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宁县古邳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次月考
九年级考试语文试题
卷首语:秋风送走了夏日的炎热,丹桂迎来了一段新的旅程。亲爱的同学们,相信你笔尖流淌出的自信与智慧,将为你点亮初三的拼搏之路。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4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完成(1)—(4)小题。(8分)
诗歌是文学殿堂里璀璨的明珠。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和不同的国度,拔动人们的心弦(
)。她如绝美的天籁,拂去尘世的喧嚣;她似千年的佳酿,蕴藏醉人的芳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háng(
)徉其间,我们的情感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我们的思想将在孜孜求索中变得深遂。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
▲
)
(
▲
)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
_______改为_______
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3)“潜移默化”的意思是____________;“孜孜求索”中,“孜孜”的意思是_________(2分)
(4)请仿照画线的句子,续写一句话,构成一组排比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稍逊(xùn)
分外(fèn)
风骚(sāo)
济慈(cí)
B.喑哑(yīn)
丝缕(1ǚ)
襁褓(qiánɡ
bǎo)
折腰(zhé)
C.闪烁(shuò)
颤抖(chàn
)
凝望(nínɡ)
留滞(zhì)
D.静谧(mì)
遐想(xiá)
栖息(qī)
角落(jiǎo)
3.下列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雨说》作者郑愁予,被称为“浪子诗人”。他的《错误》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
B.
毛泽东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他的诗文大气、开阔、雄浑、磅礴而又洒脱,比如《沁园春·雪》。
C.
《星星变奏曲》的作者是江河,他的诗集有《从这里开始》《太阳和他的反光》《纪念碑》等。
D.《夜》选自《外国名诗三百首》,作者济慈,俄罗斯诗人。
4.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傅雷家书》中传递的是一份动人的舐犊之情。
B.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在山顶欣赏到了美好的景色。
C.我们凡做一件事,就要全力以赴,心无旁骛,这方能成功。
D.《沁园春雪》中勾画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北国风光图,表达了作者的雄心壮志。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创作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佳联妙对,现在欣赏这些绝妙名联,犹如含英咀华,齿颊留香。
B.在现行考试制度没有根本性改变的前提下,任何给学生减负的举措都只能是“隔靴搔痒”。
C.大家一致认为,习总书记的两个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意义深远,对今后党的建设和改进作风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D.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天霹雳——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
“全球减排计划”执行理事达卡尔说,新建的城市能提供一个重新思考城市规划。
B.也许每个人的“中国梦”不尽相同,而且共同的一定是国泰民安、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公平正义。
C.法治是社会和谐的基石,是民心所向、发展所需、稳定之要,是当前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D.这次会议通过并审议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7.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有人认为,汉语正面临着危机。______________。它不仅造就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①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
②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
③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日常语言日渐单调。
④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汉语视为不学自能的天赋。
A.③①④②
B.③②①④
C.①④③②
D.②③①④
8、默写填空(8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枳花照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②已是黄昏独自愁,___________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③_______________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 雪》)
④望长城内外,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 雪》)
⑤疑怪昨宵春梦好,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破阵子》)
⑥夜来南风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观刈麦》)
⑦,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⑧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
二.阅读与理解(36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9~10题。(15分)
月
夜
[唐]刘方平
更深①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②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注】①更深:夜深了。②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9.首句“更深月色半人家”营造了
▲
的氛围,由“北斗阑干南斗斜”中
“▲
”一字可见夜已经很深了。(2分)
10.清代文学家顾贞观评此诗“二十有八字无可用者,其‘透’一字妙甚。”请简析“透”字的妙处。(3分)
▲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6题。(5分)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选自《初潭集》
11.解释加点词。(2分)
四支僵劲不能动
持汤沃灌
腰白玉之环
右备容臭
12.下列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足肤皲裂而不知
过书舍而泣
B.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一则愿其不孤
C.腰白玉之环
无鲜肥滋味之享
D.以衾拥被
以中有足乐者
13.下列实词解释错误的两项是(
▲
)(2分)
A
童子苟有志(苟且)
B凡得学者(能够)
C
吾徒相教(只)
D同舍生皆被绮绣(通“披”)
14.《论语》与《
▲
》《
▲
》《
▲
》古代被称为“四书”。(3分)
15.翻译划线句子(4分)
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
②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
16.我们应该向宋濂和邴原学什么?(2分)
▲
(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题目。(16分)
爱的盛宴
张丽钧
我过去教过的一个正在读大四的学生放寒假后到学校来看我。我问他:“回到家感觉好不好?”他说:“当然好,好极了!不是跟您吹,我妈做的饭,称得上是世界一流!管够,还惟恐你吃不好!我妈劝起饭来没完没了,弄得我的减肥计划彻底泡汤,可我这心里头啊,却乐着呢!老师,我总记得您讲过的那个吃饺子的故事,一想起那个故事,我就把我妈妈做的饭品出了一种特别的滋味。”
我心头一热,说:“难得你还记得它。”
我的确曾给学生讲过一个发生在我朋友身上的真实故事——朋友在外地工作,常年不回家,母亲盼啊盼,终于得到了儿子要在除夕之夜回家的喜讯。那天,在爆竹声中,母亲包好了三鲜馅儿饺子,专等着儿子回来后下锅。馅儿是精心调的,应该正对儿子的胃口;但是,母亲心里还是有一些忐忑,她想预先知道这饺子的咸淡,便煮了两个来品尝。一尝之下,母亲大惊失色,饺子馅儿里竟然忘了放盐!母亲看着两屉包好的饺子,绝望之极。她知道可以让儿子蘸着酱油吃。她也知道即使蘸着酱油吃儿子也会欢呼“好吃死了”,可她不愿意让千里迢迢赶回来的儿子吃到有缺陷的饺子,怎么办?这个聪慧的母亲,竟然从邻居那里讨来了一支注射针管,调好了盐水,开始逐个给饺子“打针”。儿子回到家时,饺子也注射完毕。母亲煮好了饺子,让儿子尝尝饺子的味道如何。儿子尝了,连说“好吃”。这时候,母亲得意地举起那支针管给儿子看,向儿子夸耀说她可以将一个缺陷修复得让他察觉不出来。可是,儿子听着听着就哭了,他在想,这些年,他一个人在外面打拼,也曾吃过很多饺子,那些饺子咸的咸,淡的淡,他都咽下去了,有谁能像母亲这样在乎儿子的口味?为了让儿子吃到咸淡适宜的饺子,母亲竟想出了这样高妙的法子。吃着这样交织着母亲的爱与智的饺子,哪个孩子能不动容?
我多么欣慰,几年前,我将这样一个暖心的故事植入了孩子们的心田,我本不指望收获什么的,甚至以为那听故事的人很快就会将它淡忘掉,但是,这个同学居然能把这则故事铭记这么久!我相信,铭记着这则故事的人会珍惜母亲做的每一餐饭,会在寡淡的饭菜中品出一种难得的真味与厚味。母亲摆出一场爱的盛宴,只等着她心爱的小鸟来啄。幸福的小鸟啊,你无须刷卡,只管用欢畅的啄食来尽情享用这人间珍馐吧。
本文详细地记叙了“我”曾经给学生讲过的一个故事。试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这个故事。(3分)
▲
那个学生为什么说“一想起那个故事,我就把我妈妈做的饭品出了一种特别的滋味”?(2分)
▲
故事里儿子吃的饺子为什么说是“交织着母亲的爱与智的饺子”?(3分)
▲
文中说“我多么欣慰”,你能说说“我”为什么欣慰吗?(2分)
▲
试体会文末画线句子的妙处。(3分)
▲
试说说你读了本文后有何感受?(3分)
▲
三、写作(50分,含卷面5分)
23.给自己一个笑脸,让自己拥有一份坦然;给自己一个退路,让自己拥有一份希望;给自己一个祝福,让自己拥有一份快乐……亲爱的同学,你愿意给自己一个什么呢?
请以“给自己一个”为题,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提示与要求:
(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2)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4)文章不少于600字。
九年级语文答案
1、(1)xián
徜
(2分)
(2)“拔”改为“拨”
“遂”改为“邃”(2分)
(3)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孜孜:勤勉,不懈怠。(2分)
(4)示例:她像清澈的甘泉,滋润干涸的心田。她像闪烁的星辰,照亮暗淡的夜空。(2分,修辞1分,整体通顺1分)
2—4、BDB
5—7DCA
9.(本题2分)寂静(静谧)
斜
10.(本题3分)一个“透”字写出了隔窗听到的虫声,由此我们可以感觉到窗外盎然的春意。“透”字给人以生机勃发的力度感,展现出诗人捕捉物象的敏锐和独特的审美视角,极为传神。(意近即可)
11.通“肢”;热水;腰佩;香袋
12、C
13、A
C
14、大学
中庸
孟子
15、①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也就不感到吃的穿的比不上其他的人。②你如果立志读书,我愿意白白地教你,不收学费。
16、邴原:贫不丧志,立志求学的精神和他在学习上刻苦勤奋的精神。
宋濂:不畏艰难,勤奋刻苦。
17.除夕夜母亲做好饺子等儿子回来,发现饺子忘记放盐,便借来注射针管,向饺子中注水,儿子得知后非常感动。
18.因为他一想起那个故事,便感觉到了这饭里包含着母亲对自己的深深的爱。
19.因为母亲为了让儿子吃到可口的饺子,居然想出了巧妙的办法。这是在爱心的驱使下智慧的结晶。
20。因为“我”几年前将这样一个暖心的故事植入了孩子的心田,这个同学居然能把这则故事铭记这么久。
21。句子运用比喻的手法,歌颂了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也教育孩子们要能够领会到母亲的爱;结构上照应了文题。
22。示例:要领会父母对我们的一片爱心;要铭记老师的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