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第15课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六上第15课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7-14 16:39:05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人教新课标版 六年级上册 第十五课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激趣导入
19世纪50年代,“华盛顿特区”的白人领袖想购买美国西北部的印第安人领地。本文是根据当时印第安人酋长西雅图的回信编译的。西雅图对白人很友好,为了纪念他,美国西北最大的海岸城市命名为西雅图。白人居民还在他的墓地上建立了纪念碑。
激趣导入
写 作 背 景
印第安人是美洲土著居民。他们相信万物有灵论,他们崇敬自然,对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报以敬畏态度。他们认为大山是有生命的,并把这些山称作“父亲”。印第安人相对比较封闭,他们不希望陌生人打扰他们的生活,直到今天,印第安人的许多村落还没有电、自来水和电视等现代生活设施。目前美国有印第安人253万,分属560多个部落,居住在200多块印第安保留区内。印第安人中,中低收入的人口占了绝大多数。
资料袋
激趣导入
自由阅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自己想办法解决,并把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初读感知
嗡 鹿
骏 鹰
潺 脂
婴 眷
嗡鸣
骏马
潺潺
婴儿

yīng
zhī
juàn
鹿角
雄鹰
胭脂
眷顾
wēng
jùn
chán
yīng
初读感知
麋鹿:
哺乳动物,毛淡褐色,性温顺,吃植物。原产我国,是一种稀有的珍贵兽类。
滋润:
增添水分,使不干枯。
松脂:
针叶树的树干上渗出的胶状液体,主要由松香和松节油组成。
遗灰:
遗留下来的痕迹。
眷恋:
(对自己喜爱的人或地方)深切地留恋。
初读感知
gān 干枯
gàn 树干


mài 山脉
mò 含情脉脉
多音字
初读感知
本文讲述了印第安人首领( )在信中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 )( )( )等的血肉关系,强烈地表达了印第安人对( )无比眷恋的真挚情感。
初读感知
土地
动植物
空气
河水
西雅图
总写这片土地的每一个部分都是神圣的。
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写了什么?
1-3
4-8
希望白人要善待河水、空气和动物,牢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指出大地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属于大地,深化了文章主题。
9-11
精读感悟
这片土地指美国西北部的印第安人领地。
文章开头出现的“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
第一部分
精读感悟
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找出相关句子。
每一处沙滩,每一片耕地,……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和体验中,都是圣洁的。
精读感悟
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每一处沙滩,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脉,每一条河流,每一根闪闪发光的松针,每一只嗡嗡鸣叫的昆虫,还有那浓密丛林中的薄雾,蓝天上的白云,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和体验中,都是圣洁的”这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排比
精读感悟
加强了语气,说明这里的一切都值得珍惜。流露出印第安人对这片神圣土地的珍惜与热爱之情。
“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如何理解这句话?
大地滋养着世上万物,人类只是万物中的一个群体;同样,人类的生命成长离不开大地上各种自然资源的给予。这句话充分地表明了人类与大地不可分割的关系,也预示着这片神圣的土地对于我们有多么重要。
精读感悟
“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这句话表明了什么?
精读感悟
表明人类和大自然紧密相连,人类不应该以旁观者的姿态,而应该用主人的身份去保护自己的家园。
照管好空气
照顾好动物
善待河水
第二部分
精读感悟
精读感悟
河水为我们解除干渴,滋润我们的心田,养育我们的子子孙孙。河水运载我们的木舟,木舟在永流不息的河水上穿行,木舟上满载着我们的希望。
在印第安人心里,河水是什么?有哪些作用?
溪流河川中闪闪发光的不仅仅是水,也是我们祖先的血液。
“溪流河川中闪闪发光的不仅仅是水,也是我们祖先的血液”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水是生命的源泉。正是祖辈的辛勤呵护,水源才不至于被破坏、被污染。他们保护家园、捍卫纯洁的精神,将在时间长河中熠熠闪光,不断提醒人们应该爱护水源,就像尊重人类的祖先一样。
精读感悟
空气又有哪些特殊意义呢?找出相关句子并理解。
精读感悟
印第安人喜爱雨后清风的气息,喜爱它拂过水面的声音,喜爱风中飘来的松脂的幽香。空气对我们来说也是宝贵的,因为一切生命都需要它。
这句话运用排比的手法,可见印第安人对空气是多么喜爱。
在如何对待动物上,作者用了一句警告的话语,你能找出来吗?
精读感悟
如果所有的动物都死去了,人类也会灭亡。降临到动物身上的命运终究也会降临到人类身上。
这句话实际上是说人类对动物怎样,自己最终也会获得怎样的结果。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是体现课文主旨的中心句,在文中反复出现,产生了一咏三叹的表达效果,不仅使主题深化,而且强化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精读感悟
在这一部分,作者又明确的阐述了人类和大地的关系是什么?
大地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属于大地,大地不属于人类。
精读感悟
第三部分
作者用了哪句警告的话语说明人类和大地的关系?
精读感悟
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如果家园收到破坏,将演变成对人类自身的伤害。这句话直接将人类的生存与对大地的保护联系起来,指出了二者兴灭一体的密切关系。
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这篇课文作者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血肉关系,强烈地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无比眷恋的真挚情感,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爱。读来让人很受感动。
精读感悟
课堂小结
精读感悟
读了这篇课文,我们很自然地想到了家乡的土地、身边的资源。它们是得到了保护还是遭到了破坏?就这个问题,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拓展延伸
1
2
大地是人类的家园,我们应该像保护自己的眼睛那样去保护大地。
品读了作者优美的语言和真挚的富有感染的情感。
学完本课收获多多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浓密——( ) 亲切——( )
善待——( ) 呼唤——( )
优待
1.写近义词。
召唤
稠密
亲热
课堂练习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极其崇高而庄严,不可亵渎。( )
(2)神圣而纯洁。( )
(3)对自己喜爱的人或地方深切地留恋。( )
圣洁
眷恋
神圣
1.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2.摘抄优美词句。
作业布置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善待河水
善待空气
善待动物
板书设计
热爱土地
珍爱环境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写8个生字;理解“眷恋、神圣”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类和大自然的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了解直抒胸臆的方法,体会表达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类和大自然的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受到情感教育。
【教学难点】
揣摩优美词句,体会表达的特点。
【教学方法】
阅读法、引导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导入新课
1.师播放视频诗歌朗诵《我眷恋这土地》。
2.是啊,这片土地是富饶的土地,这片土地是鲜血染红的土地,我们又何尝不热爱我们的这片土地呢?每一片土地对每一个民族都有着特殊的含义,对于印第安人来说,土地对他们更是神圣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板书课题: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学生齐读课题。
3.了解写作背景:19世纪50年代,“华盛顿特区”的白人领袖想购买美国西北部的印第安人领地。本文是根据当时印第安人酋长西雅图的回信编译的。西雅图对白人很友好,为了纪念他,美国西北最大的海岸城市命名为西雅图。白人居民还在他的墓地上建立了纪念碑。
4.资料袋:印第安人是美洲土著居民。他们相信万物有灵论,他们崇敬自然,对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报以敬畏态度。他们认为大山是有生命的,并把这些山称作“父亲”。印第安人相对比较封闭,他们不希望陌生人打扰他们的生活,直到今天,印第安人的许多村落还没有电、自来水和电视等现代生活设施。目前美国有印第安人253万,分属560多个部落,居住在200多块印第安保留区内。印第安人中,中低收入的人口占了绝大多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阅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自己想办法解决,并把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2.学习生字词:嗡wēng(嗡鸣) 鹿lù(鹿角) 骏jùn(骏马) 鹰yīng(雄鹰) 潺chán(潺潺) 脂zhī(胭脂) 婴yīng(婴儿) 眷juàn(眷顾)
学生自由读生字。
开火车读生字,集体纠正。
出示拼音认读。
读词语。
3.理解重点词语:麋鹿:哺乳动物,毛淡褐色,性温顺,吃植物。原产我国,是一种稀有的珍贵兽类。滋润:增添水分,使不干枯。松脂:针叶树的树干上渗出的胶状液体,主要由松香和松节油组成。遗灰:遗留下来的痕迹。眷恋:(对自己喜爱的人或地方)深切地留恋。
5.学习多音字:干:gān (干枯)gàn(树干);脉:mài(山脉)mò(含情脉脉)
把生字带到课文中你还能认识吗?默读课文,同时思考:本文讲述了印第安人首领(西雅图)在信中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的血肉关系,强烈地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无比眷恋的真挚情感。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进行细细的品读,看看作者是如何去表达对土地的热爱的。
三、精读领悟
(一)全文共分几部分?
第一部分 (第1-3段): 总写这片土地的每一个部分都是神圣的。
第二部分(第4-8段):希望白人要善待河水、空气和动物,牢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第三部分(第9-11段):指出大地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属于大地,深化了文章主题。
(二)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1-3段。师生评价。
2.文章开头出现的“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美国西北部的印第安人领地。)
3.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找出相关句子。
交流:每一处沙滩,每一片耕地,……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和体验中,都是圣洁的。
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分析句子。
“每一处沙滩,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脉,每一条河流,每一根闪闪发光的松针,每一只
嗡嗡鸣叫的昆虫,还有那浓密丛林中的薄雾,蓝天上的白云,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和体验中,都是圣洁的”这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排比。加强了语气,说明这里的一切都值得珍惜。流露出印第安人对这片神圣土地的珍惜与热爱之情。)
“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如何理解这句话?(大地滋养着世上万
物,人类只是万物中的一个群体;同样,人类的生命成长离不开大地上各种自然资源的给予。这
句话充分地表明了人类与大地不可分割的关系,也预示着这片神圣的土地对于我们有多么重要。)
“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这句话表明了什么?(表明人
类和大自然紧密相连,人类不应该以旁观者的姿态,而应该用主人的身份去保护自己的家园。)
过渡:面对这片神圣的土地,西雅图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
(三)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朗读第4-8段,师生评价。
2.面对这片神圣的土地,西雅图希望他们应该怎么做?(善待河水、照管好空气、照管好动物)
3.理解原因或根据。
(1)在印第安人心里,河水是什么?有哪些作用?找出原句读一读。(溪流河川中闪闪发光的不仅仅是水,也是我们祖先的血液。)(河水为我们解除干渴,滋润我们的心田,养育我们的子子孙孙。河水运载我们的木舟,木舟在永流不息的河水上穿行,木舟上满载着我们的希望。)
(2)“溪流河川中闪闪发光的不仅仅是水,也是我们祖先的血液”如何理解这句话呢?(水是生命的源泉。正是祖辈的辛勤呵护,水源才不至于被破坏、被污染。他们保护家园、捍卫纯洁的精神,将在时间长河中熠熠闪光,不断提醒人们应该爱护水源,就像尊重人类的祖先一样。)
(3)空气又有哪些特殊意义呢?找出相关句子并理解。(印第安人喜爱雨后清风的气息,喜爱它拂过水面的声音,喜爱风中飘来的松脂的幽香。空气对我们来说也是宝贵的,因为一切生命都需要它。)(这句话运用排比的手法,可见印第安人对空气是多么喜爱。)
(4)同样,在如何对待动物上,作者用了一句警告的话语,你能找出来吗?(如果所有的动物都死去了,人类也会灭亡。降临到动物身上的命运终究也会降临到人类身上。)如何理解这句话?(这句话实际上是说人类对动物怎样,自己最终也会获得怎样的结果。)
4.“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有什么作用?(这句话是体现课文主旨的中心句,在文中反复出现,产生了一咏三叹的表达效果,不仅使主题深化,而且强化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5.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
(四)学习第三部分。
1.指名读第9-11段。师生评价。
2.在这一部分,作者又明确的阐述了人类和大地的关系是什么?(大地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属于大地,大地不属于人类。)
3.作者用了哪句警告的话语说明人类和大地的关系?(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如何理解这句话?(如果家园收到破坏,将演变成对人类自身的伤害。这句话直接将人类的生存与对大地的保护联系起来,指出了二者兴灭一体的密切关系。)
(五)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作者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血肉关系,强烈地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无比眷恋的真挚情感,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爱。读来让人很受感动。
(六)拓展延伸:读了这篇课文,我们很自然地想到了家乡的土地、身边的资源。它们是得到了保护还是遭到了破坏?就这个问题,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学完了本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1)大地是人类的家园,我们应该像保护自己的眼睛那样去保护大地。
(2)品读了作者优美的语言和真挚的富有感染的情感。
五、课堂练习
1.写近义词。
浓密——(稠密) 亲切——(亲热)
善待——(优待) 呼唤——(召唤)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极其崇高而庄严,不可亵渎。(神圣)
(2)神圣而纯洁。(圣洁)
(3)对自己喜爱的人或地方深切地留恋。(眷恋)
六、作业布置
1.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2.摘抄优美词句。
【板书设计】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教学反思】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是人教新课标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作者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血肉关系,强烈地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无比眷恋的真挚情感,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爱。
直抒胸臆是本文最大的特点。作者表达的情感真挚而富有感染力,因此,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内容,从而明白课文的写作思路,然后再逐一分析学习。在学习时,我先让学生根据问题找出一些句子,然后再去抓具体地词句进行分析,体会作者的表达,最后再进行朗读加以巩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热爱土地
珍爱环境
善待河水
善待空气
善待动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yīnɡ  ér( ) jùn mǎ( )xiónɡ yīnɡ( )
sōnɡ zhī( ) juàn liàn( )chán chán( )
二、辨字组词。
载( )眷( )骏( )脂( )
栽( )卷( )俊( )指( )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丛林 ( )的湖水
( )的怀抱 ( )的味道
亲切的( ) 潺潺的( )
神圣的( ) 嗡嗡的( )
四、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浓密( ) 眷恋( )
善待( ) 宝贵( )
五、选词填空。
清净  清洁  清澈
(1)那(   )湖水中的每一个倒影,反映了我们的经历和记忆。
(2)希望学校的校园看不到一点儿纸屑,非常(   )。
(3)南山公园里的南山寺真(   )呀!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我们要照管好这片土地。(用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河水是我们的兄弟,也是你们的兄弟。你们应该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空气与它滋养的生命是一体的,清风给了我们的祖先第一口呼吸,也送走了祖先的最后一声叹息。你们要照管好它,使你们也能够品尝风经过草地后的甜美味道。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你们一定要照顾好这片土地上的动物。没有了动物,人类会怎样 如果所有的动物都死去,人类也会灭亡。降临到动物身上的命运终将也会降临到人类身上。
1.这几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
2.文中的“我们”指的是__________,“你们”指的是__________。
3.文中的问句是一个__________。
A.设问句 B.疑问句 C.反问句
4..对每段的主要意思,请分别用四个字来概括。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答案
一、读拼音写词语。
婴儿 骏马 雄鹰 松脂 眷恋 潺潺
解析:考察课文重点词语的写法。“鹰、潺”等字笔画较多,注意指导。
二、辨字组词。
载重 眷恋 骏马 胭脂
栽树 书卷 英俊 指望
解析: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形近字的搭配有一定的规律,并有各自的特点:
(1)字形相近,偏旁不同,如“眷和卷”。
(2)字形相近,读音不同,如“脂和指”。
(3)字形相近,读音相同,如“骏和俊”,“载和栽”。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茂盛 清澈 温暖 甜美 笑容 诺言 流水 响声
解析:课文重要词语搭配要记牢,同时,答案也不是唯一的。如:蓝蓝的湖水、香甜的味道、神圣的土地等。
四、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稀疏 厌倦 虐待 低贱
解析: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的意思不同,因此,同一个词语可以有多个反义词,如:“宝贵”的反义词为“便宜”。
五、选词填空。
(1)清澈
(2)清洁
(3)清净
解析:清澈指透明,清静是指安静无人打扰,清洁是指干净。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小鸟是天空的一部分,天空也是小鸟的一部分。
(2)因为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所以我们要照管好这片土地。
解析:第二小题经过分析得出前后句是因果关系。
七、阅读。
1.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西雅图
解析:课文基础知识要牢记。
2.印第安人 白人。
解析:了解写作背景和指示代词,问题就容易解答了。
3.A
解析:设问句是自问自答。
善待河水 善待空气 善待动物
解析:这正是西雅图对白人提出的三个要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