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省盐城市景山中学七年级(上)第三次段考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发动者,司马迁在《史记》中将他归纳在列传中,他是( )
A.蚩尤
B.陈胜
C.项羽
D.刘邦
2.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新疆作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归属中央政府管辖最早可追溯到( )
A.商周时期
B.秦朝时期
C.西汉时期
D.东汉时期
3.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遭遇匈奴人被扣押了十余年,第二次出使却没有遭遇匈奴人,很顺利,最主要的原因是( )
A.他改变了行进路线,避开了匈奴人
B.有大量军队护送,匈奴人不敢进攻
C.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把匈奴人赶到更北的地方
D.西汉与匈奴建立了友好关系
4.《汉书》记载:“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这种和平景象出现于( )
A.汉武帝统治时期
B.昭君出塞后
C.汉武帝大破匈奴
D.汉高祖“和亲”之后
5.俗语“家家观世音,人人阿弥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佛教在中国民间的盛行,佛教传入我国是在( )
A.秦朝时期
B.西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东汉时期
6.工艺流程与生产水平密切相关.观察如图,它反映了我国汉代哪一生产活动的工艺流程?( )
A.造纸
B.炼铁
C.纺织
D.制瓷
7.他做过长沙太守,每月的初一、十五,他都在大堂上为百姓看病,后人尊称他为“医圣”,他是( )
A.华佗
B.扁鹊
C.张仲景
D.李时珍
8.《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下列历史事件中,《史记》中不可能记载的是( )
A.大泽乡起义
B.张骞出使西域
C.大禹治水
D.昭君出塞
9.为了宣扬封建正统思想──儒学,西汉时期出现了国家举办的学校,并成为我国古代最高学府。它是( )
A.大学
B.太学
C.书院
D.翰林院
10.下图属于秦汉文化成就的是( )
A.
地动仪
B.
曲辕犁
C.
筒车
D.
罗盘针
11.一部电视剧的片头有这样一句话:“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威严,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这个“他”是指(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乾隆帝
12.虽然几千年过去了,但在今天发掘的历史遗址中,还是能够说明当时秦朝国力强盛,军备整齐。这个历史遗址是( )
A.都江堰
B.云冈石窟
C.万里长城
D.秦始皇陵兵马俑
13.毛泽东在他的诗词中把秦皇和汉武并称,下列哪些是他们都曾进行过的活动?( )
A.发行五铢
B.压制儒家思想
C.发动对匈奴的战争
D.治理黄河
14.2008年5月12日,四川地区发生了建国以来最强烈的地震灾害.请问,在三国时期这一带地区主要属于下列哪一政权管辖( )
A.魏
B.蜀
C.吴
D.西晋
15.在“三国历史故事会”活动课上,同学们讲了许多历史故事。下列哪个故事所反映的史实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
A.单刀赴会
B.七擒孟获
C.赤壁之战
D.空城计
二、材料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第16题8分,第17题7分.
1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人物是谁?他生活在哪一历史时期(朝代)?
(2)为加强了中央集权。他接受主父偃建议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诸侯势力膨胀问题的?
(3)图一人物听取了谁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加强思想上的统治?秦始皇又是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加强思想上的统治?
(4)图一人物对匈奴族采取了什么措施?
(5)图一人物通过哪一措施加强中央对货币的管理?
17.阅读历史图画,回答问题。
这是丝绸之路的地图,读图后请回答:
(1)请你写出丝绸之路的路线(按照由东向西的顺序)。
(2)你认为谁最有资格获得开通丝绸之路最大贡献奖。
(3)这条中西通道在当时当时发挥了什么作用?
(4)谈谈你对古人开通丝绸之路的艰辛和探险精神的体会。
2015-2016学年江苏省盐城市景山中学七年级(上)第三次段考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发动者,司马迁在《史记》中将他归纳在列传中,他是( )
A.蚩尤
B.陈胜
C.项羽
D.刘邦
【考点】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
【分析】本题考查陈胜吴广起义.
【解答】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陈胜吴广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在大泽乡起义,起义军攻下陈,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发动者,又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将他归纳在列传中的人物.选项中只有B陈胜符合题意.
故选B.
2.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新疆作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归属中央政府管辖最早可追溯到( )
A.商周时期
B.秦朝时期
C.西汉时期
D.东汉时期
【考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汉时期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解答】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总管西域事务,自此,新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故选C.
3.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遭遇匈奴人被扣押了十余年,第二次出使却没有遭遇匈奴人,很顺利,最主要的原因是( )
A.他改变了行进路线,避开了匈奴人
B.有大量军队护送,匈奴人不敢进攻
C.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把匈奴人赶到更北的地方
D.西汉与匈奴建立了友好关系
【考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张骞通西域的知识点.
【解答】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把匈奴人赶到更北的地方.因此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时没有遭遇匈奴人.
故选C.
4.《汉书》记载:“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这种和平景象出现于( )
A.汉武帝统治时期
B.昭君出塞后
C.汉武帝大破匈奴
D.汉高祖“和亲”之后
【考点】昭君出塞.
【分析】本题考查昭君出塞.
【解答】“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这种和平景象出现于昭君出塞后.西汉元帝时,边境上的匈奴族人摆脱了几十年兄弟争权的混乱局面,呼韩邪单于统一了各部落,并归顺西汉.呼韩邪单于多次向汉朝求亲,汉元帝将宫女王昭君嫁给他,史称“昭君出塞”.这次和亲使我国北部边疆出现了几十年的和睦安宁,促进了汉族和匈奴之间的友好交往.
故选B.
5.俗语“家家观世音,人人阿弥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佛教在中国民间的盛行,佛教传入我国是在( )
A.秦朝时期
B.西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东汉时期
【考点】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分析】本题考查佛教传入我国.
【解答】西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的中原地区.佛教主张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人的今生如果能忍受苦难,虔诚地信教,来世就能得到幸福,因而有利于维护统治者的封建统治,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提倡和扶持.
故选B.
6.工艺流程与生产水平密切相关.观察如图,它反映了我国汉代哪一生产活动的工艺流程?( )
A.造纸
B.炼铁
C.纺织
D.制瓷
【考点】纸的发明和改进.
【分析】本题的关键词是“汉代”.
【解答】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人称“蔡侯纸”.本题要求学生对课本的图片也要熟练掌握,图中展现的是东汉时期的造纸术,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他做过长沙太守,每月的初一、十五,他都在大堂上为百姓看病,后人尊称他为“医圣”,他是( )
A.华佗
B.扁鹊
C.张仲景
D.李时珍
【考点】秦汉时期的医学成就—华佗和张仲景.
【分析】本题考查了医圣张仲景及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
【解答】根据已学知识可知,东汉张仲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张仲景被后世尊称为“医圣”.
故选C.
8.《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下列历史事件中,《史记》中不可能记载的是( )
A.大泽乡起义
B.张骞出使西域
C.大禹治水
D.昭君出塞
【考点】司马迁与《史记》.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史记》.
【解答】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昭君出塞出现在汉武帝之后.
故选D.
9.为了宣扬封建正统思想──儒学,西汉时期出现了国家举办的学校,并成为我国古代最高学府。它是( )
A.大学
B.太学
C.书院
D.翰林院
【考点】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学的设立.
【解答】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汉武帝还大力推行儒家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成为我国古代最高学府.
故选B.
10.下图属于秦汉文化成就的是( )
A.
地动仪
B.
曲辕犁
C.
筒车
D.
罗盘针
【考点】张衡和地动仪.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秦汉文化的知识点,应把握地动仪发明的时间.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属于秦汉文化成就的”,结合所学知识:地动仪是由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发明的.
故选A.
11.一部电视剧的片头有这样一句话:“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威严,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这个“他”是指(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乾隆帝
【考点】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朝的相关史实.
【解答】依据题干中“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威严”且“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可以判断出是汉朝,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国号为汉,成为汉族永远的名字,据此分析可知B符合题意.
故选B.
12.虽然几千年过去了,但在今天发掘的历史遗址中,还是能够说明当时秦朝国力强盛,军备整齐。这个历史遗址是( )
A.都江堰
B.云冈石窟
C.万里长城
D.秦始皇陵兵马俑
【考点】秦汉时期的秦兵马俑等艺术成就.
【分析】本题考查了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相关史实.
【解答】根据题干给出秦始皇陵东侧打井时发现一些陶俑可知是秦始皇陵兵马俑.秦汉时期雕塑艺术作品中的杰作是举世闻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它形象地展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横扫六国的磅礴气势,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故选D.
13.毛泽东在他的诗词中把秦皇和汉武并称,下列哪些是他们都曾进行过的活动?( )
A.发行五铢
B.压制儒家思想
C.发动对匈奴的战争
D.治理黄河
【考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卫青、霍去病破匈奴.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皇和汉武的共同活动.
【解答】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共同活动是发动对匈奴的战争.为安定北边,维护国家的统一,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并让蒙恬负责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用来抵御匈奴,这就是闻名世界的“万里长城”.为了解除匈奴对西汉的威胁,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和霍去病出击匈奴,获得大胜,经过漠北战役的打击,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AD是汉武帝的活动,B是秦始皇的活动,ABD不是二人的共同活动.
故选C.
14.2008年5月12日,四川地区发生了建国以来最强烈的地震灾害.请问,在三国时期这一带地区主要属于下列哪一政权管辖( )
A.魏
B.蜀
C.吴
D.西晋
【考点】三国鼎立的形成.
【分析】本题考查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解答】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魏蜀吴分别在北方、西南、东南,因而形成三国鼎立局面.今天的四川地区三国时主要属于蜀国.
故选B.
15.在“三国历史故事会”活动课上,同学们讲了许多历史故事。下列哪个故事所反映的史实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
A.单刀赴会
B.七擒孟获
C.赤壁之战
D.空城计
【考点】赤壁之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赤壁之战.
【解答】208年,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不敢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进占四川.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故选C.
二、材料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第16题8分,第17题7分.
1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人物是谁?他生活在哪一历史时期(朝代)?
(2)为加强了中央集权。他接受主父偃建议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诸侯势力膨胀问题的?
(3)图一人物听取了谁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加强思想上的统治?秦始皇又是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加强思想上的统治?
(4)图一人物对匈奴族采取了什么措施?
(5)图一人物通过哪一措施加强中央对货币的管理?
【考点】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卫青、霍去病破匈奴.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汉武帝.
(2)本题主要考查汉武帝实行的推恩令.
(3)本题主要考查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秦始皇的焚书坑儒.
(4)本题主要考查战与和.
(5)本题主要考查统一铸五铢钱.
【解答】(1)据图片及所学知识可知,图一人物是西汉的汉武帝.
(2)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从此诸侯国越分越小,这样削弱诸侯国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3)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汉武帝还大力推行儒家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使儒家教育官方化.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他书都要烧掉;以后再有谈论儒家诗书的都要判处死刑.他又把暗中批评他的一批儒生,在咸阳活埋.这就是历史上的“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4)为了解除匈奴对西汉的威胁,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和霍去病出击匈奴,获得大胜,经过漠北战役的打击,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5)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方面,将地方的铸币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故答案为:
(1)汉武帝;西汉.
(2)推恩令.
(3)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焚书坑儒.
(4)派大将卫青和霍去病出击匈奴.
(5)将地方的铸币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
17.阅读历史图画,回答问题。
这是丝绸之路的地图,读图后请回答:
(1)请你写出丝绸之路的路线(按照由东向西的顺序)。
(2)你认为谁最有资格获得开通丝绸之路最大贡献奖。
(3)这条中西通道在当时当时发挥了什么作用?
(4)谈谈你对古人开通丝绸之路的艰辛和探险精神的体会。
【考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丝绸之路经过地区的知识点.
(2)本题考查的是丝绸之路开辟的知识点.
(3)本题考查的是丝绸之路开辟影响的知识点.
(4)本题是一道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
【解答】(1)读《丝绸之路图》可知,丝绸之路从中国的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最后到达欧洲.
(2)张骞通西域以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东西方的交通开始发展起来,丝绸之路得以开辟.因此说张骞最有资格获得开通丝绸之路最大贡献奖.
(3)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往来.
(4)本题是一道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例如:我们应当学习他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等.
故答案为:
(1)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最后到达欧洲.
(2)张骞.
(3)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4)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等.(言之有理即可)
2016年10月11日