为你在
,不由自主地
。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
…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
。而倾听,是让人

①沿袭洗耳恭听的姿态
②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
③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
④谦逊和聚精会神
⑤忍不住拍案叫绝
A.
⑤①④②③
B.
②④⑤①③
C.
⑤①②④③
D.
②⑤④①③
二、阅读与赏析(36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4分)
初夏睡起

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7、这首诗紧扣初夏的景物

,描写生活风情,诗趣盎然。(2分)
8、体味“闲看儿童捉柳花”中“捉”的妙处。(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10分)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①,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
  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②,是仆与君奕世③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④。
【注】①清称:有清高称誉的人。中表亲戚:跟父母家兄弟姐妹的子女之间的亲戚关系。
②仲尼:孔子的字。伯阳:老子的字。师资之尊:“拜…为尊师”的意思
③奕世:累世,世世代代。
④踧踖:局促不安的样子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①诣门者(

②既通(

③莫不奇之(

④人以其语语之(

10.下列句中的“之”与其他三句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人以其语语之
B、是吾剑之所从坠
C、楚王闻之
D、吾欲辱之
11.翻译下列句子。(2分)
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12.
谈谈这篇短文表现孔文举少年时的什么性格特征。(2分)
(三)拔掉那颗蛀牙
(8分)
秦素衣
①她恨全家人。
②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尴尬。姐姐比她漂亮。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要生,结果生下她,还是女儿。后来,又生了弟弟,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父母的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的,对这个家无关紧要,能养着就不错了!
③姐姐不吭气。她却嚷:“凭什么?要不就别生我!”结果挨了打。
④那时,她就发誓,她要报复所有人,她要让他们知道她的厉害。三个孩子中,她的学习是最好的,因为,没有别的地方突出,她就拼命地学习。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
⑤她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抱着书,把自己关在屋里。即使看书,母亲也要嚷,不要费电了。于是,她去邻居的窗下,借着光,可以看到半夜。她是个坚强的女孩儿,坚强到不会掉眼泪。全镇只有一个考上县里的高中的,那就是她。父母不想让她去读,读高中要住校,仅吃饭一个月就要花好几十块。她说:“我不吃学校的饭,我自己带饭,带几个馒头,可以吃一个星期。”
⑥终于去读了,竟然觉得无比自由。一周回家一次,带够一周吃的馒头。冬天还好,馒头不馊。夏天,有时馒头馊了,她舍不得扔,还要吃掉。吃到拉肚子,一趟趟跑厕所,可她从来不哭。整整三年,她始终是全年级里的第一名。
⑦高考成绩下来,她是市状元,去北大读书,整个县城都轰动了。所有人都说,看人家,吃了三年干馒头,照样上北大。
⑧去了北大之后,她仍然沉默寡言,打好几份工,为的是不要家里一分钱。而且,她冰冷的内心拒绝温暖,怕别人算计自己。
⑨整整四年,她把自己交给了书本,又以学校最好的托福成绩考到美国公费留学。整个县城又轰动了——这是那个小城中第一个到外国留学的呀。可是,她没有回家去,没有给父母撑那个虚荣的面子。现在,她是自己的了,与他们毫无关系。
⑩去美国之后,她还是一个人,无人交流,内心一片空白。没有亲情的感觉,不相信男人,她的世界里,只有她自己。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你太自闭,而且内心充满了恨。有恨的人,必定不快乐。你应该学会去爱,只有爱,才能拔掉那颗蚀了你心灵的蛀牙。
⑾她呆了:是吗?有这么严重吗?一向是别人对不起她啊,所以,她一直拒绝和家人联系。半夜,她第一次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母亲居然没有听出她的声音来。叫了一声“妈”之后,母亲哭了,哀号着,哭着骂着,叫着父亲的名字:“二妞来电话了,二妞来电话了——”父亲抢过电话,叫着:“妞妞,妞妞……”再也说不出话来。再接着,姐姐和弟弟都跑了过来。声音哽咽着,好像她恩赐了他们什么。放了电话,她发了一夜的呆。第二天,又发呆。她决定回国。
⑿是一刹那间决定的——回国!多少年没有回家了!她带着大包小包——每个家人的礼物,下了飞机,直接乘出租车回老家。一进门才发现:家,破旧了。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爱发脾气的母亲老了,正在树下择韭菜,满头白发;喜欢打人的父亲在脏兮兮的椅子上躺着。父母抬头看到她的时候,眼神里都是慌乱的,伸开两只手,不知要干什么说什么了,好像她是客人——她太洋气了,与多年前那个瘦瘦黑黑的小丫头判若两人!甚至,母亲扑过来后,站在她面前,没敢抱她。
⒀不知沉默了多长时间,她终于叫了一声“妈!”。母亲哭着,抹着眼泪。她以为自己足够坚强,以为不会再流眼泪了,但当父亲过来抱住她说:“孩子,回来啦!”她的眼泪,到底还是泉涌般出来了。
⒁她把带回来的钱分给大家了,父母一份,姐姐一份,弟弟一份。父母养老,姐姐能买城里的房子了,弟弟要开个超市,这下,也有资金了。做完这些后,她突然觉得自己是那么幸福。
⒂拔掉了那颗恨的蛀牙,原来可以如此快乐。
13.联系全文说说标题《拔掉那颗蛀牙》中“蛀牙”的含义是什么。(2分)
14.第(12)段中有一处景物描写,请把这句话找出来,并说说这处景物描写的作用。(3分)
15.第(11)段“她”打电话回来时,家人对她的反应可否删去?为什么?(3分)
(四)写荷(14分)
朱群英
⑴因一湾碧水,我便开始写荷。
⑵在水之湄,荷婷婷如盖。一叶碧绿平静地展开,从水面缓缓地升起,水在荷叶的上面,亦在荷叶的下面,荷涌动,水便涌动。自池边向河心里漫去。
⑶于是想起伞,对天撑着,一束束的阳光收集在伞下,没有风,没有雨,荷便显得格外地幽远、明丽。目光踏着一片荷叶,一寸寸地远去,小小荷塘,竟无边的开阔。
⑷荷是水中的君子,出污泥而不染纤尘。画荷是一种意境;唱荷也是一种意境;写荷仍是一种意境。平静的地面,荷叶慢慢升起像一只张开翅膀的水鸟,又像是一只小小的船,横于水面。阳光只是一片金黄色的落叶,与荷轻轻的摩擦,继而又被一阵风吹走,消失在茫茫的黑夜之中。
⑸雨中看荷,像是把自己平放在水上,细雨轻吻着嫩绿的荷叶,一种迷人的音乐把你融入荷叶之内,你摇动着,荷亦摇动着,便会有一种韵味,轻轻地咬你,细口细口地啄你。雨水积在荷心,又一叶一叶地倒入水中,宁静的荷捕捉着一种清新的动感,一滴晶莹的水珠,悬在荷心,挂在你的眼角。雨过以后,一弯彩虹横于荷塘,那聚在荷心的水滴,亮闪闪地滚动着,颤抖着,像是从荷叶上亮起的一盏小小油灯。
⑹夏日的荷变得无边的茂密,整个荷塘像一块绿色的陆地,一层层地远去,把一个一个荷池连成一个整体,间或有一只红红的荷花,倏地跃出水面,大摇大摆地把花瓣放开,露出黄黄的花蕊,含苞欲放的荷躲在叶下,很不容易被人看到,像是怕羞,在往上长,一直高进荷叶,花蕾慢慢地养大,像要胀开似的。有一线蜻蜓,一直飞进来,落在花蕾上,停住后一动不动。夏日的荷由浅入深,像是一种境界,放眼望去,竟有一种无限的空间。
⑺夜幕降临,清新的荷塘便掠起一绺微风,轻轻地袭来,有一种沁凉,沿着荷叶一圈圈地荡开,月光很轻,从荷上移动。月下的荷塘萌生一种使人茅塞顿开的朦胧,一朵莲花,仿佛在梦里。一叶一叶的花瓣,挤开浓浓的黑夜,仿佛从污泥里抽出。配上蛙鼓,荷塘便喧闹起来,探荷的人仿佛一片荷叶轻飘飘的浮在水上,借着月色,荷叶依然地清脆,碧透。像水一样青嫩的荷绿仿佛一池易碎的翡翠,没有月光的晚上仿佛有一缕清香自荷中掠起,沾在袖上,掸也掸不去。荷在宁静的夜色中,浓浓地抒情,于恬静的田园岁月是一处精致的点缀。天亮了,荷也一一地亮起来。
⑻莲子熟时,一条窄窄的小船划破荷塘,向深处驶去,采莲女藕节一样的手像一尾鱼,在碧翠的荷叶中游动着,碧的水、绿的叶、红的花、白的手,无一不成为夏日荷塘的主题。便有一种斑斓,借荷为一种寄托,寓荷为一种归宿。
⑼于是伏案写荷,纸上的荷渐渐地醒了过来。
⑽便有轻轻的摇曳。
(选自《散文天地》)
16.第⑶段的划线句子“目光踏着一片荷叶,一寸寸地远去,小小荷塘,竟无边的开阔”中,为什么“小小荷塘”却“无边地开阔”呢?请说说你的理解(3分)
17.结合文章分析第⑹⑺两段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间或有一只红红的荷花,倏地跃出水面,大摇大摆地把花瓣放开
(2)探荷的人仿佛一片荷叶轻飘飘的浮在水上
18.第⑻段的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19.作者经历了几次看荷的场景?纸上“苏醒过来”的荷有哪些特点?试结合文章分析。(4分)
三、表达与交流(40分)
作文:
与德高望重、博学睿智的智者同行,或许你能得到一次心灵的启迪;与积翠如云、鸥翔鱼游的大自然同行,或许你能接受一次灵魂的涤荡;与慷慨无私、真诚以待的好友同行,或许你能收获一份从未有过的感动……
请你以“与你同行,真好”为题作文。
要求:①写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以及自己的感受。
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格式要规范,书写要工整,卷面要整洁。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测试初二语文答题卷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
(2)
(3)
(4)
(5)
(6)
(7)
(8)
(9)

2、

(
)

(
)

(
)

(
)
(4分)
3、①



(4分)
4、(
)(2分)
5、(
)(2分)
6、(
)(2分)
二、阅读与赏析(36分)
(一)
7、
(2分)
8、
(2分)
(二)
9.(4分)①(

②(

③(

④(

10.

)(2分)
11.
(2分)
12.
(2分)
(三)
13.
(2分)
14.
(3分)
15.
(3分)
(四)
16.
(3分)
17.
(1)
(2)
(4分)
18.
(3分)
19.
(4分)
题目
3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测试初二语文(答案)
1.2.3略
4、C(2分)
5、D(2分)
6、B(2分)
(一)
7、梅子、芭蕉、柳花(任选两个即可)(2分)
8“捉”字不仅写出了柳花漫天飞舞的初夏景象,而且写出了孩童活泼可爱,轻灵自然,别有生活情趣。(2分)
(二)
9.①到,前往
②已经
③以…为奇
④告诉(4分)
10.B
(2分)
11.从前我的祖先孔子曾经拜您的祖先老子为师,所以我和您是世代通好。(2分)
12.聪明机智、出言不逊、恃才傲物、狂放自大。(意思对即可)(2分)
译文:孔融十岁的时候,跟随父亲到洛阳。那时李元礼名气很大,做司隶校尉。到他家去的人,都是些才智出众的人、有清高称誉的人以及自己的亲戚才被通报。孔融到了他家门前,对下边的人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已经通报上去,上前坐下来。李元礼问:“您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 ”孔融回答说:“从前我的祖先孔子曾经拜您的祖先老子为师,所以我和您是世代通好。”李元礼和他的那些宾客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太中大夫陈韪后来才到,别人就把孔融说的话告诉给他听,陈韪说:“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未必很有才华。”孔融听后说:“我猜想您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听了恭敬而不安,手足无措。
(三)13.
(2分)“那颗蛀牙”比喻主人公对父母对家人的“恨”,以及自己的自闭、沉默寡言、性格畸形发展。
14.
(3分)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渲染一种清新、亲切的气氛,寄寓着父母与女儿的关系正在解冻,亲情重新回归之意。
15.(3分)不可以删去。因为家人的反应让她感受到亲情,重新审视亲情;是她情感变化的关键。
(五)16、(共3分)荷塘虽小,但是作者的目光随着荷花由近及远,渐渐展开,内心的情感也渐渐丰富,所以说“无边地开阔”。
17、(共4分)(1)运用拟人的修辞,形象地写出了荷花纵情开放的景象。
(2)“浮”字形象地写出了荷塘景色带给人身心的轻盈和宁静,表现了人与景相融合的景象。
18、(共3分)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采莲女优美的姿态,突出了夏日荷塘的生机、活力与美丽。
19、(共4分)作者经历了雨中看荷、夏日看荷、夜晚看荷三个场景。分别写出了荷清新、充满生机、闲适恬静三个特点。
600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