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导学案
第1课时
【学习重点】
1.
了解文中出现的典故,并结合语境理解典故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2.品读写景抒情的文句,领会作者穷且益坚、积极用世的思想感情。
一、诵记名言警句
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唐·崔
颢《黄鹤楼》)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4.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唐·杜甫《登岳阳楼》)
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滕王阁序》)
二、知识背景介绍
(一)江南三大名楼
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有联赞曰:“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二)走进作者
王勃生于公元650年或649年,字子安,龙门人(今山西河津人),6岁善文辞,构思无滞,词情英迈。9岁鉴赏力超群,得颜师古注《汉书》,读而作《指瑕》以正其失。史载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道祥赞为神童,并向朝廷表荐,而王勃对策高第,被授朝散郎。到17岁时就做了沛王李贤征的王府侍读。(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大约做王府侍读一年多的时候,他因为“戏为《檄英王鸡》”一文,竟然被唐高宗怒逐出府,这时他很失落,随即出游巴蜀。到他22岁时,他好容易又得补为虢州参军,可是又因为“匿死罪官奴,恐事泄,辄杀之。”于是,他又犯下死罪,所幸遇上大赦天下才得以免除灾难,可是,他的父亲王福畤却因此而受到牵连,被贬为交趾令(今越南河内)。
大约26岁时,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没想到在渡海时溺水,最后惊悸而死。
综观王勃的一生,我们首先叹其英年早逝。其次,他一生多有不得志者,其内心应当是时有不平,或者愤怒悲凉,或者又心存幻想,渴望着自己能够大展鸿图。
(三)了解背景
唐高宗十四年,王勃的父亲任六合县县令,王勃赴六合经过洪州。文中“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可佐证。
还有一种说法,王勃上元二幼年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所作,序文中内容的博大,辞采的富赡看来,非“童子”之作,而是成年作品,“童子”非小孩,而是“弱冠”二十岁左右之作。课文采用这种说法。
(三)文体知识
序
是写在文章前面的文字,用于说明书籍写作或出版的意图、宗旨、过程、编排体例等内容。由作者本人写,也可由他人代写。
骈文
骈文是魏晋以后出现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
骈文本义即是对偶文的意思,是从中国古代文章中的一种修辞手法演变来的。骈文多以四、六字句为主,兼以杂言,所以后来也称骈文为“四六文”。
骈文的主要特点是①讲求对仗,一般用四字句或六字句;②平仄相对,音律和谐;③多用典故,讲究藻饰。
三、夯实基础知识
1.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给加点字注音。
棨戟(
)(
) 懿范(
) 襜帷(
)(
) 笺(
)
翼轸(
)(
) 襟(
)三江
鹤汀(
)
凫渚(
)(
)
川泽纡(
)
孤鹜(
)
潦水(
)
骖騑(
)(
)
绣闥(
)
雕甍(
)(
)
舸(
)
蠡(
)
遄飞(
)(
)
睢(
)(
)
邺(
)
睇眄(
)(
)
南溟(
)
阍(
)
舛(
)
赊(
)
樽(
)
迥(
)
慤(
)
簪笏(
)(
)
2.
断句品韵。
①孟学士之词宗,访风景于崇阿。
②临帝子之长州;穷待遇之萦回。
③钟鸣鼎食之家;谁悲失路之人。
④响穷彭蠡之滨;气凌彭泽之樽。
⑤抚凌云而自惜;幸承恩于伟饯 。
⑥襟三江而带五湖;潦水尽而寒潭清 。
⑦龙光射牛斗之墟;宾主尽东南之美。
⑧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⑨都督/阎公之雅望。
3.
重点字词解释。
俊采星驰
都督阎公之雅望
胜友如云
躬逢胜饯
川泽纡其骇瞩
舸舰迷津
四美具
命途多舛
窜梁鸿
台隍枕夷夏之交 时维九月 序属三秋
披绣闼 山原旷其盈视 声断衡阳之浦
识盈虚之有数 青云之志 穷且益坚
恭疏短引 一言均赋
遥襟甫畅
舸舰弥津 虹销雨霁 彩彻区明
阮藉猖狂 俨骖騑于上路 气凌彭泽之樽
北海虽赊 逸兴遄飞
今晨捧袂
盛筵难再 天高地迥
北海虽赊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岂效穷途之哭
一介书生
等终军之弱冠
他日趋庭
叨陪鲤对
抚凌云而自惜
幸承恩于伟饯
4.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俨骖騑于上路 虹销雨霁
所赖君子见机
5.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襟三江而带五湖 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窜梁鸿于海曲
目吴会于云间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6.
说出下列成语或四字短语的大致意义。
襟江带湖 物华天宝 光射斗牛 下榻 俊采星驰
千里逢迎 腾蛟起凤 紫电青霜 钟鸣鼎食 舸舰迷津
云销雨霁 雁断衡阳 逸兴遄飞 响遏行云 睢园绿竹
气凌彭泽 邺水朱华 临川之笔 四美具在 睇眄中天
盈虚有数 长安路远 萍水相逢 宣室待召 命途多舛
举案齐眉 君子见机 穷且益坚 青云之志 贪泉觉爽
涸辙犹欢 扶摇可接 桑榆非晚 穷途之哭 无路请缨
投笔从戎 长风破浪 谢家宝树 孟氏芳邻 捧袂高堂
高山流水 梓泽丘墟 潘江陆海 物换星移 长江空流
四、我的疑问
课堂·读写探究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一、研习“二难”
1.文章第三自然段有这么一句“四美具,二难并”,此“四美”“二难”各指什么?
2.谈“贤主”,说“嘉宾”。
(1)此“贤主”指谁?你从哪里知道?
(2)这里有哪些嘉宾?
二、研习“四美”
1.从文中分别找出“四美”词句。
2.绘美景,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
3.若将写景比作绘画,上述意像则好比画作的素材。但我们知道,一副画作光有素材还是不够的,还得根据各素材特点给他们上色等。那么作者用哪些词给它上色呢?作者用哪些词写出这些意象的特点呢?
4.这美景是怎么得到的?为什么要交待这个?
5.你可以给此画面拟个标题吗?若将此画面拍成DV,该怎么拍?你可以将它改写成DV脚本吗?
6.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描绘壮丽的腾王阁“秋景”想表达什么情呢?请结合具体文句说说自己的体会。
三、探究“悲何”
1.面对“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齐备的滕王阁胜饯,作者先想到了什么?
2.作者的情感有什么样的发展?情感发展的触发物是什么?
3.作者“悲”的真正原因除“宇宙无穷,盈虚有数”外,还有什么原因?
4.我们怎么看待作者的“悲”?这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5.你读过其他情感线索与此类似的文章吗?
《滕王阁序》导学案
班级:
姓名:
第2课时
【学习重点】
1.
掌握“故”“尽”“属”
“且”“矣”的用法。
2.背诵课文。
课前·阅读识记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一、解释词义
1.故:
①豫章故郡,洪者新府(
)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③桓侯故使人问之(
)
④既克,公问其故(
)
2.尽:
①宾主尽东南之美(
)
②潦水尽而寒潭清(
)
③则智者尽其谋(
)
④聊乘化以归尽(
)
3.属:
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③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
4.且:
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②北愚公者,年且九十(
)
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
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哉(
)
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
5.矣:
①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
②前人之述备矣(
)
③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
)
二、翻译语句
1.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2.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3.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4.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5.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6.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三、仿照课文中句式,写对偶句
1.滕王阁中,高朋满座;
2.见秋水之浩淼,
课堂·读写探究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一、探究“志向”
1.作者由悲叹自己的“时运不齐,命途多舛”,联想到了历史上哪些人?他们都有什么事迹?
2.作者从他们身上得到了什么启发?
3.作者在诸位面前为什么要表达“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志向?
二、欣赏诗作
1.有人说,王勃的《腾王阁诗》主要是从空间和时间两角度去写的。你以为是这样吗?空间上写了哪些内容?时间上写了哪些内容?写广袤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传达的是什么情感?
2.古今许多文人墨客面对广袤的宇宙都曾有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你还知道哪些此类诗文?
三、对话王勃
记者:你对“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是怎么看的?
王勃:……
课后·拓展读练
素养积淀,拓宽视野
流泪的滕王阁
江畔小舟、轻摇的芦苇、南来聚拢的风……赣江上一览无余,视野里找不到期待的身影。
我在滕王阁的一隅,独想王勃。
游人的思绪如牵强的秋风,薄薄地依偎在滕王阁穿越时空的坚强里。站在清冷的滕王阁上,睁眼闭眼间全是王勃清瘦忧郁的神情。斜阳拥抱着欲泣的滕王阁,阁影斜斜地躺在江水里荡漾。王侯君子犹不见,槛外长江空自流。寂寞的阁上,觥筹交错的场景不复存在,诗弦管乐也只是附和。我坐在阁的阶梯上独自听江的声音,江波的皱褶里藏着绝代的才子王勃。
阁的忧伤无声息地让我追随。每一寸楼板、每一株丹朱都在我的心弦上颤动。想为流泪的滕王阁续一首诗,诗里面是伤痕累累的王勃。流泪的滕王阁日日孤寂地走入我梦中,独自徘徊复徘徊。我找不到王勃的诗句,无数醒着的黑暗的夜里,枕着阁影到天明。
有人说:所有的风景都会拒绝一部分人,偏爱一部分人,所有人,生来都会属于不同风景。在朝堂上得不到肯定的滕王,一再遭谴受贬,然而层层不得意却抹不掉他悠游于世,歌舞人生的脾性。贬到赣江边任小刺史,他仍意兴遄飞地要为自己建一座阁“拍檀板唱歌,举金樽喝酒”,吸引文人才子登临放歌。那个仲秋的日子,王勃的“独角戏”正演着。他深望着水天相接的江面,感慨人生如江面枝柯,沉浮复浮沉,一腔激情和渴望却在纸上无羁地飘洒,洋洋一派文章,力透纸背的全是对生活的向往。有人说“厚积”是为了“厚发”,王勃客居剑南数年,终有了其巅峰之作。滕王阁只不过是显其巅峰昂然之姿的一种凭藉罢了。此时的长安,或许已将王勃淡忘得一干二净。谁会在抚筝时,思绪在筝上游移间,想起王勃?如今,赣江畔的孤骛年年此时都要背起王勃馈赠给它们的礼物一上一下翩翩地飞,托起无限秋水长天的风情。
“物是人非事事休”,游人仍在阁上徘徊留连,眺望阁外水云间,心似江水茫茫,欲拍栏杆。浅云灰灰地衬着阁,如一双饱蓄泪水的眼脸。
扁舟载着一截悠悠的阁影,忧郁地前行,涌起的江浪层层间依稀可见当年王勃的风姿。这个自幼饱读诗书,贯通九经的青年,行于线装书中陶陶然的青年,瑟缩在蜀地的乡居里,不再想读书之外的事情。蜀地去长安已遥遥又遥遥矣。无人识君,只有在迷惘中放纵文字:《蜀中九日》、《盛泉宴》……“每有一文,海内惊瞻。”(杨炯语)人生有许多门,可其中一些门只对一些人是永远敞开的;不要试图去敲门,去敲人生遗憾的门。王勃若一心为文,历史也许重新改写吧。可惜,王勃在剑南之地逍遥了二年,终究不甘寂寞,踌躇北上,到河南任参军。书生之迂,终惹大祸,龙颜大怒,险丢小命。人生沉浮反复,王勃心冷了。
一片阁
/
躲在云层下
/
疲倦和黄昏的鸟一样
/
面对江水恸哭。江水缓缓流,终有温柔得叫人落泪的时候。一介书生咬文嚼字,终有让人品错味的时候。该张皇?迷惘?失落?还是愤懑?毕竟人生不是“数点扁舟向斜阳”那样诗意、简单而又直观。——人无语,惟有惘怅地醉去。滕王阁不在出产帝王将相的长安,站在这玲珑典雅的阁上,赣江无限风情一览无余,王勃的梦魂可以与阁相依偎至永远了。
昆德拉说:生活是棵长满可能的树。王勃在客居剑南的日子里,也许模拟了日后的种种可能,却没料到人生最绝望的一种可能就立在水中候着。
王勃如断线的纸鸢一头栽进江里去了,灵魂可依附在了江中鱼儿身上?想他经行处会不会开出一江的花来,让鱼儿也欣喜,让鱼儿也惘怅。
斜阳已成余辉,阁上人去,鸟去,空留一片寂寥。
[赏析]
此文可以说是字字滴血,句句含泪。以极具抒情的笔调表达了对一代才子王勃的千古追思。
作者一览赣江,在视野里找寻期待的身影,这身影便是王勃。王勃写过《滕王阁序》,而滕王阁就建在赣江畔,加上王勃是溺水而亡,于是作者由赣江之水写起,表达对王勃的千古追思。作者写流泪的滕王阁,实际上是写自己为王勃的际遇而感伤流泪,对王勃的命运深深惋惜。
《滕王阁序》参考答案
第1课时
夯实基础知识
1.
棨戟qǐjǐ 懿范yì 襜帷chānwéi 笺jiān
翼轸yìzhěn
襟jīn
三江
鹤汀tīng
凫渚fú
zh
川泽纡yū
孤鹜wù
潦水lǎo
骖騑cān
fēi
绣闥tà雕甍méng
舸gě
蠡lǐ
遄飞chuán
睢suī
邺yè
睇眄dì
miǎn
南溟míng
阍hūn
舛chuǎn
赊shē
樽zūn
迥ji ng
慤
què
簪笏zān
hù
2.
①孟学士/之词宗,访风景/于崇阿。
②临/帝子之长州;穷/待遇之萦回。
③钟鸣/鼎食/之家;谁悲/失路/之人。
④响穷/彭蠡之滨;气凌/彭泽之樽。
⑤抚/凌云/而自惜;幸/承恩/于伟饯 。
⑥襟三江/而带五湖;潦水尽/而寒潭清 。
⑦龙光/射/牛斗之墟;宾主/尽/东南之美。
⑧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都督/阎公/之雅望。
3.略4.
略5.
略 6.
襟:以……为襟。以……为带。
物华天宝:物产的精华是上天的珍宝。
光射牛斗:(光为龙泉宝剑光辉。牛、斗,星宿)今多指浩然正气。
下榻:对客人入住的尊称
俊采星驰:有才能的人如流星一样奔走。
千里逢迎:迎接千里之外而来的客人。
腾蛟起凤: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
紫电清霜:均为宝剑,此代指精良武器。
钟鸣鼎食:古代贵族鸣钟列鼎而食,指代名门望族。
舸舰迷津:通“弥”,船满渡口。
云销雨霁:云雨过后彩虹出现。
衡阳雁回:湖南省有回雁峰,相传秋雁到此就不再南飞,待春而返。
逸兴遄飞:高雅悠闲的兴致很快地飞扬。
响遏流云:形容音响优美高亢,能使行云停止。
睢园绿竹:指文人雅集之地。
气凌彭泽:喝酒的豪气(才气)超过陶渊明。
邺水朱华:指代文采突出。(曹植)
临川之笔:指代文采突出。(谢灵运)
睇眄中天:放眼 长天。
盈虚有数:好命运坏命运有定数。
长安路远:见不到皇帝,指理想难以实现
萍水相逢:萍,浮萍。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宣室:皇帝召见大臣议事之处。(贾谊)
贾生坎坷:贾谊迁谪并痛苦地死于长沙。指代怀才遇。
冯唐易老:指志士老去,不能建功立业。
命途多舛:命运多艰。
举案齐眉:形容夫妻互相尊敬。(梁鸿、孟光)
君子见机:“机”通“几”,预兆。《易》:“君子见机而作。”
(达人知命:通达事理的人知道命运。《易》:“乐天知命故不忧。”)
穷且益坚:穷:不得志不当官。
青云之志:高远的志向。
扶摇可接:乘旋风(羊角)可到达理想之地。
贪泉觉爽:清官吴隐之,喝下贪泉之水反而更廉洁。
涸辙犹欢:干涸的车辙,比喻困厄的处境中仍然很乐观。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比喻这个时候失败了,另一个时候得到了补偿。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西方日落处,太阳余晖照在桑榆树梢上,指傍晚。
穷途之哭:阮籍的故事。指想理想无法实现的悲痛。
终军请缨:汉朝的终军向汉武帝要一条绳子去捆敌人。后指主动要求建功立业。
谢家宝树:指谢玄,比喻优秀子弟。
孟氏芳邻:像“孟母所满意的邻居”那样的优秀之人。
捧袂高堂:举起双袖,表示恭敬的姿势。高堂:对别人的家或驻地的美称。
捧袂高堂,表示自己受到高规格接待。
高山流水:代指知音。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
梓泽丘墟:石崇的金谷园成了荒丘废墟。
潘江陆海:“潘岳才如江,陆机才如海。”形容各位宾客文采好。
物换星移:均指时间变化。
长江空流:时间白白流逝。
读写探究
一、研习“二难”
1.明确:四美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二难指“贤主”和“嘉宾”。
2.(1)明确:从首段可知,贤主指都督阎公。
(2)明确:宇文新州→胜友如云——高朋满座←孟学士
王将军
二、研习“四美”
1.明确:良辰(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美景(略)
赏心(遥襟俯畅,逸兴遄飞)
乐事(胜饯)
2.明确:潦水、寒潭、烟光、暮山、层台、飞阁、鹤汀、凫渚、桂殿、兰宫、绣闼、雕甍
、山原、川泽、闾阎、舸舰、云、雨、彩、区、落霞、孤鹜、秋水、长天、
渔舟、雁阵。
3.明确:潦水尽
寒潭清,烟光凝
暮山紫
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
云销雨霁,
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
响穷彭蠡之滨;
雁阵惊寒,
声断衡阳之浦。
4.明确:“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
交待此内容主要是强调眼前胜景是上下求索而得,不容易。
5.明确:
标
题:《腾王阁秋景图》
远镜头:潦水尽
寒潭清,烟光凝
暮山紫
中镜头: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仰
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
俯
瞰: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特
写:披绣闼,俯雕甍
远镜头: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中镜头: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
远镜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仰
视: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远镜头: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声音)
6.明确:从“层台耸翠”到“秋水共长天一色”内容看,作者的情感总体上是愉悦的,因为这里的景致的确令人心旷神怡。但从上述景致的色调“清、紫、寒、翠”等看,总体色调偏冷,再加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以及“渔舟唱晚”、“雁阵惊寒”等,让我们体会到,作者喜悦的情感只是外在的,其内心还有隐隐的悲愁。简单说,其表面是快乐,但其内心还是充满了悲愁。
三、探究“悲何”
1.明确:想引导学生理解上述典故。
2.明确:情感变化是“兴尽悲来”。其触发物是:“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3.明确:时运不齐
命途多舛
4.明确:正因为想有作为才会为自己没作为而悲伤,所以这里的悲是积极的。
5.明确:苏轼《前赤壁赋》的情感线索与此文相似,也是由“乐”而“悲”,再由“悲”到“喜”。
第2课时
阅读识记
一、解释词义
1.故:
①豫章故郡,洪者新府(形容词,旧)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连词,所以)
③桓侯故使人问之(副词,特意)
④既克,公问其故(名词,原因)
2.尽:
①宾主尽东南之美(副词,全,都)
②潦水尽而寒潭清(动词,没,干涸)
③则智者尽其谋(动词,全部用出)
④聊乘化以归尽(动词,完,尽头)
3.属:
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动词,是,属于)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名词,类)
③在骨髓,司命之所属(动词,在,掌管)
4.且:
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连词,可是)
②北愚公者,年且九十(副词,将近)
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副词,姑且,暂且)
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哉(连词,尚且)
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副词,将要)
5.矣:
①兰亭已矣,梓泽丘墟(语气词,相当于“了”)
②前人之述备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③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语气词,表示疑问)
二、翻译语句
1.物品有光华,天空显示宝气,龙泉剑光直射向斗、牛二星所在的区域位置;人物具有杰出才能,大地有灵秀之气,(高士)徐孺能使太守陈蕃为他放下卧榻。
2.渔船上的人在暮色里唱起歌,歌声响遍鄱阳湖畔;排成行阵的大雁为寒气所惊,叫声消失在衡阳一带的水际。
3.天高地远,感到宇宙的无边无际;兴致消尽,悲哀涌来,认识到命运、顺逆自有定数。
4.雄关高山,难以越过,谁悲怜那走投无路的人?在座各位如水上浮萍相遇,都是客居异乡的人。
5.只不过由于有见识的人能看见细微的预兆,通达事理的人知道自己的命运罢了。年纪虽然老了,但志气应当更加坚强,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情;境遇虽然困苦,但节操应当更加坚定,决不能抛弃自己的凌云壮志。
6.北海虽然遥远,但乘着旋风还是能够达到;过去的时光虽然一去不返,但珍惜将来,还为时不晚。
三、仿照课文中句式,写对偶句
1.都督宴上,胜友如云
2.望长天之明彻
读写探究
四、探究“志向”
1.明确:作者联想到历史上的“冯唐、李广、贾谊、梁鸿”等人的历史事迹。(事迹略)
2.明确:从他们身上,作者得到的启发:
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穷且益坚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青云之志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3.明确: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渴望提携。
五、欣赏诗作
1.明确:第一句“滕王高阁临江诸”直接点题,一个“临”字写出了滕王阁的居高之势。
第二句由今及古,遥想当年兴建此阁的滕王,坐着鸾铃马车,挂着琳琅玉佩,来到阁上,举行豪华繁盛的宴会的情景,这是虚写,诗人不禁产生了人生盛衰无常的怅惘。
第三、四两句写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这里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既写出了滕王阁居高临远之势,又写出了滕王阁如今冷落寂寞的情形。融情于景,寄慨遥深。
上述主要是从空间角度写腾王阁。
“闲云潭影日悠悠”一句,笔触则由空间转入时间,“悠悠”二字点出了时日的漫长。第六句则很自然地生发了事物变换、星座移动、年复一年的感慨。
末尾两句,诗人在提出建阁的人(“帝子”指的是唐高宗李渊的儿子李元婴,也就是滕王)如今何在的疑问后,回到眼前的景“槛外长江空自流”作结。
2.示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曹操《短歌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杨慎《临江仙》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六、对话王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