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12 09:11: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导学案
导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字词的认读,初步感知文意。2、学习典故,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结构。3、与《兰亭集序》比较阅读,体会本序和古代一般序文的不同之处。
过程与方法
1、训练学生诵读的能力。 2、引导学生理解文意,背诵这篇文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体悟到李白乐观开朗、洒脱豁达的人生态度2、在文章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净化自己的情怀。
导学策略
教学重难点
与《兰亭集序》比较阅读,体会本序和古代一般序文的不同之处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2、讨论分析法。
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
课时安排
2课时
主要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导学目标: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学生活动
个性补充
导入
背诵《将进酒》,让学生了解诗、酒,引出作者李白。饮酒赋诗,自古是文人的一大乐事。酒是水质的诗,诗是心酿的酒
七雅七俗:“琴棋书画诗酒花,柴米油盐酱醋茶。”
引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回顾复习指明学生介绍作者学生记好笔记检查预习情况速读课文,完成问题思考学生分组讨论结合教师总结,认真做好笔记。学生明确作业,按时完成任务
师生互动构建新知师生互动构建新知
作者简介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parent"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号青莲居士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parent"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李白是唐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parent"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著名诗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parent"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也是中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好剑术,志气宏放,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parent"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parent"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之称。李白和杜甫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parent"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合称“李杜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parent"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风格清新俊逸
。解题设问:标题告诉你那些信息?“春”字点明季节,是在万物复苏,暖风和煦,花香遍地的春季。“夜”点明时间,提出问题:(问题:为何在晚上宴?)“宴”点名活动,宴饮。“从弟”点明对象,堂弟。“桃花园”点名地点,在桃花盛开的园中。“序”点明文体,序。一种文体,本文属宴集序,是指古人在宴集时,常常地一起借着酒兴抒情赋诗,诗写成后公推一人作序。如王羲之《兰亭集序》。
题意:李白于某个春夜在桃花园宴请各位堂弟所作的序文。 (关于序:分为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三种)三、诵读课文,正字正音,初步感知1、诵读文章,正字音方法:充分利用骈偶的特点2、初步感知课文,理解文意:(1)、“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明确:天地是世间万物的旅社,光阴是千年百代的匆匆过客。逆者,迎也。旅者,客也。迎接旅客的地方为旅店。
而虚浮的人生就像梦幻一样,能有几多欢乐?古人在晚上拿着火把游玩,确实是有原因的。(原因:人生苦短需珍惜光阴)(2)、齐读文章“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明确:况且温暖的春天用绮丽的景色召唤着我们,大自然又借给我们如此美好的色彩。我们聚会在这桃花芬芳的园中。畅叙天伦之乐。。(3)、齐读这一句。人生苦短,快乐不多。应珍惜快乐时光。况且此时正值良辰美景,自然都如此多情,我们再不领情,再不行乐,岂不是太无情?那么作者和他的弟弟们是如何行乐的呢?接着往下看。(4)
、齐读课文“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明确:诸位贤弟都是俊才秀士,个个堪比谢惠连,只有我吟咏的诗,有愧于谢康乐。(谢惠连与其兄谢灵运的典故)(5)、读课文“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yán)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明确:清幽的景致尚未赏玩尽兴,高谈阔论又转向清言雅语。摆开筵席来坐赏名花,在明月下飞动酒杯畅饮。
幽:清幽的景致,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魏晋时期,社会上盛行“清谈”之风,不谈俗事,专谈老庄、周易,亦谓之“清言”。这些谈论多超脱现实,表达洒脱的胸襟,出尘脱俗。因此谈论的人是越谈兴致越高,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愉悦。
羽觞:形状似鸟的酒杯。“飞”字用的好,与羽字对应,有飞动之势,写出了场面的热闹,参与者情绪的高昂。是全篇高潮所在。(6)、读“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明确:没有好的诗作,怎能抒发我们风雅的情怀呢!如果谁写不出诗来,就依照金谷园的旧例,罚他三杯酒。”(7)、通读全文,试背诵之。四、结构总结
课文可分两层,前一层到“大块假我以文章”,是说此次聚会的原因——及时行乐。后一层是围绕“乐”字展开,体现作者乐观开朗的胸襟。五、布置作业:背诵全文
师生互动构建新知
第二课时导学要点:鉴赏评价,归纳写作特点
导入:检查背诵二、鉴赏评价,进行课堂讨论1、本文的题目是“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但文章开头写的是什么内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开头写的是人生短暂,韶光易逝。可分为两层,第一层以“夫”字领起,感叹之中联想到人生苦短,能得到多少欢乐呢?因此古人要用“秉烛夜谈”来留住美好的时光。第二层以“况”字衔接,不止时光易逝、人生短暂使人留恋,更进一步还有春天的美景在召唤,大自然斑斓的色彩也吸引着众人享受着大好时光。这两层说明了春夜游桃花园的缘由。2、诵读第二部分,思考:是什么让作者感受到这种游宴之乐呢?明确:乐事之一:兄弟朋友各个聪敏、多才,兄弟朋友相聚,主客共同吟诵诗篇。乐事之二:宴席上不同的话题,纵情高谈阔论。乐事之三:高兴地观赏盛开的桃花,在月光下传杯递盏。乐事之四:举杯痛饮,赋诗抒怀,罚酒取乐。3、作者感叹“浮生若梦”,为什么读起来并不感觉低沉?明确:正因为“浮生若梦”才让作者效仿古人“秉烛夜游”去追寻人生的欢乐,以此表达珍惜时间、热爱生活的情感。从“为欢几何”到“乐事抒怀”也正如李白一样显示了人生的旷达和洒脱。4、同样是文人盛宴,李白的这篇诗文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在感情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明确: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是东晋,政治迫害严重,世人普遍存在消极感伤的情绪,他感慨时过境迁,欢乐和生命的短暂,因此有“岂不痛哉”“悲夫”的感叹。李白所处的是时代是盛唐,自信乐观的情怀充满着整个时期。而李白是盛唐士人的代表,他认为正是因为人生短暂,才应珍视光阴,“秉烛夜游”,他感到能和兄弟们一同歌咏,高谈,观月饮酒,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三、归纳艺术手法1、运用典故2、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方法3、运用对偶,语言凝练四、小结:五、布置作业:背诵课文,完成《新新学案》教学反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